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Python/Ruby
2013-03-19 16:24:25
一、Python中的线程使用:
Python中使用线程有两种方式:函数或者用类来包装线程对象。
1、 函数式:调用thread模块中的start_new_thread()函数来产生新线程。如下例:
上面的例子定义了一个线程函数timer,它打印出10条时间记录后退出,每次打印的间隔由interval参数决定。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ction, args[, kwargs])的第一个参数是线程函数(本例中的timer方法),第二个参数是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它必须是tuple类型,kwargs是可选参数。
线程的结束可以等待线程自然结束,也可以在线程函数中调用thread.exit()或thread.exit_thread()方法。
2、 创建threading.Thread的子类来包装一个线程对象,如下例:
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第二种方式,即创建自己的线程类,必要时重写threading.Thread类的方法,线程的控制可以由自己定制。
threading.Thread类的使用:
1,在自己的线程类的__init__里调用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name = threadname)
Threadname为线程的名字
2, run(),通常需要重写,编写代码实现做需要的功能。
3,getName(),获得线程对象名称
4,setName(),设置线程对象名称
5,start(),启动线程
6,jion([timeout]),等待另一线程结束后再运行。
7,setDaemon(bool),设置子线程是否随主线程一起结束,必须在start()之前调用。默认为False。
8,isDaemon(),判断线程是否随主线程一起结束。
9,isAlive(),检查线程是否在运行中。
此外threading模块本身也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其他的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和管理线程。可以参看。
假设两个线程对象t1和t2都要对num=0进行增1运算,t1和t2都各对num修改10次,num的最终的结果应该为20。但是由于是多线程访问,有可能出现下面情况:在num=0时,t1取得num=0。系统此时把t1调度为”sleeping”状态,把t2转换为”running”状态,t2页获得num=0。然后t2对得到的值进行加1并赋给num,使得num=1。然后系统又把t2调度为”sleeping”,把t1转为”running”。线程t1又把它之前得到的0加1后赋值给num。这样,明明t1和t2都完成了1次加1工作,但结果仍然是num=1。
上面的case描述了多线程情况下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数据共享。当多个线程都要去修改某一个共享数据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数据访问进行同步。
1、 简单的同步
最简单的同步机制就是“锁”。锁对象由threading.RLock类创建。线程可以使用锁的acquire()方法获得锁,这样锁就进入“locked”状态。每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获得锁。如果当另一个线程试图获得这个锁的时候,就会被系统变为“blocked”状态,直到那个拥有锁的线程调用锁的release()方法来释放锁,这样锁就会进入“unlocked”状态。“blocked”状态的线程就会收到一个通知,并有权利获得锁。如果多个线程处于“blocked”状态,所有线程都会先解除“blocked”状态,然后系统选择一个线程来获得锁,其他的线程继续沉默(“blocked”)。
Python中的thread模块和Lock对象是Python提供的低级线程控制工具,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如下例所示:
Python 在thread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个高级的线程控制库,就是之前提到过的threading。Python的threading module是在建立在thread module基础之上的一个module,在threading module中,暴露了许多thread module中的属性。在thread module中,python提供了用户级的线程同步工具“Lock”对象。而在threading module中,python又提供了Lock对象的变种: RLock对象。RLock对象内部维护着一个Lock对象,它是一种可重入的对象。对于Lock对象而言,如果一个线程连续两次进行acquire操作,那么由于第一次acquire之后没有release,第二次acquire将挂起线程。这会导致Lock对象永远不会release,使得线程死锁。RLock对象允许一个线程多次对其进行acquire操作,因为在其内部通过一个counter变量维护着线程acquire的次数。而且每一次的acquire操作必须有一个release操作与之对应,在所有的release操作完成之后,别的线程才能申请该RLock对象。
下面来看看如何使用threading的RLock对象实现同步。
我们把修改共享数据的代码成为“临界区”。必须将所有“临界区”都封闭在同一个锁对象的acquire和release之间。
2、 条件同步
锁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同步。假如只在发生某些事件时才访问一个“临界区”,这时需要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Condition对象是对Lock对象的包装,在创建Condition对象时,其构造函数需要一个Lock对象作为参数,如果没有这个Lock对象参数,Condition将在内部自行创建一个Rlock对象。在Condition对象上,当然也可以调用acquire和release操作,因为内部的Lock对象本身就支持这些操作。但是Condition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wait和notify的语义。
条件变量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一个线程成功获得一个条件变量后,调用此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会导致这个线程释放这个锁,并进入“blocked”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调用同一个条件变量的notify()方法来唤醒那个进入“blocked”状态的线程。如果调用这个条件变量的notifyAll()方法的话就会唤醒所有的在等待的线程。
如果程序或者线程永远处于“blocked”状态的话,就会发生死锁。所以如果使用了锁、条件变量等同步机制的话,一定要注意仔细检查,防止死锁情况的发生。对于可能产生异常的临界区要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中的finally子句来保证释放锁。等待一个条件变量的线程必须用notify()方法显式的唤醒,否则就永远沉默。保证每一个wait()方法调用都有一个相对应的notify()调用,当然也可以调用notifyAll()方法以防万一。
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是典型的同步问题。这里简单介绍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1, 条件变量
上面的例子中,在初始状态下,Consumer处于wait状态,Producer连续生产(对x执行增1操作)5次后,notify正在等待的Consumer。Consumer被唤醒开始消费(对x执行减1操作)
2, 同步队列
Python中的Queue对象也提供了对线程同步的支持。使用Queue对象可以实现多个生产者和多个消费者形成的FIFO的队列。
生产者将数据依次存入队列,消费者依次从队列中取出数据。
在上面的例子中,Producer在随机的时间内生产一个“产品”,放入队列中。Consumer发现队列中有了“产品”,就去消费它。本例中,由于Producer生产的速度快于Consumer消费的速度,所以往往Producer生产好几个“产品”后,Consumer才消费一个产品。
Queue模块实现了一个支持多producer和多consumer的FIFO队列。当共享信息需要安全的在多线程之间交换时,Queue非常有用。Queue的默认长度是无限的,但是可以设置其构造函数的maxsize参数来设定其长度。Queue的put方法在队尾插入,该方法的原型是:
put( item[, block[, timeout]])
如果可选参数block为true并且timeout为None(缺省值),线程被block,直到队列空出一个数据单元。如果timeout大于0,在timeout的时间内,仍然没有可用的数据单元,Full exception被抛出。反之,如果block参数为false(忽略timeout参数),item被立即加入到空闲数据单元中,如果没有空闲数据单元,Full exception被抛出。
Queue的get方法是从队首取数据,其参数和put方法一样。如果block参数为true且timeout为None(缺省值),线程被block,直到队列中有数据。如果timeout大于0,在timeout时间内,仍然没有可取数据,Empty exception被抛出。反之,如果block参数为false(忽略timeout参数),队列中的数据被立即取出。如果此时没有可取数据,Empty exception也会被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