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8959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1476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4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15 17:0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

文章存档

2011年(4)

2010年(8)

2008年(1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8-05-02 22:56:34

如一切顺利,今年6月中下旬要去法国一趟,带点什么礼物好呢?想到了中国结,不想翻译,所以采取拿来主义:)。
 
    Chinese Knot or Chinese traditional decorating Knot is a kind of characteristic folk decorations of handicraft art. Appeared in ancient time, developed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960-1229A.D.)and populariz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1368-1911A.D.) Chinese Knot has now become a kind of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s and crafts from its original practical us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Knot is that every knot is made of a single rope and named by its specific form and meaning. By combining different knots or other auspicious adornments skillfully, an unique auspicious ornament which represents beauty, idea and wishes is formed. For example, "Full of joy". "Happiness & Longevity", "Double Happiness". "Luck and Auspiciousness as one wishes" and "Wish you a fair wind" are Chinese traditional pleasant phrases expressing warmest regards, best wishes and finest ideal.
    To fit in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life, Chinese Knot has various products. The two main series are auspicious hanging and knitting clothing adornment. Auspicious hanging includes large tapestry, big room hanging, automobile hanging etc. Knitting clothing adornment includes ring, eardrop, hand chain, necklace and other woman's special adornments. 
    Today, people are fond of Chinese Knot for its characteristic form, colorfulness and profound meaning.
 
中国结简介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经过几千年时间,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
    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中国人一向有佩带饰物的习惯,饰物基本上都靠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古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习惯,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古人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
    结之起源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它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
    它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
    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结绳记事
    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中有千千结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
    服饰之结
    让我们再纵观中华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
    吉祥的“音结”
    中国结的取意如其他中国艺术般多利用自然形态、谐音而取其意,如用“吉字结”、“馨结”、“鱼结”结合就成为“吉庆有余”的结饰品,以“蝙蝠结”加上“金钱结”,可组成“福在眼前”等。以此类推又延出了“长寿安康”、“财物丰盛”、“团圆美满”、“幸福吉祥”、“喜庆欢乐”等祈福的内涵,被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神灵之结
    中国结中还有一类被认为是通神灵的法物,可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却阴护阳等功效,如“吉祥结”、“盘长结”等,这类“结”作为凝聚着神秘宗教观念的护身符,在民间得以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一定的传承机制。这大概也是之所以“结”文化生生不息的缘故之一吧。
    时尚之结
    中国结的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整造型。一根数尺见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有致、连绵不断地编制而成。
    如今巧手的人们看中它这种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把它重新定义为项链、手镯、耳坠、头饰、发夹等等诸如此类的服饰配件,发挥其作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
阅读(1004) | 评论(1) | 转发(0) |
0

上一篇:支撑

下一篇:平凡是真平凡是美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whu2001cs2008-05-02 23:17:32

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