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5344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5360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12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17 16:0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7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LINUX

2008-05-14 13:21:20

《中国证券报》:
※推出创业板对主板市场影响不大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昨日表示,目前推出创业板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初期主要选择成长型、创新型、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优先在创业板上市。他指出,推出创业板对市场存量资金的影响很小,同时还可能吸引一些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进入市场,因此对主板市场的影响不大。
※钢材期货最快上半年推出
上期所的钢材期货破壳在即。消息人士透露,在酝酿长达8年之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加快钢材期货的上市准备工作,最快上半年即可推出,首个上市品种将是线材。
※基金专户理财进入操作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实施《特定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指引》对业界期盼已久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如何开展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明确,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由此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证券时报》:
※创业板需扫清三大政策障碍
昨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资金问题不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出创业板不会对主板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国际经验也表明,创业板的推出与主板市场的下跌没有必然联系。
※温家宝: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
国务院昨天下午召开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温家宝要求,今年在制度建设方面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创业板交易门槛将会适当提高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和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昨天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就创业板设立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影响、创业板投资者保护等内容接受访谈。她说,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比海外创业板要高一些。
《上海证券报》:
※海外创业板迎来发展新高潮
近年来,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创业板市场地位提升,数量增加,发行审核理念更为灵活,,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市程序更为简便。一些主要的创业板市场更是加大了对中国企业上市资源的争夺力度。这些交易所都将中国代表处作为吸引中国企业的一个有力踏板。
※基金年报今日登场
来自7家基金公司的58只基金,今日率先披露了2007年年报。次贷危机、通胀压力以及“大小非”解禁,成为基金经理们的心头大患。多数基金经理认为,宽幅震荡是2008年的主基调,今年的投资难度将大大增加。
※近四成上市公司披露年报
至此,157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615家公布了2007年年报,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15%。已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股权投资收益提升的双重影响下,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大多实现了快速增长,从而为其所处行业整体业绩增长定下基调。
股市这轮超过35%的宽幅振荡,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简而言之,除了基本面上一些短期不确定因素与外部不确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市场的巨变和正在遭遇的困扰有关。因为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股市正在发生四大变化,一是利益格局的变化;二是资金结构的变化;三是市场功能的变化;四是思维取向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也在遭受着四大困扰:一是利益集团的困扰;二是金融霸权的困扰;,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是制度缺失的困扰;四是思想苍白的困扰。正是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出现无谓的波动。

    中国股市怎么了?

    以沪综指为例,从去年5月30日算起,中国股市出现了让人不愿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超过2000多点的巨幅振荡。剔除期间新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总市值损失高达9.5万亿元。股指大起大落、资金持续蒸发,这还是一个有效的资源配置场所吗?市场何以如此?是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还是上市公司出了大问题?, , , , , , , , , , , , , , , , , , ,抑或中国资本市场出了大问题?或者专业人士的估值方法出了大问题?凡此种种,疑团如云。

    现在,如果我们不对这一市场现象做深入反思,不去透视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资本市场正遭受着四大困扰,那么,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来说,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深度套牢的烦恼,更有可能由此操作失误、输掉用储蓄换来的投资本金,使投资资本市场以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愿望化为泡影。而对市场其他利益关联方来说,特别是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这个市场,从而保障国民财富的资本化权益,那也将有损国家经济发展大计,, , , , , , , , , , , , , , , , , , ,导致与多数人利益相悖的共输结局。

    回到前面问题,这轮股市超过35%的宽幅振荡,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简而言之,除了基本面上一些短期不确定因素与外部不确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市场的巨变和正在遭遇的困扰有关。因为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股市正在发生四大变化,一是利益格局的变化;二是资金结构的变化;三是市场功能的变化;四是思维取向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也在遭受着四大困扰:一是利益集团的困扰;二是金融霸权的困扰;三是制度缺失的困扰;四是思想苍白的困扰。正是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出现无谓的波动。

    本轮行情真正起因是什么

    在解析这些变化与困扰之前,有必要先询问一下本轮行情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因为不弄清起因,就很难明白,这轮行情为什么会暴涨暴跌到如此地步,也难以明白在此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谁是受益者,谁又是受害者。

