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4458
  • 博文数量: 68
  • 博客积分: 5011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80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30 22:0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8)

2008年(59)

我的朋友

分类: C/C++

2008-07-14 12:24:47

unix 的 man page显示了下面的open函数原型: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它提示我们有两个版本的open函数, 你用两个参数调用它就调用两个参数的版
    本, 给三个参数就调用三个参数的版本, 似乎很神奇.

    这样的写法给人以假象.

    K&R的bible 里8.3节讲UNIX接口的OPEN函数, 也没有提到这点:
===========================
To open an existing file for reading,
fd = open(name, O_RDONLY,0);
The perms argument is always zero for the uses of open that we will discuss.
===========================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个参数是多余但无害的.

    问题是, 这是C语言, 它没有C++的overload机制, 一个函数的签名是不包括参
    数部分的, 编译器如何实现? 编译器对名为open的函数特别对待? 可能性不大
    .

    曾经有段时间我还肤浅地对人说过, 其实C语言中就有了C++的overload机制的
    原型, UNIX的open 系统调用就有两个参数的版本.

    然而, 这只是一种假象.

    open的真正原型是:
    extern int open (__const char *__file, int __oflag, ...)
    它是变参函数.
    当 __oflag中有 O_CREAT时, 才会需要后面的一个参数. 然而open的实现却不
    象printf 那样表现出可传递参数在实用中的多变性. 它只有两种真正有用的
    可能性: 2个参数或3个参数.

    由于原型的机制, 使得C语言没有办法阻止你写多于3个的参数, 只不过,
    open的实现不会理会你传递给它的那些多余的参数, 而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机
    制又会正确地消除你额外传递的垃圾参数而引起的堆栈开销. 所以, 并无害
    处. 但下面的写法是正确的:

    open("abc.txt", O_RDONLY, S_IRWXU);
    因为第二个参数中没有 O_CREAT, 所以open的实现不会去检查第三个参数.
    而
    open("abc.txt", O_WRONLY | O_CREAT, S_IRWXU, 1, 2, "asdf");
    这样的写法也是合法的. gcc 加了参数-Wall也没有给出任何警告.

    这正如 printf("%d", 1 ,2 ,3 , "adf" );
    完全合法一样, 只不过 gcc特别为printf作了考虑, 它会用内窥镜看到printf
    的内部, 深入其五脏六腑做检查, 第一个格式化字串内的每个格式转换说明符
    与后面的参数是否类型匹配. 你调用printf时搞错了这个gcc是会有提醒的,
    前提是你用了-Wall 参数.
 
 
open函数学习

open 函数用于打开和创建文件。以下是 open 函数的简单描述

        #include <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oflag, ... /* mode_t mode */);

                    返回值:成功则返回文件描述符,否则返回 -1

对于 open 函数来说,第三个参数(...)仅当创建新文件时才使用,用于指定文件的访问权限位(access permission bits)。pathname 是待打开/创建文件的路径名(如 C:/cpp/a.cpp);oflag 用于指定文件的打开/创建模式,这个参数可由以下常量(定义于 fcntl.h)通过逻辑或构成。

        O_RDONLY      只读模式
        O_WRONLY      只写模式
        O_RDWR        读写模式
 
打开/创建文件时,至少得使用上述三个常量中的一个。以下常量是选用的:

        O_APPEND       每次写操作都写入文件的末尾
        O_CREAT        如果指定文件不存在,则创建这个文件
        O_EXCL         如果要创建的文件已存在,则返回 -1,并且修改 errno 的值
        O_TRUNC        如果文件存在,并且以只写/读写方式打开,则清空文件全部内容
        O_NOCTTY       如果路径名指向终端设备,不要把这个设备用作控制终端。
        O_NONBLOCK     如果路径名指向 FIFO/块文件/字符文件,则把文件的打开和后继 I/O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nonblocking mode)

以下三个常量同样是选用的,它们用于同步输入输出

        O_DSYNC        等待物理 I/O 结束后再 write。在不影响读取新写入的数据的
                       前提下,不等待文件属性更新。
        O_RSYNC        read 等待所有写入同一区域的写操作完成后再进行
        O_SYNC         等待物理 I/O 结束后再 write,包括更新文件属性的 I/O

open 返回的文件描述符一定是最小的未被使用的描述符。

    如果 NAME_MAX(文件名最大长度,不包括'\0')是 14,而我们想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文件名长度超过 14 字节的文件,早期的 System V 系统(如 SVR2)会截断超出部分,只保留前 14 个字节;而由 BSD 衍生的(BSD-derived)系统会返回错误信息,并且把 errno 置为 ENAMETOOLONG。

    POSIX.1 引入常量 _POSIX_NO_TRUNC 用于决定是否截断长文件名/长路径名。如果_POSIX_NO_TRUNC 设定为禁止截断,并且路径名长度超过 PATH_MAX(包括 '\0'),或者组成路径名的任意文件名长度超过 NAME_MAX,则返回错误信息,并且把 errno 置为 ENAMETOOLONG。

阅读(333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current宏的作用

下一篇:sched.h_进程文件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