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2455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3-30 00:32:37

作者:台湾郝明义    

中国  由我玩4年,无聊才看书
美国  只读兴趣书,何必进大学

  在中国,一试定终身,学生熬过了中学,考进一所大学,终于可以摆脱教科书与参考书的纠缠,有了 松一口气的机会。因此才有了大学university又有由你玩四年的别称。

  进了大学之后,许多人倒是有了充裕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去大学图书馆读一读自己在中学时没能接近的 书籍。大学固然也有教科书,但是广泛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名正言顺。

  至少我曾经这样以为,可事实告诉我:我的想法大错特错。

  早在2001年,有人针对台 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三个地区20岁以上的民众做过一次阅读调查。

  那次调查中有一个题目是 探寻大学生阅读的动机。调查发现,在阅读动机中,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这个原因普遍不受重视,大学生阶层因为无聊/打发时间而选择阅读的比例,远远 高于其他职业阶层。

  看了调查分析,美国一个朋友立刻写了封e-mail,以好奇的语气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大学生的阅 读动机里,有那么高成分的'个人兴趣?你们那里的大学生居然还可以为'无聊、打发时间而阅读?

   我也很好奇地反问他: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他回答:在美国,大学生教 授指定的读物都读不完,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更何况是为了无聊、打发时间,太不可思议了!”

  那时,我才认真地思 索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在阅读这件事上重点顺序为什么正好形成对比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

  中国的中学实行的是六年 学制,学生被老师塞了整整六年的教科书与考试用书。

  相对于中国学生,美国中学生的六年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相反,美国学生一旦决定要进大学,头一 两年必定是通识教育,接下来的主修课程才真正需要你进行 主修阅读。美国大学生脑子里有这样的观念:如果没有和专业课程相关的阅读,光是在图书馆看一些社会畅 销书籍,咱们何必要费尽心思进大学呢?

中国  书籍任我选,只读休闲书

美国  读书有专攻,让书选择我

  有一位美国作家生动地形容了美国年轻人的读书观。费迪曼在《一个年轻作家的读书经验》中写道:过了17岁以后(有的人会延后一两年)就是书来选你, 而不是你去选书了。你必须在某种限制之下去读书, 阅读成了一种计划,成了大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或成为获取某一种学识的工具……”

  可是中国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中却有太多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在中国,不知到底是大学生的幸运还是 不幸,我们的大学很少给学生阅读的压力。再加上大学生大 多由于高考考试分数的驱使,不是基于自己真正兴趣而选择大学的某个专业,所以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 已经注定欠缺主动积极求学意愿的命运。

  20世纪,大量的学科在新生、在分化、在细化。于是全世界的大学教育都在为学问的细化与窄化而苦恼,所 以美国大学教育立刻出了新招:大学头一两年必须 加强补充一些通识教育。实际上,中国大学生面临的学问细化与窄化的问题比美国严重多了。中国在20世纪里延续着近百年 来中学、西学之分,理科、文科之分, 许多年轻人即使进了大学,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牺牲者因为文理学院之间的阅读重点根本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文学院之间,中文系与外语系的阅读也基本谈不上 贯 通。

      
我接触过很多中国大学生,他们的老师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些问题,让学生放任自流,事实上,不少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列出满满当当的阅读书目,只 是没有几个学生会在一个学期内认认真真把这些书借来读完。

  如果你还在毫无压力地凭着个人兴趣选择看书,你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大学生了。至少,和你处于同 一年级的他们正在被有用的书填满。
阅读(65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