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66906
  • 博文数量: 333
  • 博客积分: 1079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31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8-08 07:3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33)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1年(116)

2010年(187)

2009年(25)

2008年(3)

2007年(1)

分类: LINUX

2011-01-24 13:08:28

生成内核 

  生成内核其实很简单,甚至比编译和安装其它系统级组件,如glibc还要简单,从2.6版本开始,Linux内核引入了一个新的配置和生成系统,它使生产内核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了。 

  配置内核 

  既然已经拿到内核源代码,那我们在开始编译前就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置和定制,可以编译你指定的功能和想要的驱动,配置内核是生成内核必须的一 步,因为内核提供了大量的功能,支持各种不同的硬件,有很多都需要配置,内核配置是由配置选项控制的,配置选项都有CONFIG前缀,例如,对称多处理 (SMP)是由CONFIG_SMP配置选项配置的,如果设置了这个选项,SMP就被启用了,反之则被禁用,配置选项可以确定会生成哪个文件,也可以通过 预处理指令操控代码。 

  配置选项可以控制生成过程要么是布尔型,要么是三态型,布尔型就是“是”或“否”,大部分内核配置选项都属于布尔型,如 CONFIG_PREEMPT,而三态型则在“是”和“否”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模块”选项,模块选项表示配置选项被设置了,但最后会编译成模块,而不 是直接编译进内核,模块可以理解为可独立动态载入的对象,一般来说,驱动配置通常都是三态型。 

  配置选项也可以是字符串或整数,这样的选项不会控制生成过程,指定的值由内核源代码访问预处理宏时使用,例如,可以为某个配置选项指定静态分配数组的大小。 

  Linux厂商也会随发行版提供预编译的内核,如Canonical为Ubuntu,或Red Hat为Fedora提供的内核,这样的内核通 常只启用了需要的内核功能,几乎所有驱动都被编译成模块了,这样的内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内核和广泛的硬件模块支持,无论如何,想要成为内核高手,你应 该编译自己的内核。 

  值得庆幸的是,内核提供了很多工具简化配置 ,最简单的工具是基于文本命令行的实用程序,如: 

  $ make config 

  这个工具会一个选项一个选项地配置,但用户需要参与,如指定“是(y)”,“否(m)”还是“模块(m)”,整个配置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 此,除非是有人按小时计费请你升级内核,实在找不出别的理由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配置内核了,相反,有现成的基于ncurses的图形化工具可以代替。 

  $ make menuconfig 

  或是基于gtk+的图形化工具 

  $ make gconfig 

  上述三个工具都将配置选项分成多个类别,如“处理器类型和特征”,你可以在这些类别上来回移动,查看内核选项,当然也可以修改它们的设置了。 

  下面这个命令会根据你的架构创建一个默认的配置基础。 

  $ make defconfig 

  虽然默认配置有些武断(在i386上,默认配置是由Linus配置的),但如果你从未配置过内核,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配置选项存储在源代码树根目录下一个名叫.config的文件中,你可以打开这个文件手工编辑其中的配置选项,修改后或要在新的内核源代码树上应用现有配置文件,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验证和更新配置: 

  $ make oldconfig 

  在生成内核之前必须运行这个命令。 

  配置选项CONFIG_IKCONFIG_PROC指定了完整的内核配置文件压缩包位置,默认是/proc/config.gz,这样在生成新 内核时要克隆现有的配置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如果你当前的内核开启了这个选项,你可以从/proc拷贝该配置文件,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内核: 

  $ zcat /proc/config.gz > .config   $ make oldconfig 

  内核配置好后,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生成: 

  $ make 

  和2.6以前的内核不一样,在生成内核前不再需要执行make dep命令了,依赖树会自动维护,也不需要再指定特定的生成类型,如bzImage,或独立生成模块,默认Makefile规则会自动处理好一切。 

  将干扰信息最小化 

  在生成过程中会遭到警告和错误的干扰。最小化干扰信息的一个诀窍是重定向make的输出,但仍然会看到一些警告和错误: 

  $ make > ../detritus 

  如果你想查看生成输出,你可以事后阅读这个文件,如果你完全不想看到任何输出,那么就重定向到/dev/null: 

  $ make > /dev/null 

  同时执行多个生成作业 

  Make命令提供了一个功能可以将生成过程拆分成多个平行的作业,这些作业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行运行,在多处理器系统上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成速度,也提高了处理器利用率,因为生成大型源代码树会出现大量的I/O等待时间。 

  默认情况下,make只能拆分成一个作业,因为Makefiles常常会包含不正确的依赖信息,如果真是这样,多个并行执行的作业将会引起混乱,最终会导致生成过程失败,如果Makefiles中的依赖信息无误,那么完全可以拆分成多个作业执行,如: 

  $ make –jn 

  这里的n表示拆分的作业数量,通常按每个处理器拆分成1-2个作业,例如,在一个16核心的机器上 ,你可以运行: 

  $ make -j32 > /dev/null 

  使用distcc或ccache等优秀的工具也可以大大提高生成速度。 

  安装新内核 

  内核生成好之后,你需要安装它,如何安装于系统架构和引导加载程序有关,我们以x86架构,grub引导加载程序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将arch/i386/boot/bzImage拷贝到/boot,重命名为vmlinuz- version,这里的version也是 版本号,然后编辑/boot/grub/grub.conf,为新内核添加相应的项目,如果是使用LILO引导装载程序,则修改/etc /lilo.conf文件,然后运行lilo。 

  模块的安装与系统架构无关,都是自动完成的,以root用户运行: 

  % make modules_install 

  这个命令会将所有编译好的模块安装到/lib/modules下对应的子目录中。 

  生成过程会在源代码树根目录下创建一个System.map文件,它包含一个符号查找表,映射内核符号到它们的起始地址,在调试期间可以用它将内存地址转换成函数和变量名。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与普通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相比,Linux内核有多个特殊的属性,下面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不同: 

  ◆内核既不访问C库也不访问标准C头; 

  ◆内核是用GNU C编码的; 

  ◆内核缺少用户空间提供的内存保护; 

  ◆内核不能容易地执行浮点运算; 

  ◆内核有一个小型的固定大小的进程堆栈; 

  ◆由于内核支持异步中断和SMP,因此同步和并发是内核主要担心的问题; 

  ◆可移植性也很重要。 

  下面我们就逐个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所有内核开发人员都必须记住它们。
阅读(84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