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3-04 17:25:29
前几天与友人茶聚,一个有关心理治疗的问题,有意无意间又跌了出来,顺手拾起,把这功课再做一做,又无聊地记一篇。
心理治疗\ 心法的「有」和「无」
l 理(这个概念要先提出… …理,是动词,也是名词。)
理是处理关系,如收拾房子杂物,把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把各种关系在环境中安排好。
心理,应把心境与外在环境的关系理好。
l 受理者(不以病去概括一个人,故不叫病人。)
受理者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内在心境只有这个人自己最清楚,有人虽断肢而无碍前行,有人因针刺而痛不欲生,在一个人的心里,这都是真的,唯有认识到这真,才能真正处理个人与外在的关系。
有「受理者」就假设有「理者」,其实未必;一个人如果清醒,有自省能力,完全可以自理,过程可以不形于色。
(现代的心理学的一个盲点:本来最美满的心法是隐形的,是故只能从「病端」反推出这心法,从反面观正面,有时难免误差。)
l 理者(旁观者)
人间满是旁观者,但不是每个旁观者都能成为「理者」。
受理者是主,理者是客,理者要尽量放下主观的情感与理念,才能接近受理者的心神,也尽量不以主观的理念去干扰受理者。
(人说医者父母心,我想:医者近于父;理者近于母。)
理者,不是人们心想的那种「医者」:满腹医理,满袋子器具,满架子药剂… …理者用的法,无非是「无」。
「无」有时如一面镜子,理者对受理者的感知,向受理者如实反映出来,使之自觉而能自理。
有个医生问我:你什么都没有,凭什么向人收钱?
我说:是的,我什么都没有,人来过,问一问自己是否好了?病好了,就回家继续快乐地欣赏架子上的古玩,不必变卖来付款,我真的什么都没有,连那个忽高忽低的价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