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808214
  • 博文数量: 197
  • 博客积分: 1008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1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5-13 10: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7)

文章存档

2011年(2)

2009年(30)

2008年(16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4-06 11:11:57

刘邦战败项羽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喝到高兴时就问大臣们:你们都说实
话,为什么朕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天下?

    有大臣就回答说:陛下你是“慢而侮人”、项羽是“仁而爱人”。可陛下你让人攻城
略地,得了好处能分给这些人,跟大家利益一体;项羽却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打
仗赢了不给大家分好处,所以最后还是失了天下。

    刘邦哈哈一乐,说:各位卿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
之外,朕比不上张良;要论安抚百姓、保障供给,朕比不上萧何;要论指挥千军万马,战
必胜、攻必取,朕又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朕能用好他们,所以朕能
得天下。可你们看项羽,好不容易有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他最后输给我了。

    谈到刘邦,连《史记》里面都很大胆地说他是“好酒及色”,当个小官,把同事给狎
侮了个遍,出去喝酒经常欠债不还,典型的一个无赖。可司马迁同时也客观说他“喜施,
意豁如也”——是个大方而大度的人。论才干,他自己也说了,比不上手下的一干人等,
可最终却是刘邦战败了“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创建了汉王朝。

    岂止刘邦,我们去看历代的开国皇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国皇帝们是普遍性的
“无能”——论本事都比不上自己手下的一帮能人、也比不上败给他们的竞争对手。可为
什么是这样的一些人,在历史舞台上成为最重要的角色呢?

    人的通病是喜欢有意或无意地卖弄自己擅长的东西——否则就不会有“技痒”这个词
了。本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提高效率的好途径。但是,如果是领导者,总在技
能的层面上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大的问题就出现了——你的部属的空间会受到极大的挤
压。项羽论带兵打仗,那是绝对的高手,所以韩信在他的手下最终没有什么出路,只好跳
槽去了刘邦手下。刘邦带兵打仗不行,韩信到了刘邦手下就天然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最终成为辅助刘邦得天下的顶梁柱之一。

    再看西汉以后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哪个又不是因为能用好一群能人、而不是靠自己
的文才武略得天下的?看上去,这些开国皇帝普遍性“无能”,可他们的“能”恰恰就在
于能用好能人。

    开国如此,创业和管理亦然。矜伐己能的毛病很难避免,很多人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
,当了或坐到了企业的领导者,可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仍然有意或无意地爱卖弄自己的这
“一技之长”。俗话说“文人相轻”,爱卖弄自己一技之长的领导者,看自己的属下这儿
也不对、那儿也不好(其实属下也这么看他们,可就是不太敢充分表达出来而已),扼杀
了有才干的属下的空间、也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落得韩信去楚,剩下一帮只会逢迎
的“太监”天天用语言或行动夸你文才武略无人能比,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此类的
案例比比皆是。

    当领导要有当领导的样子,当领导最重要的事情是领导好你的属下。“依靠团队力量
”的说法都被说滥了,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领导仍然俯仰可拾,可见要克服矜伐己能
的毛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老子曰:“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总依恋和依赖过去成就的领导者,永远不会是成
功的领导者。项羽带兵打仗厉害,每每都靠自己的这点儿本事;刘邦虽然自己没有“三杰
”的那些本事,却依靠“三杰”的团队力量最终战胜了项羽。

    找对人、用好人,领导之道说起来其实原本就是如此简单。
阅读(876)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8-05-25 00:28:16

呵呵,我的思想和你如出一辙. 人皆言项羽能,却不知刘邦智。 再多几个项羽,也终究不是刘邦对手. 欢迎交流: fieldwork.cublo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