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2886
  • 博文数量: 77
  • 博客积分: 250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05 15:2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47)

2008年(29)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BSD

2008-09-18 16:38:14

钢企被动牵连 外在的因素也助推了进口、价格不断上扬。首先是来自日本等亚洲国家所谓的“暗算”。人们还清楚的记得在今年2月份,在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行的谈判的过程中,斗智斗勇,都在考验这双方的耐性和智慧,结果日本率先答应了淡水河谷铁矿石基准价上涨65%的长期供应合同,得知此消息,宝钢等其它中国钢企只能用欲哭无泪来描述,本想可以再降低一下成本,没想到却被“黑”了一把,只好忍痛接受这一次的铁矿石基准价。这也为力拓趁火打劫增加了底气。澳大利亚离中国、日本、韩国等钢铁大国的运输距离很近,而巴西离这些市场很远,同样的基准价,亚洲企业从巴西购买铁矿石的综合成本更高。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由此认为,自己应该卖得更贵。早在2005年,必和必拓公司就要求,在原本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涨价71.5%的基础上,附加每吨7.5美元至10美元的海运费价差,不过没能实现。今年,随着全球海运费用整体处于高位,从巴西图巴朗港至北仑、宝山港平均铁矿石海运费最高超过了108美元/吨,远远超过铁矿石本身价格,而澳大利亚也在谈判中提到了“海运补偿费”的说法,虽然在最终的协议中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字眼,但终究是体现出澳大利亚矿企的“勃勃野心”。 业的发展经验则表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大集团公司是仅仅靠自我发展,而不依靠资本运营做成的。更大的障碍则来自于利益的不一致。地方政府往往希望在本区域利税大户的钢铁企业做大做强,以作为财政支撑,或者钟情于引进外资,避免业贡献的巨额税收被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大钢厂兼并而随之带走。因此对跨区域的国内钢铁联合重组缺少积极性。   国内数目众多的国有钢铁企业出资人也分属国务院国资委、省(区市)国资委,以及市一级的国资委,重组涉及到各层次利益,存在着处理遗留问题和人事安排的难题。因此,目前已经完成的企业重组多集中在同一个省市或区域内。 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趋势,就单个品种变化而言,以线材、螺纹为代表的长材价格出现了回落走势,但是板材价格似乎还在努力追赶国际价格水平。由于自年11月份以来,价格始终保持了强劲的上升态势,无论如何都有些出乎原有的估计,至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预期价格临近拐点的看法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市场上任何的变化都会使人敏感地意识到这样的说法。在即将进入三季度的时候,市场价格走势有理由成为人们关注更多的焦点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构成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动力因素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三季度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价格协议 三大原因导致中方钢企让步: 宝钢集团公布与铁矿石巨头力拓达成的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业内分析师表示,尽管这一涨幅高出中方期望,但双方达成的协议是钢铁生产企业和铁矿石供应商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谈及中方此次做出让步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三大原因促使钢铁企业在此轮谈判中做出让步。
阅读(10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