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1169
  • 博文数量: 82
  • 博客积分: 3003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8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9-11 15:2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5)

2009年(63)

2008年(13)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8-09-19 16:59:42

EXT2文件文件定位过程模拟实验(无理论版)



版权:

GNU

作者信息:

Alin Fang(Fang Yunlin)

MSN:

G Talk:

blog: http://www.alinblog.cn



修改日期:

6 Aug, 2008





实验的目的:

做这次笔记的目的

1.是为了防忘

2.是为了和大家分享



理论:

硬盘就像一个大房间。数据就像是一坨书。

怎样把这些书摆放到房间里面,是你的自由。

但是当你要找你要的书,要找多久,你后果自负(-__-)

你要用多少时间找到你要的书,很大因素上取决于你摆放书的方法吧。至少多数人应该是这么认为的。

比如,我可以有这么几种摆书的方法:

  • 把书一本本整齐的堆放在房子里

  • 买个柜子,把书本分类放到柜子里

  • 买几个柜子堆书,再做一个图书馆那样的索引卡,放在房间里,如果你需要哪方面的书,可以先通过索引卡确定书大概放在哪个位置

硬盘,好比就是这个堆书的房间。

文件系统,就是你管理这些书的方式。



下面解释一下一些概念:

block():

ext2文件系统数据区域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在创建文件系统时指定。

我这里一个block1024byte



inode:

每个inode0x80byte

里面记录的信息包括:

文件在分区里面的位置(block为单位)

记录这个位置在inode的第4144byte

Inode结构图图下:

此图引用自:



directory(目录)

目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里面记录了该目录下的文件的inode、类型、文件名长度、文件名

普通文件记录的是普通数据。



一些定义:

分区的最顶级目录的inode号是2

0x80(16) == 128(10)

0x400(16) == 1024(10)

0x800(16) == 2048(10)



















Group Descriptors: 组描述符。具体内容见下表:

4

1

4

Block number of block bitmap

4

5

8

Block number of inode bitmap

4

9

12

Block number of first inode table block

2

13

14

Number of free blocks in the group

2

15

16

Number of free inodes in the group

2

17

18

Number of directories in the group

2

19

20

Alignment to word

4

21

24

Nulls to pad out 24 bytes

注:这个表格抄袭自quner的实验笔记。



Group Descriptors的第9-12个字节记录了第一个inode表的在文件系统上的绝对位置(block为单位)



文件定位流程:

找到Group Descriptors,获取inode table的位置 => 找到inode table位置,确定最顶级目录inode,确定该目录数据区的位置 => 找到顶级目录,确定要定位的的。





实验步骤:

虚拟出一个文件系统:

root@alin:/root# dd if=/dev/zero of=disk.img bs=1M count=1

1+0 records in

1+0 records out

1048576 bytes (1.0 MB) copied, 0.00320471 s, 327 MB/s

root@alin:/root# mkfs.ext2 disk.img

mke2fs 1.40.8 (13-Mar-2008)

disk.img is not a block special device.

Proceed anyway? (y,n) y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1024 (log=0)

Fragment size=1024 (log=0)

128 inodes, 1024 blocks

51 blocks (4.98%)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1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1048576

1 block group

8192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128 inodes per group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4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root@alin:/root# mkdir mnt

root@alin:/root# mount -o loop disk.img mnt/

root@alin:/root# mkdir mnt/dir1/

root@alin:/root# echo FangYunlin > mnt/dir1/name

root@alin:/root# echo 15011424628 > mnt/phone

root@alin:/root# umount mnt/

root@alin:/root#

让我们看下这个文件系统的一些属性:

root@alin:/root# tune2fs -l disk.img

tune2fs 1.40.8 (13-Mar-2008)

Filesystem volume name:

Last mounted on:

Filesystem UUID: f9211136-1617-4fe1-9336-ae637a1bc057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sparse_super

Filesystem flags: signed_directory_hash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128

Block count: 1024

Reserved block count: 51

Free blocks: 983

Free inodes: 114

First block: 1

Block size: 1024

Fragment size: 1024

Reserved GDT blocks: 3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128

Inode blocks per group: 16

Filesystem created: Sat Sep 6 14:18:15 2008

Last mount time: Sat Sep 6 14:19:21 2008

Last write time: Sat Sep 6 14:20:35 2008

Mount count: 1

Maximum mount count: 24

Last checked: Sat Sep 6 14:18:15 2008

Check interval: 15552000 (6 months)

