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09168
  • 博文数量: 268
  • 博客积分: 1069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86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7-14 22: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68)

文章存档

2012年(19)

2011年(13)

2010年(29)

2009年(26)

2008年(99)

2007年(82)

我的朋友

分类: BSD

2007-12-20 01:03:38

让xorg服务器单独启动rxvt
2007-02-17 01:27:2

如果资源紧张,可以让xorg服务器单独启动rxvt,在~/.xinitrc 和 ~/.xsession里面写上 exec rxvt 然后 startx 。延用原来的/etc/X11/xorg.conf中的配置。我的显示器的分辨率最佳效果是1600x1280。

~/.xinitrc 或 ~/.xsession:
exec rxvt -geometry 80x50+494-51
xrdb -merge .Xresources

~/.Xresources:
XTerm*font: -misc-fixed-medium-r-normal--18-120-100-100-c-90-iso10646-1
XTerm*background: White
XTerm*foreground: Black
XTerm*geometry:150x55
Emacs*geometry:182x78
Xpdf*geometry:1300x1000


Key repeat 问题的解决
2007-02-17 01:31:28

Key repeat 在X中出问题似乎并不常见,因为我刚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在网上没有找到同样的提问。我的key repeat严重超出正常频率,以致于X无法工作,当时以为是系统的问题,而后来发现在几种系统中全都如此,所以起因应该是与硬件有关,更换键盘无效,也 许是硬件与硬件之间不协调,或者是中断设置造成的吧,反正我的机子比较旧,一些部件也是后装的,产生问题在所难免。KDE、 Gnome 和 Xfce 中的配置工具都有设定key repeat频率或者禁止的选项。独立的窗口管理器的解决办法是用一个叫xkbset的软件。本人对此现象十分厌恶,已经习惯了禁用key repeat ,于是彻底禁止它,

xkbset r 启动
xkbset -r 禁止

然而,以上方法都 只是一次性的解决措施,FreeBSD下的键盘管理工具kbdcontrol只能调整频率,有个禁用办法在/etc/rc.conf中写入keyrate="NO"但效果不佳。


Freebsd中使用acpi

2007-02-17 01:33:00

老机器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一直没有用ACPI是有原因的,机子太老,主板99年出厂的,Bios后来更新一次,是02年版的,到现在也是最新 版,Bios里面没有关于ACPI的选项,于是一直没有用,只是用apm这个低档的来关机。ACPI功能强大,在省电方面的功能就值得一用、我的主板上有 ACPI,不用岂不是浪费,于是决心试试。先从编译内核入手,加入选项:

device acpi
options ACPI_DEBUG
options DDB
options KDB

把apm 的有关选项注释掉(同时也取消/boot/device.hints与/etc/rc.conf里面的apm支持)。
编译内核,重启机器,用关机来检验一下是否生效。无效。
dmesg|grep -i acpi 可以看到acpi is disabled in blacklist 。上网查了一下,查到一个03年的老贴 ,加一个hint:
hint.acpi.0.disabled="0"
这个选项在acpi 的manpage里面已经找不到了,我怀疑是因为老主板过时的原因,能不能生效还不好说,用关机试试看,成功!

很高兴,ACPI功能强大,本人还不太会用,在rc.conf里面先加上两条:
performance_cx_lowest="LOW'
economy_cx_lowest="LOW"
都是为了cpu在清闲的时候把能耗降到最低。


庆祝海底光缆的修复
2007-02-17 01:35:32

庆祝, 并回顾一下这次事件:
北 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6.7级地震。我得到这个消息是那天晚 上在网上与一位辽宁朋友聊天,她说南海发生大地震。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底光缆断裂马上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本人最开始的不方便只是某些外国网站上不去而已 (比如美国雅虎),我不用msn,面真正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事件的是与FreeBSD有关的,因为package安装完全失效,ports安装部分失效。当 时真是慌了手脚,package安装源默认地指向美国的FreeBSD.org主站,以前从来没出过问题的,现在只能另寻镜像站点,试了日本、韩国、台湾 的,发现台湾的最快,就把PACKAGESITE设置成台湾的mirror ,前两个月一直在用它,直到前些日子发现有的软件 package 安装的版本落后于ports的最新版本号,于是把PACKAGESITE 重新指向美国的主站,顺利安装,这时候知道海底光缆的修复成功了,在庆祝这一事件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些叫mirror的所谓镜像站点不完全一 样,有的简直成了“哈哈镜”,除了像这类光缆事件造成的特殊情况以外,FreeBSD 的PACKAGESITE都应该指向主站,其它各地的mirror在个别软件的版本上无法保证最新,甚至一些重要软件根本找不到package。


FreeBSD中Mozilla类浏览器的媒体播放的两个插件
2007-02-18 03:00:51

在/usr/ports/www里面找到Mozilla类浏览器媒体播放的两个插件,目录名一个是mplayer-plugin,另一个是mozplugger,在Seamonkey中试了一下,各有优劣。

前者mplayer-plugin (package名字叫mplayerplug-in),只依赖于mplayer,播放时显示插件名称,缓冲时有百分数、速度和进度条,而后显示媒体文件路径。小缺点是当切换到tty的时候声音停止。

后者mozplugger 可使用多种播放器,切换到tty 的时候声音不停,甚至关闭浏览器时mplayer也会把音频一直播放下去,但缓冲与播放时无插件名称无百分数无速度无进度条无文件路径,播音频时露出一大块空白区,比较难看。

只试了音频,视频还没有试验,暂时选择前者。


低频CPU环境下用mplayer播放a
vi文件
2007-03-07 15:30:44

Pentium III 450 播放时因频率过低经常导致影音不同步,avi文件可直接加参数解决。avi编码有以下几种:
DivX 3 Low-Motion
DivX 3 Fast-Motion
DivX 3
DivX 4
DivX 5
XviD

Pentium III 450 可以对 DivX 3 与 DivX 4播放正常。fps的值不太大的XviD(比如23.98)也正常,但是对DivX 5与fps值比较大的XviD(比如29.97或30)或者arate为48000时则效果不理想,如果要影音同步有几个办法,
1.指定-lavdopts lowres=1, 这个方法降低分辨率以实现影音同步,牺牲了图像效果。
2.用mencoder 转换来修改fps,降到24, 可解决,只是用mencoder认真地重新作一遍时间效长(有些参数如lavcopts需要写得具体一些以保证音频视频质量)。
3.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参数 -framedrop,图像稍微有些不连贯,但还可以接受。
阅读(121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