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LINUX
2009-07-21 11:10:00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Linux内核中的同步机制:原子操作、信号量、读写信号量和自旋锁的API,使用要求以及一些典型示例
一、引言
在现代操作系统里,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个内核执行流在执行,因此内核其实象多进程多线程编程一样也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各执行单元对共享数据的访问。尤其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更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不同处理器上的执行单元对共享的数据的访问。
在主流的Linux内核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现代的操作系统具有的同步机制,这些 同步机制包括:原子操作、信号量(semaphore)、读写信号量(rw_semaphore)、spinlock、BKL(Big Kernel Lock)、rwlock、brlock(只包含在2.4内核中)、RCU(只包含在2.6内核中)和seqlock(只包含在2.6内核中)。
二、原子操作
所谓原子操作,就是该操作绝不会在执行完毕前被任何其他任务或事件打断,也就说,它的最小的执行单位,不可能有比它更小的执行单位,因此这里的原子实际是使用了物理学里的物质微粒的概念。
原子操作需要硬件的支持,因此是架构相关的,其API和原子类型的定义都定义在内核源码树的include/asm/atomic.h文件中,它们都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因为C语言并不能实现这样的操作。
原子操作主要用于实现资源计数,很多引用计数(refcnt)就是通过原子操作实现的。原子类型定义如下:
volatile修饰字段告诉gcc不要对该类型的数据做优化处理,对它的访问都是对内存的访问,而不是对寄存器的访问。
原子操作API包括: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进行原子读操作,它返回原子类型的变量v的值。
该函数设置原子类型的变量v的值为i。
该函数给原子类型的变量v增加值i。
该函数从原子类型的变量v中减去i。
该函数从原子类型的变量v中减去i,并判断结果是否为0,如果为0,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变量v原子地增加1。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减1。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减1,并判断结果是否为0,如果为0,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增加1,并判断结果是否为0,如果为0,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增加I,并判断结果是否为负数,如果是,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增加i,并且返回指向v的指针。
该函数从原子类型的变量v中减去i,并且返回指向v的指针。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增加1并且返回指向v的指针。
该函数对原子类型的变量v原子地减1并且返回指向v的指针。
原子操作通常用于实现资源的引用计数,在TCP/IP协议栈的IP碎片处理 中,就使用了引用计数,碎片队列结构struct ipq描述了一个IP碎片,字段refcnt就是引用计数器,它的类型为atomic_t,当创建IP碎片时(在函数ip_frag_create中), 使用atomic_set函数把它设置为1,当引用该IP碎片时,就使用函数atomic_inc把引用计数加1。
当不需要引用该IP碎片时,就使用函数ipq_put来释放该IP碎 片,ipq_put使用函数atomic_dec_and_test把引用计数减1并判断引用计数是否为0,如果是就释放IP碎片。函数ipq_kill 把IP碎片从ipq队列中删除,并把该删除的IP碎片的引用计数减1(通过使用函数atomic_dec实现)。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