Next check after: Thu Mar 5 14:18:15 2009

Reserved blocks uid: 0 (user root)

Reserved blocks gid: 0 (group root)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Default directory hash: tea

Directory Hash Seed: 8847abf9-9ae7-4eeb-bfb9-92df433c42a7

root@alin:/root#

root@alin:/root#



我们发现这个ext2文件系统的Block size1024(10)byte。即0x400(16)





重新梳理一下:

一个inode大小是0x80

一个block size大小是0x400

OK,那么开始模拟文件定位。





我们用16进制编辑器打开我们做出来的带有ext2文件系统的镜像。

这里推荐三个16进制编辑器:

khexedit

ghex

hexdump

我自己使用khexedit







root@alin:/root# khexedit disk.img &

[1] 21238

root@alin:/root#

我们跳到0x800位置,即Group descriptor的位置。其中第912byte记录了第一个inode table的位置。

我这里是0x08

所以第一个inode的位置在第0x8block的位置。

0x08 X 0x400 = 0x2000





那么我们追踪到inode table的位置0x2000:

我们已经知道:

  • 一个文件系统的顶级目录的inode号是2

  • 一个inode的大小是0x80byte



所以可以知道0x20800x20df就是顶级目录



inode的首块数据块指针存放于4144的位置。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分区的数据(顶级目录)存在于第0x18blockOK,我们去0x18block看看。

重新提醒下,这里一个block的大小是0x400byte

所以0x18 X 0x400 = 0x6000





下图是0x6000处的数据:



看到了点什么似曾相识的东西了吧?

没错!我们说过,目录也是一种文件。这个目录文件里面都存储了什么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以及下一级的文件夹!



目录下存放的文件的数据结构是这样的:

注:此图引用自



(插一句:知道为什么ext2/3文件系统的文件名长度不能超过256个字符了吧?因为文件结构里面只能用8bit的数字来描述文件名长度, 28 256)



那么我们打算定位mydir这个文件夹,查看里面的内容。

OK,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知道在文件名前面前8bit到前5bit记录了当前目录下该文件/文件夹的inode偏移量!

偏移量是指什么呢?就是指相对于inode table起始位置(这里是0x2000)的相对偏移量。

另外,偏移量是以一个inode(0x80bit)为单位的。

这里获得mydir文件夹的inode的偏移量是0x0c

所以mydir在分区中的绝对位置是:

0x2000 + 0x80 X (0x0c – 0x01) = 0x2580

之所以减去0x01,是因为inode是从0x00开始计数,而不是0x01



那么我们去0x2580看看这里是什么东西:





很眼花吧@_@

刚才我们说过了inode的结构。一个inode的数据块是在第4044byte的位置。

这里是多少?

0x26!

那么我们去找mydir这个inode的数据。

0x26 X 0x400 = 0x9800



是不是看到了我们刚才在mydir目录下添加的东西了?哈哈。

OK,我们再去定位一下name这个文件,查看下name里面的内容!

根据之前图示可以知道,一个目录文件里面的文件的inode是在文件名前0x8开始4byte的。

这里可以得出nameinodeinode table的偏移量是0x0d

OK,我们去看name文件的inode

0x2000 + 0x80 X (0x0d – 0x01) = 0x2600

根据inode结构,我们从name这个文件的inode得知name这个文件的数据块是在第0x27块。



我们到这里去看看!

0x400 X 0x27 = 0x9c00





哈哈!看到什么了?这个不是我们刚才创建的name文本文件的内容吗?!

原来linux就是这样找到我们看到的文件的啊!







后话:

这个实验笔记没有很多的理论。没有理论支撑的技术是脆弱的。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实验笔记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营养。

希望如果有哥们看了这篇笔记,如果能引起深入学习linux的兴趣,那就很好了。

如果想深入研究,可以参考这个页面:



另外……总觉得我的帖子在CU总是没人识货-__-|||这真的只是后话……



鸣谢:

wudx同鞋,quner同鞋。


阅读(224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