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2647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5-18 00:42:00

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且很敏感。我也只是以一个“对房地产一窍不通”(但却对这个行业规则、潜规则充满好奇)的角色来抛出话题。欢迎“80后”出生 的同龄人们参与讨论,更欢迎房地产和经济学专家也来参与讨论: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057

也许是身在北京的缘故,我一直感觉:房于人,既不是“按需分配”,也非“按劳分配”。这背后的“游戏(潜)规则”,既简单,又复杂。

今年六月,由于项目紧张,几个同事和我搬到上 地附近一处不错的小区进行“封闭开发”。据我观察,这里一人占三五套房子的“专业房东”相当多;我的左邻右舍,许多都是空房。当然,这比我原来住过的回龙观、 天通苑要好很多了:那边几乎整栋整栋的空楼没人居住,但那些住房都已经被卖出很久了()。

就在三公里北的西二旗城铁旁,有一个“智学院”地下室(我刚到北京曾 经住过),大把的“80后”们拥挤着人均5平米不到的小隔间。其实我很理解这些“80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这是最容易被“信息不对称”剥削 (请不要认为任何雇佣关系都是剥削)的一个群体。相信他们来到这里,加入“北漂族”的行列,一定有自己的梦想。其实也到听很多这样的说法:“买不起房别来北京、上海混”。抛开那些借此大 搞“地域歧视”的一撮人,这提法确实有一定道理:13亿人要是人人都挤到北京来,估计大家一起玩完。

然而,目前我国“发达城市”数量实在有限,对于“满怀理想,渴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就的年轻人”来说,寻找一个大城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城 市,“信息不对称”毕竟少一点,从某种意义来说,弱势群体更有理由来大城市生活,以获知更多“游戏规则”(也包括“潜规则”)。阻碍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渠 道,实在是太可悲。况且,我坚信即便13亿人吃饱了撑得都冲进了大城市,没有能力、没有诚信的绝大多数也会自觉离开。就像老罗曾说,“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允许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流动呢?”我不敢保证“允许自由流动”之后不会有任何 麻烦,但至少以此衍生的“地域歧视”,甚至进一步上升为“人格歧视”,让我感到非常心痛。

我个人一直坚信,不管北京的房价多贵,如果真想来北京闯,千万不要受外界因素影响。不要放弃自己的权益,请大胆的离开你的家乡。

与此同时,我也很理解房产投机者(任何时代都有投机者,请不要带有感情色彩理解这个词语)的行为。我想,这些“专业房东”:大多是不得以如 此。如果给我100万闲钱,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也会去投机买空房“占位”。因为,如果我不买,我的财富就会“死去”。就像百度如果不发展SNS产品市 场、腾讯不从IM客户端进军Web,他们就要死掉一样。而那些给子女买房的行为更加可以理解:70年代出生适逢改革开放机遇的一批人,一方面饱尝了童年贫 困的痛苦,另一方面则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10-20年前做什么生意不发财)。因此于情于理,他们都会为自己的子女品名地谋取资源和生存空间。

话说回来:我们到底是否需要房子?房价是否只是泡沫呢?

投机者多了,房价肯定会“虚”。但目前的形式,恐怕不这么简单。很早的时候,我曾认为房价不 会继续涨,甚至会在一年内有所“崩盘”。现在看起来,这些离我们的期望都太遥远。这里有十三亿人。而为数不多的城市里更是集结 了大多数的人口。就算有“泡沫”,也是那种很难破的泡沫。道理很简单:人们需要房子。

其实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我们是否需要房子”:80年代的大学生刚毕业时,心理的需求虽低于整体社会水平,但由于环境的影响,我 敢肯定他们绝对比70年代的毕业生更关注“是否能买到房”;另一方面,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差异化继续增加,他们的确需要一个非常独立 的空间(家、房子)。我自己也有感触:当住过西二旗地下室之后,偶尔也会羡慕那些有自己家的人。毕竟,受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中国人骨子里喜欢在一个 地方待到老死为止。

说了这么多,用一段话概括一下我总结出的当前房价问题的“(潜)规则”:

“既得利益者”(中性词)疯狂地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资源(金钱、信息渠道、计划政策)将大量土地、房屋资源控制起来。然后,通过“局部垄断”,使得 房价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调。甚至,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夸大供需关系的严重性来激发“宁可卖血也要买房”的狂潮。与此同时,家庭倾力介入,使得80后的两极分化 更加严重:“80后”一代人在住房上的差距体现的淋漓尽致:要么本科没毕业就把房子买好;要么干个三、五年也觉得“买房”这事儿遥遥无期。

因此,“房价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注定是“80后”的一座大山。在最后,我想对所有奋斗者的同龄人们说:

  1. 提高生活效率,做到自信自谦,并铭记清华的一句老口号“祖国健康工作50年”;
  2. 改变观念,终生租房(关于租房的一些细节,可参考《北京租房攻略》) 也比当个“房奴”跳楼好,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同时说服你的伴侣、家人改变观念;(补充:如果你像西方人 那样,今天在北京发展,明天在武汉上班,那买房子有什么意义呢;Aw接:如果大多数人能这样想,那我们经济肯定能大有提高;问题是,中国人大多数不愿意折 腾)
  3. 如果你买房子纯粹是为了“投资”,那么可以忽视第二条
  4. 不管是自己住还是投资,去做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买卖,很可能会害人害己
  5. 尽量不要因“房价高”而抱怨“待遇低”,我认为这样会让职业状态进一步的偏离正轨;
  6. 不要因家庭出生的不平等而产生积怨和消极世界观,一来,“家族继承观念”完全符合情理,尤其是在中国,这已经是文化的一部分;更何况,差 距的存在其实能让你比他人更加强大
  7. 善于感恩的人,永远是强大的:真正强大的人,会为父母买房,而不会在步入社会后,还向父母索取(不 管父母是否担负得起)。
阅读(6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