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478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IT职场

2010-06-08 04:02:20

上周五,换帅之后的公布了靓丽的2009年:增长了36%,远远超出了19%的,更是 增长了48%,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在推出了10转5派3元的预案之后,的在周五高开,收盘涨幅将近3%。

可 以预见,换帅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在未来几周之内消化完毕;更何况,中兴作为第二大的国民很 快也要登陆火热的,它 将会给中兴带来一定的性。

通 过这次换帅,外界也更加认识到了,中兴的层其实一直都非常稳定。实 际上,殷一民在2004年担任之前曾经负责了两年的手机 业务,当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其实是何士友;当殷一民主持全面工作之后,何士友又担任了手机业务的负责人;史立荣则一直都是负责前端的工 作。殷一民、何士友、史立荣这三位少帅,谁担任总裁其实都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中兴最大的还是老帅侯为贵。

现 在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而中兴未来的发展更值得我们关注。我个人认为,中兴未来将会面临以下几点挑战:

一、规模上的挑战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兴红火的年报后面还存在一些隐忧:前三季度中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 41%,而全年却只增长36%,说明去年第4季度中兴的增幅放缓了,而电信设备行 业每年的第4季度往往是签和收款的最高峰。据了解, 华为去年的良好业绩很大程度上是第4季度发力的结果。

如果按地域计算,去年中兴国内营业收入增长了74%,国外只增长了11%,也出现了 严重的不平衡。从国内三家商公布的Capex()来看,过去两年大规模的设 备建设投入将进入尾声,今年国内运营商普遍缩减了Capex,设备商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了。

那么,中兴今年必须在海外取得规模性的突破,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与华为相比,中兴在欧洲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印度 市场做得不错,不过正如侯为贵说 的,印度本身赚不到什么钱。印度人砍价太厉害,要求所有设备商都按照历史最低价签合同,中的标越大,却并不一定挣钱。

我在前一篇博文“中 兴换帅的背后”中也已经提到,中兴必须尽快做大规模,因为现在全球电信设备行业正在洗牌,如果不能尽快挤进前五名甚至前三名,未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二、的挑战



在电信设备行业的前两次洗牌之中,中兴和华为成功地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两强。这两次洗牌,第一次是从级小设备到局用大设备的,拼的是和;第二次是从单个产品到多 个产品决方案的竞争,拼的是实力。在这两次竞争中,中兴都没有落下,也建立起了很强的。

不过,未来的竞争更加全面和综合的能力:除 了规模之外,电信设备商还需要更强的能力。我这里所说的 Marketing不同于, 而是指的通过市场和,最终达到牵引运营商的能力。

在 这个方面,一直 都能够给运营商上课,给运营商高层灌输最新的理念,从上往下做生意当然就要容易得多。况且,爱立信已经积累了非常强的网络和 运维能力,它已经成为电信行业的, 未来卖的不再是硬件或者软件,而是和了。

和也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我 个人觉得,华为走得要更快一些。如今,华为已经建立了超过2000人的和Marketing队 伍,不仅从内部的资深研发和市场人员中人才,还从各大设备商和运 营商招了不少的Marketing专才。这些人并不直接承担销售任务,但是却天天都和运营商泡在一起,给他们上课,帮助他们做规划。到最后落单的时候,自 然也就少不了。

中兴在Marketing方面就要弱一些。到目前为止,中兴既没有一支成熟的,也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据说曾经有某位中兴研究所的负责人被选拔去做Marketing,结果他死活都不肯去,宁可在基层做研发都不愿意去。

未 来,能力是中兴的努力方向。

三、的挑战



未来几年电信行业将会发生巨变,以、为 首的新势力将会给传统的电信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 而影响到中兴等电信设备商的生意模式。

仅仅盯着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已经不够了,中兴还必须放眼更大的领 域。随着未来电信网和的融 合,数据通信产品将会成为下一个战略级的产品。从目前来看,华为在数通产品上的布局要更早一些,通过做华三和华赛也积累了不少的能 力,如今华为的刀片服务器、高端路由器等数通产品已经逐渐替代国外厂商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华为由此在企业网上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知道了怎么做。今年,华为内部已经开始 组建企业网部门,准备大干一场。如果华为在企业网市场上试水成功,就会更像而不是爱立信了,它与中兴 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说起来行业确实非常残酷,你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也成功了,并不能 够第三次就能成功。而现在的 中兴就面临着第三次的挑战,这次的挑战比起前两次来丝毫也不轻松。

那么,中兴应该怎么迎接这次挑战呢?我想,问题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有 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继续扩大的优势。中兴的终端比华为 要强很多,目前已经进入了全球前5大的行列。未来,中兴完全可以继续强化在手机终端上的优势,甚至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缩小与前4名的差 距。例如,国内前几大的手机设计的高管很多都是从中兴出来 的,中兴为什么不能够收购他们获得更强大的?这样的手机厂商 在欧美仍然有着较好的和,也不贵了,是否可以买过来?从更长的时间来考虑,除了运营商转售市场之外,中兴还是要考虑在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当然,这次必须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

第二,选择自己的战略级。目 前的过 长,并不比短,这也使得中兴什么都能 掺乎一下,但是好像什么都比华为差那么一点点(除了手机)。规模再大,毕 竟还是有限的,一只巴掌打出去,毕竟不如拳头更有力。除了传统的无线、固网和终端产品线之外,数通、芯片、软件、这些级 的产品中兴都有所涉猎,未来必须根据自己的在一两个方向上加大赌注。

总之,只有在某些领域形成对华为的之后,中兴才能够真正从华为的阴影中走出来。当然,中兴还有一些优势也是华为不具备的,比如相对更人性化的,更加稳固的,部分的背景,等等。未来几年, 只要中兴的策略得当,是完全有可能与、华 为、诺西等巨头一争天下的。
阅读(5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