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550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4-04 00:30:16

自动化强国之德国篇
---- 自动化强国系列专题之一
 
[导读]:德国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经济发达国家,其经济实力与经济发 展水平居欧洲共同体国家首位。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决定性部门,煤炭、发电量、汽车、船舶、机械、化纤、塑料、合成橡胶、硫酸、烧碱、钢铁等的产量,均居 世界前列。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机械、汽车、电气、化学工业,是工业的“四大支柱”,新兴的石油加工、电子,核能、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迅速。 [ ]



  德国概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 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020. 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 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 人口:8250.1万(2004年底)
· ·
· ·
· ·
· ·
· ·

  德国工业发展历程:


德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德国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化工生产国,年销售额达1420亿欧元。在德国约有 1,900家化工企业,445,000员工,占全欧化工工作岗位的三分之一,占全欧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因此,化工是德国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产业。
· ·
· ·
· ·
· ·
· ·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德国钢铁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33年,德国发明了固定式振动结晶器。80年代末,钢铁工业两大 前沿技术之一的接近最终产品形状的连铸技术是联邦德国发明的。二战中德国钢铁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战后,德国钢铁工业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及美国和英国的大力 帮助,钢产量于1949年超过法国,1955年超过英国排在美国和苏联之后,居世界第3位。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亚洲和其他新兴地区钢产量增速较快,因 此德国不再增加钢产量,多年来德国的钢产量一直保持在四千多万吨,但德国的优质钢和特钢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 ·
· ·
· ·
· ·
· ·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德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德国七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依赖于汽 车工业和相关产业。德国汽车以质量好、安全可靠而著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车坛享有盛誉,经久而不衰。2004年依靠不断创新和技术领 先及持之以恒的全球化战略,再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国内汽车生产连续第七年超过500万辆大关,巩固了其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德国汽车工业的 发展现状和特点代表了全球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 ·
· ·
· ·
· ·
· ·


德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德国是世界上电力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电力工业已相当发达。两德合并后 装机容量与年发电量均占世界第5位。德国电力工业的发电燃料构成以及工业的组织机构上正在进行调整和变化。发电燃料构成的调整是逐步减少核电和发展再生能 源,重点发展风力发电。
·
·
· ·
· ·
· ·
· ·


德国其它行业发展历程:
  德国传统的行业为钢铁、造船、采煤、纺织和化工等。汽车、电气工程、机器装备制造和信息产业是德国 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和机械仍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制药业、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研发和航空航天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
·
· ·
· ·
· ·
· ·



德国自动化企业介绍:[]
  工业控制在欧洲非常重要;它在 自动化工业中的份额远远高于北美和亚洲。自动化和控制是维持德国乃至全欧洲汽车和机械制造高品质的关键技术。一台机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电动和气动的控制方 法。如果它与前一个型号或其它机器相比必须具有优势,那么提高的地方将会是它的控制方式。








  编后:
  德国在成为工业化国家之前,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在它发展之初,并没有直接复制英国的发展道 路,即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而是直接发展重工业。它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基础薄弱,特别是人力资源基础。于是在19世纪初,派出了大量的科学家 和留学生到英国学习,掌握英国先进的技术。

  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德国开始了工业化大跃进。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的整体快速发 展。通过以采矿业为龙头的重工业带动下,充分利用重工业发展的优势,各产业部门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最早起步的工业国家。在这一时期,德国的电 气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这两个行业的工人总数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使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们在工 业中所占的比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钢铁产量,煤矿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贸易舰队,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世界头号化 工强国。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西德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 经济。并借助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加快恢复国民经济。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了战前1936年同一地区的水平,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的 2%。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在本世纪中第三次跃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只是到1968年被日本赶上,才退居第 三位。1962年赶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从联邦德国1949年建立直到1974年爆发经济危机从此陷入严重滞胀为止,联邦 德国经济持续了25年的高速增长。


  综合以上,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1、德国人是运用理论思维来实现科学发展的,大战略抓的很准:总结英国的发展经验,在工业化之初就确定直接走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英国是边采矿边铺路, 基础设施零散;而德国是先进行基础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让德国在很短的时间里赶超了英国的煤炭产量和钢铁产量。在二战结束不久,德国富有预见性地作出放弃 技术水平处于优势地位的煤化工,转向石油化工的果断决策。使得德国的化学工业在世界进入石油化工时代后依然处于强者和领导时代潮流的地位,为整个化学工业 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2、国家把科学技术视为强国之本,大力扶持科学研究,并直接控制科研大权,使科研为国家服务。通过创办技术院校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并重视发挥科技人员 的作用,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以生产促进科研。

  3、引进、消化和革新技术快,抓住化工和电气部门的技术革新,带动其它部门的技术进步。

  4、适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废除了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阅读(16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