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2827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6-23 11:33:59

踏踏实实干事,国家才会强大

 

    我们为什么落后?下面我就拿令人厌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邻居,反思一下
  我先列举几个数字:日本国土面 积约37.7万 平方公里,其中4/5为山地与丘陵;约为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约1.3亿,约为我国人口的1/102002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8万亿美元,约合40万亿人民币,次于美国的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3万多美元,居世界前列;日本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民储蓄总额世 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拥有的美国国债达2000多亿美元,对外的纯资产金额为8910亿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国1818亿美元的4倍多。世界1996年技术贸易输出额美国最高,为299.7亿美元,日本第二,64.6亿美元,英国第三,为53.5亿美元;在技术贸易输入额上,日本为9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且一直处于出超状态,而对亚洲技术贸易的 主要对象:韩国696亿日圆,泰国513亿日圆,中国大陆位居第三496亿日圆;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的技术贸易相当保守,而且基本上 保持着至少20年 的领先态势。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经济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高技术附加值制成品,如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等;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则以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为主。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建设成为文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教育战略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目前,日本适龄儿童与少 年已经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96.8%的初中生入高中学习,将近50%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学习;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高达48%
  日本有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8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日本已经制订计划:在未来50年中,将此人数提到30名。科技人员总数,按照万人人口和万人劳动力比例两种口径计 算:1965年, 日本仅相当于美国的1/3,然而,到了1986年,日本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分别为:55.1/万人和102.2/万人;专利申请件数日本为38.9万件,居世界第一;而据搜狐视线报道,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全人口的15%以上。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92年度我国的教育经费只占政府预算的2.5%,这一比例到93年、94年更下降到2%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国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贫困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升 学率只有30%, 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也就是说,全国有56%的孩子没有读到中学。全国大学升学率不到2%92年的统计为1.4%。即使完成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计划,仍大大低于世界大学生占人口的平均数:16%,更无法与高收入国家大学生占总人口的42%相提并论。至今,人口十倍于日本的我国,尚与诺贝尔奖无缘。
  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南亮进认为:我国的初级教育相当于日本1905-1910年的水平,落后85年;中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15~1920年的水平,落后75年;高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70年;教育经费相当于日本1925年的水平,落后65年。在我国工业职工中,高级技工占2%,中级技工占24%,初级技工占74%,而同期日本的高级技工则占32%,中级技工占43%,初级技工只占25%。在高、中、低级技术职称比例方面,中国大陆是1:7.4:20.3,而世界平均为1:3:6,发达国家为2:4:5。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工业产品中,每年残次品造成的损失 高达2000亿 元人民币了。 近年来,我国将数百亿教育经费投放到少数名牌大学,使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雪上加霜步履维艰,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几乎形同虚设,使几乎所 有城乡民众(除少数富有者之外)都在教育支出的重压下痛苦不堪。可以断言:这也许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最为失败、最将为历史所诟病、也对中华民族的 整体社会发展产生最为深远负面影响的一个领域。
  据童新政博士在《日本高层看中国》一书中介绍:日本的经济是使资源的采掘、消费使用以及废弃物等派生的环境负荷发生在本土之外的经济。日本的森林覆盖 率高达67%, 为全世界首屈一指;且日本已经完全不对国内森林进行商业性采伐,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日本的矿山几乎已经全部关闭;其陆地矿产资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对 比之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远远落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且仍然在进行商业采伐之中,并且居然在对日本大 量出口木材与木制品;据说日本人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我国的多种矿产资源则已经或正在遭受疯狂般的掠夺性滥采乱掘。其丧心病狂的程度,在不 绝于耳的各种矿难事件中可见一斑。