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1-31 14:38:08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 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 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 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 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 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 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拳论
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 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 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 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 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 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 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 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 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 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由张三丰所创此说法,始於武禹让,但据考证并非如此,故此文何人 所作无法得知】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 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拳经总歌
陈王廷著(明末清初时人,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搁横采也难敌。
钩掤逼沉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後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惯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太极拳推原解
清 同光时期陈鑫
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 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 拳也。其枢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天君有宰, 百骸听命。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百会、中极,一体管键。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手眼为 活,不可妄动。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天地,配义与道,端由 集义,浑灏流行,自然一气。轻如杨花,坚如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 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进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理精法密,条理 缕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元气,随 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莫能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以修身,外以制敌。临时制宜,只因素裕。不即不离, 不沾不脱,接骨斗笋,细心揣摩,真积力久,升堂入室。
太极拳总论
陈鑫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妙手一看一太极,空空迎化归乌有。
用武要言
陈鑫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 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 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後左右,一步一捶, 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 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 轰之势。
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距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 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 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 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鹤下 鸡场;翻江拨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介开其理妙如 神。
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 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
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奇神。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
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根先著地,十 指要爬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撤手,著人成拳。
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 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 胯打、腿打、头打、 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 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身:要鹰扬猛勇,泼皮胆大,机智连环。
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板,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 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乍,侧身进步,伏身起发。
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 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势。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协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
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入,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坚起, 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能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後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
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
拳术之道学,终於此而已矣。
太极拳真义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相传此诀为唐李道子所授)
八字歌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宜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 沾粘连随俱无疑。采冽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 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十六关要论
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气沉丹田。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 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吸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纵之 于膝。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功用歌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四字秘诀 武禹襄
敷:覆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撤放秘诀 李亦畬修订
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曲。(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五字诀 李亦畬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 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 我亦有力,我意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 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 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所制,我不为人制亦。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 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 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 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 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 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亦。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勿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 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 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宰 于腰,行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 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具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故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 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 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 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 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味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 此气之由下而上也,味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至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