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7-10-22 23:21:32
一袭婚纱的前世今生
前言
九零年夏天,我们婚期决定了,在同年十二月底,两口子就开始筹办各事,现在想起来,有点像做功课,这功课的题目叫「婚礼」,没错,只是「婚礼」。
「婚礼」是一段「婚姻」的开端,「婚姻」的真正意义,其时觉得自己很明白,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未真正了解。「婚礼」这个题目,我做得不错,「婚姻」这功课,它的内容可以是一本百科全书,大概要做一生一世。
一个「婚礼」,包含了很多俗例,年青的我,一方面很随俗地什么都做了,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长辈或有些意见,但他们没有直接参与筹办的过程,我们的就有很多自己的空间,那年代在香港,非常自主、自决,但也明白要为自主而承担一切,这是自由的代价。
当我告诉家人我要为自己亲手做婚纱时,妈妈其实有点担心,一个从未受过裁缝训练的女儿,怎样把一袭婚纱做出来?那年十一月,有关婚礼的其它琐事都定了,新居刚装修完毕,我己经住进去,一边作细节布置,一边开始婚纱的制作,我为婚纱画了几个稿,一面做,一面不停修改,到最后的成品,己经是另一个模样了。
人生也不过如此,但是,我享受这过程!
化整为零
当我计划有关工序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花这么多精神、时间、物资制成的婚纱,在婚礼之后是什么?
那一刻冒出几个想法:
1. 为了减低难度,我把整套婚纱化整为零,分件制作。
2. 对每一部分从新思考,减去没必要的细节,找出可以延伸使用的可能性,并尽量保存各种可能性。
3. 婚纱不可以太简化,用最少的工作及成本,带出一两处闪光点便足够了。
头纱
为何要有面纱呢?新娘怕羞吗?新郎需要对新娘保持一点神秘感吗?其实到了那年代,头纱面纱,己经退化成新娘头上的一团象征性的装饰了!
我的婚礼没有面纱。
上衣
一件婚纱的上衣,脱离了头纱和长裙的隆重,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上衣吗?
传统而又简单的款式,往往是最持久最耐看的,往后,也较容易溶入平常生活中。
我特别选用了灯心绒,灯心绒与牛仔布有点类同,很少用于正式的宴会服装,故意用在婚纱上,为满足自己的反叛心理。当时觉得灯心绒的粗糙厚实,可跟那反光轻软的丝绢形成对比,只是那时选了幼条子的灯心绒,效果并不强烈。
腰带
腰带是整件婚纱中,面积最小的部份,可以小见大,可夸张一点,我把印度带回来的饰物拼砌其间,并配以闪亮的珠片。
下摆
裙子是整件婚纱中,面积最大的部份,不想铺陈太多细节,最后只在形状上改动,就是把下摆收成灯笼状,灵感来自印度某地的灯笼裤。
尾纱
走了很多地方才买回来的一幅纱布,洗干净后晾起来,看着它迎风飘起的柔弱,心生怜惜,它好像经不起裁剪,也经不缝合,深怕出错,会把它弄坏。因此生出一个念头,就是用立体裁剪折(摺)出需要的形状,再用别针、丝带作有限度的连合和结扎,效果非常满意。最妙是不用一剪一缝,婚礼之后,把别针和丝带拆开,即回复完整的一幅纱布。
延续义意
婚礼之后,有位记者朋友,做一个有关生活创意的专题时,把这婚纱故事记于报纸上:
… …新娘子在婚礼中是一生最美丽的时刻,而婚纱是整个仪式中最受注目的焦点,她就决定为自己亲手做一件婚纱。
经过参考不少婚纱书籍,她以两个星期的时间,低于一千元的价格完成一件自己称心满意的婚纱… …
最特别的是婚纱在用完后,底裙改为窗帘,长裙改为妹妹的嫁衣,上衣可在其它宴会中穿着,整件婚纱的美丽记忆和感情由此延续下去。
婚纱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了,婚礼也不过是一天之内的事,以后,分拆出来的各部分,又流入其它人事之中,整件婚纱,由无形至有形,又由有形化无形,不过是两三年之间的事,到今天,除了那一幅舍不得剪裁的纱布外,那件婚纱己经不存在了,但它给我、家人、朋友的想念却绵绵未断。
后语
其实我坚持要自己做婚纱,无非要抛开当时流行的式样,希望实现自己的想法,今天为记述那婚纱,我搜集旧相片的同时,才发现:我一心要摆脱当时流行的婚纱样式,原来最后成就的模样,竟然跟妈妈当年的婚纱有很多雷同处,那挂在爸妈床头的婚纱照,年年月月,已经刻入人心,就如一首老歌的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竟在不知不觉中,复制了妈妈那婚纱样式,因此我想到我们的「婚姻」,我们的生命式样… …
一段婚姻,包含了多少长辈的期许、后辈的想望,它成就的不单是自己的理想,它也是一种生命式样,将被怎样承传下去?人生世上,确实不只为了自己… …婚姻是把自己交付以成全,我们要感谢我们的长辈留给我们幸福的模式,我们有权去创作、改写我们自己的生命,但它也无可避免地,将写入下一代的生命里,最是不能胡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