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2016
  • 博文数量: 46
  • 博客积分: 1458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4-03 01: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6)

文章存档

2018年(39)

2012年(2)

2011年(1)

2009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WINDOWS

2009-08-04 01:18:12

    学生普遍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很清楚,每天、每节课讲的知识都一环扣一环。少上两节课,心里就很着急,怕落下课程。语文呢?有学生说:“别说少听几节课,就是一个月不上语文课,我的语文成绩还是原来那样。”
    学生将语文课比喻为弹簧课,可伸可缩,可长可短。对《故乡》一文,有的教师讲一课时,有的则讲四课时,有的还要多。
    一篇课文,可以涉及很多知识点,讲得再长些也有东西可讲。另一方面,中语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又都可以删掉,可以不学。于是学生感觉学语文不像其他科那样目标清楚,不像其他科那样每节课都有实效。
我常想,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上看地图,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才能少走冤枉路,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学语文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有这样一张“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
    1979年,我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我们用树的形式来表示知识结构。于是同学们也管它叫“语文知识树”。
    怎么画?我先请同学们把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集中起来。后面的教材还没学,没书怎么办,就请大家去跟已经毕业的亲属,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去借。
    有了六本教材,没加引导的时候,不少同学画不出来,画了一棵语文知识树的主干,什么是支干呢?有同学把每课书都作为一个支干,这样画出来的知识树,不像一棵树,倒像一根长长的羽毛。
    后来,我们经过讨论,认识到六本教材180课,200多篇文章(包括诗词),编者的主要意图,不仅仅是让我们读懂一篇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我们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六本书中系统的语文知识大致有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这是第一层次。
    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基础知识还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外国、古代、现代、当代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包括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这是第二层次,共23个方面。
    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基本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语)、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地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次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
    学生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了一、二、三层次这些主要的知识,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这样,学生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语文知识树,学生画的不一样,有的认为该画4部分19项108个知识点,也有的画了4部分21项120个知识点,后来我们暂且统一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
阅读(238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