    对于2006年以来的这轮行情,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最常见的有: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优质蓝筹股回归、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市场估值合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等等。这两年来,尤其是自去年5.30以来,各种说法、各种分析,为场内外人士各取所需,特别是以价值投资为旗号,对蓝筹股的大力推介,把股指推向了高峰。

    然而,自本轮大跌以来,那些曾经的理由似乎都不存在了。尤其是沪指跌破4000点之后,一些宿命的说法四起,甚至有人将日本等地本币升值的经历做比照,看着日本的K线图说话,认为第一波至少要从前期最高点下跌一半,才有新一轮涨升的可能。而看着中国股市,现在剩下的似乎只有凭技术指标说话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时,如果有谁还谈估值体系、谈基本面情况,那真是有点不合时宜。

    一个需要智慧的市场,思想苍白到如此地步,十分奇怪。这一点留待后面再说。问题是大家以前给出的理由,特别是基本面上的情况,出现逆转了吗?比如,人民币升值速度现在反而越来越快,中国经济虽然遭受国内外突发因素影响,但居民消费这个新的发动机发动了,以中西部崛起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发展起动了,经济不是趋冷,而是趋热,需要用“两防”的政策加以应对。

    从微观层面看,在“又好又快”的经济政策要求下,企业的情况也只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转变,没有更多理由对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而股权分置改革也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也就是对中国特有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刚性调整,, , , , , , , , , , , , , , ,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有什么理由作出如此剧烈的反应呢?

    显然,除了表面因素外,之所以引发本轮行情跌宕起伏的一个根本原因,其实是制度变革,是两大制度变革带来的市场溢价和整个市场的急剧变化。这就是发端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2006年开启的股权分置改革。

    正是这两项改革的叠加,触发了本轮行情。也正是这两项改革,触发了中国股市估值体系的变化,触发了股市利益格局的大洗牌。特别是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掌控着股权、资金话语权的大机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直接导致了市场的剧烈波动。
 


《中国证券报》:
※推出创业板对主板市场影响不大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昨日表示,目前推出创业板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初期主要选择成长型、创新型、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优先在创业板上市。他指出,推出创业板对市场存量资金的影响很小,同时还可能吸引一些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进入市场,因此对主板市场的影响不大。
※钢材期货最快上半年推出
上期所的钢材期货破壳在即。消息人士透露,在酝酿长达8年之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加快钢材期货的上市准备工作,最快上半年即可推出,首个上市品种将是线材。
※基金专户理财进入操作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实施《特定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指引》对业界期盼已久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如何开展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明确,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由此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证券时报》:
※创业板需扫清三大政策障碍
昨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资金问题不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出创业板不会对主板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国际经验也表明,创业板的推出与主板市场的下跌没有必然联系。
※温家宝: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
国务院昨天下午召开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温家宝要求,今年在制度建设方面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创业板交易门槛将会适当提高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和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昨天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就创业板设立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影响、创业板投资者保护等内容接受访谈。她说,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比海外创业板要高一些。
《上海证券报》:
※海外创业板迎来发展新高潮
近年来,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创业板市场地位提升,数量增加,发行审核理念更为灵活,,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市程序更为简便。一些主要的创业板市场更是加大了对中国企业上市资源的争夺力度。这些交易所都将中国代表处作为吸引中国企业的一个有力踏板。
※基金年报今日登场
来自7家基金公司的58只基金,今日率先披露了2007年年报。次贷危机、通胀压力以及“大小非”解禁,成为基金经理们的心头大患。多数基金经理认为,宽幅震荡是2008年的主基调,今年的投资难度将大大增加。
※近四成上市公司披露年报
至此,157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615家公布了2007年年报,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15%。已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股权投资收益提升的双重影响下,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大多实现了快速增长,从而为其所处行业整体业绩增长定下基调。
股市这轮超过35%的宽幅振荡,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简而言之,除了基本面上一些短期不确定因素与外部不确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市场的巨变和正在遭遇的困扰有关。因为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股市正在发生四大变化,一是利益格局的变化;二是资金结构的变化;三是市场功能的变化;四是思维取向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也在遭受着四大困扰:一是利益集团的困扰;二是金融霸权的困扰;,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是制度缺失的困扰;四是思想苍白的困扰。正是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出现无谓的波动。

    中国股市怎么了?