日本雨量丰沛,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居世界前列,其大气透明度,水资源的洁净度,土壤的清洁度,均居世界先进水平;反观我 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所有自然水系几乎全部已经污染或面临污染;在空气方面,全国 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在世界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就占了4个:当乘坐飞机来到沈阳、太原、西安、兰州等等大城市上空,俯 瞰下去,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工业粉尘和化学烟雾之中;当沙尘暴一次次漫卷大半个中国,酸性粉尘和沙尘已经隔海漂浮到了日本列岛、韩国、台澎列岛上空;当飞 机飞过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上空,几乎所有沿海城市的海面上,本应湛蓝的海水几乎全部变成一片灰黄,其间还有大片大片可疑的红色、绿色、褐色、黑色等五 色斑斓的水面。我们最喜欢吃的国产黄花鱼和国产带鱼,早就由于污染而发生畸变了;面对这一切,我们的确没有理由抱怨别人、仇恨别人。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们实在是在自作孽。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甚至是有理由 被别人抱怨的。
  日本经济已经持续十年低迷不振了。对此,应该承认,我们在内心深处即便不是幸灾乐祸,也是高兴的。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活该,小日本!不用我们竞 争,你自己垮了才好!然而《中国改革》杂志的报道却提供了令人震惊的另外一幅图景,我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唐淳风先生,经过长时间追踪与核对,提供了 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的关于日本经济的一组数据:到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一举增加了3317亿美元,达到了3.2046万亿美元;而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额每年都在1万亿美元以上,2000年达到了1.3万多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了我国当年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 更为可怕的是,到2000年的前5年中,日本在不停哭穷,不停叫喊衰落的同时,静悄悄投到设备技术开发和刺激生产上的资金,已经高达1000兆日圆,约合9万多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在60万亿到76万亿之间。据我国经济学界估算,到2001年,我国社会总资产大约在36万亿到52万亿人民币之间。这也就是说,即使日本过去的工业基础为零,用 这笔真正的巨资重新打造一个工业王国,也已经超过了我国社会资产的总和!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之中。我国发 展最好的家电行业与几家摩托车企业可能最清楚,在产品质量、在技术含量等方面来自日本的狙击有多么可怕。至少,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前苏联东欧等国家,我们在饱尝了自相残杀的价格战之后,还得面对日本产品技术与质量、品牌的威胁。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在几位富豪一餐饭吃掉数十万元人民币、当我们划出城市中最好的土地为富豪们打造亿元豪宅并不厌其烦地阐述其合理性、当我们的富人们 出没于福布斯的排行榜却看不到他们在纳税排行榜排位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资金的外逃和外商投资一样庞大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全国上下一片情色、社会风气江河日 下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年成千上万的处级干部、厅级干部、省级干部翻身落马的腐败狂潮中醒来时,我们也许会目瞪口呆地发现:我们国家的管理何其落后、我们 的内耗何其之大!我们在咒骂日本的同时,有没有正视以上的现实呢?我们是不是该学习点对方的经验呢?正如当年残暴的日本军人也会向我们的英雄赵尚志烈士举 手敬礼一样,敬佩对手并不是怯懦,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勇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但要寄希望于能决定我们中国走向的中国领导层,还要唤 醒那些并不是十分清楚目前形势的爱国人士来一起努力。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不能战胜。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的不足。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的一些弱点也必先逐渐清除。 中国人不要老习惯于卑躬屈膝,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能更加提高政府执政的透明度和更多的人能在今后的政策发展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并且提高新闻舆论的自由度。所 有这些对防止腐败将有很大作用。这将使整个民族受益。中国在开放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壮大自 己的科技和工业力量。这是立国的根本。不要老是把MADEIN外资当成MADEINCHINA。要把中国的人力优势真正转变成经济优势。
  历代特大工程的兴建都导致了发展变慢,甚至走向衰弱。因为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耗资巨大的工程要慎之又慎,要有选择。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 么,就想用标志性建筑来标榜他的政绩。这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并且更有甚者,工程建设已成为其贪污巧立名目,掩人耳目的极好手段。象三峡这样的大工程也难幸 免。腐败问题已是中国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中国因建设的盲目和资金的大量流失,中国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中国已不知不觉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中国的引进外资有时达到了盲目的程度,似乎成了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了。中国在民族工业并不强大时,国家对工业的投入还是非常必须的。特别是具有战略意 义的高科技工业和世界消费工业。只有占领了这一个制高点和一个市场,中国经济就能实现持久快速增长,要培养一大批能真正担当民族工业复兴大任的有能力的工 业界领导人,而不是政府和工业怎么也分不清楚的领导人。这在政策上如果不支持是怎么也行不通的。
  最后,我希望所有爱国人士能认清形势,领会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沁园春- 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境界和雄心壮志。看看日本理性的国家管理、 成熟的社会机制、国民的高素质、深谋远虑的国际竞争战略与策略,作为一面镜子,假如这一切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我们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始算起的话,可以 说我们的变革是同步的,那么对比之后的这份沉重和复杂就几乎无法摆脱了......

阅读(55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