    以沪综指为例,从去年5月30日算起,中国股市出现了让人不愿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超过2000多点的巨幅振荡。剔除期间新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总市值损失高达9.5万亿元。股指大起大落、资金持续蒸发,这还是一个有效的资源配置场所吗?市场何以如此?是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还是上市公司出了大问题?, , , , , , , , , , , , , , , , , , ,抑或中国资本市场出了大问题?或者专业人士的估值方法出了大问题?凡此种种,疑团如云。

    现在,如果我们不对这一市场现象做深入反思,不去透视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资本市场正遭受着四大困扰,那么,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来说,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深度套牢的烦恼,更有可能由此操作失误、输掉用储蓄换来的投资本金,使投资资本市场以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愿望化为泡影。而对市场其他利益关联方来说,特别是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这个市场,从而保障国民财富的资本化权益,那也将有损国家经济发展大计,, , , , , , , , , , , , , , , , , , ,导致与多数人利益相悖的共输结局。

    回到前面问题,这轮股市超过35%的宽幅振荡,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简而言之,除了基本面上一些短期不确定因素与外部不确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市场的巨变和正在遭遇的困扰有关。因为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股市正在发生四大变化,一是利益格局的变化;二是资金结构的变化;三是市场功能的变化;四是思维取向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也在遭受着四大困扰:一是利益集团的困扰;二是金融霸权的困扰;三是制度缺失的困扰;四是思想苍白的困扰。正是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出现无谓的波动。

    本轮行情真正起因是什么

    在解析这些变化与困扰之前,有必要先询问一下本轮行情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因为不弄清起因,就很难明白,这轮行情为什么会暴涨暴跌到如此地步,也难以明白在此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谁是受益者,谁又是受害者。

    对于2006年以来的这轮行情,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最常见的有: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优质蓝筹股回归、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市场估值合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等等。这两年来,尤其是自去年5.30以来,各种说法、各种分析,为场内外人士各取所需,特别是以价值投资为旗号,对蓝筹股的大力推介,把股指推向了高峰。

    然而,自本轮大跌以来,那些曾经的理由似乎都不存在了。尤其是沪指跌破4000点之后,一些宿命的说法四起,甚至有人将日本等地本币升值的经历做比照,看着日本的K线图说话,认为第一波至少要从前期最高点下跌一半,才有新一轮涨升的可能。而看着中国股市,现在剩下的似乎只有凭技术指标说话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时,如果有谁还谈估值体系、谈基本面情况,那真是有点不合时宜。

    一个需要智慧的市场,思想苍白到如此地步,十分奇怪。这一点留待后面再说。问题是大家以前给出的理由,特别是基本面上的情况,出现逆转了吗?比如,人民币升值速度现在反而越来越快,中国经济虽然遭受国内外突发因素影响,但居民消费这个新的发动机发动了,以中西部崛起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发展起动了,经济不是趋冷,而是趋热,需要用“两防”的政策加以应对。

    从微观层面看,在“又好又快”的经济政策要求下,企业的情况也只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转变,没有更多理由对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而股权分置改革也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也就是对中国特有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刚性调整,, , , , , , , , , , , , , , ,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有什么理由作出如此剧烈的反应呢?

    显然,除了表面因素外,之所以引发本轮行情跌宕起伏的一个根本原因,其实是制度变革,是两大制度变革带来的市场溢价和整个市场的急剧变化。这就是发端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2006年开启的股权分置改革。

    正是这两项改革的叠加,触发了本轮行情。也正是这两项改革,触发了中国股市估值体系的变化,触发了股市利益格局的大洗牌。特别是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掌控着股权、资金话语权的大机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直接导致了市场的剧烈波动。
 


阅读(12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