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2523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3-07 03:59:12

  前几天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条新闻:南方某一私立学校,其初一新生马某,因为难以适应住校的生活以及紧张的学校,其父母便为雇佣了三名保姆全天候为其服务。这三名保姆其中一名负责洗衣服及打扫卫生,另一名负责做饭,第三名负责补习功课以及代写作业。

新 闻一经传出,便招来议论纷纷。虽然马某父母的做法有些过火,让人不仅为之惊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和马某父母一样溺爱子女的 人又岂在少数。自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由于许多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于是许多独生子女从一出生便成为家人观注的焦点,集万千 宠爱于一身。特别是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越来越舒适、安逸了,许多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愉快顺利,能够健康的成长,便尽自己的所能为 其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这从父爱母爱的角度是值得理解的。但是有的父母对孩子则是无原则的爱,他们只重视孩子的生理和智力开发,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却不 重视,只要在学校读好书,一切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完成的事情,也由父母去代劳。从表面上看,这也许是抚育孩子成长过程中体现父母倍加疼爱的一种方式,结果 时间一长,这些孩子便成了家中的“小皇上”、“小公主”, 他们讲吃讲穿,不爱劳动;任性固执,爱发脾气;惟我独尊,娇气十足;意志脆弱,怕苦怕累。虽然学会了不少书本知识 ,却缺乏在社会上生活的本领和经验,一但是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要么寻求父母的帮助,让父母充当他们的保护伞;要么不堪一击,半途而废,一蹶不 振。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挫折是人的生命中不可避免、必然出现的组成部分。一个人要想取的得成功,成就一番事业,就必 须要经历挫折、接受磨练,就象一棵小苗只有久历风雨的考验,根才能扎的深,枝叶才能长的壮。如果拒决经历挫折,就等于将成功拒之于门外。而那些过分呵护孩 子的父母恰恰如此,他们的溺爱致使自己的子女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所以,家长越 保护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已成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他们心中最大的隐患。

许多人 已经感受到现在的孩子很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于是以挫折教育为主的各种夏令营热起来了:去旷野跋涉、到深山探险、调查农村人民的生活、寻访边远的 穷山村。这些活动对于帮助生活在富裕物质生活中的孩子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过高的估计这种教育方式 的作用,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只是暂时的,而且极易被孩子误认为只是一种户外活动,玩玩而已,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正确认识挫折,并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和抗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高方面的培养。

因 此,作为父母首先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爱而不溺,不仅要父母要大胆的放下“保护伞”,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舍得让孩子吃苦,让他们养成自 理的习惯,让孩子经常做一些家务劳动,同时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从小就体验必要的挫折,经历失败、吃到苦头,懂得生活的艰辛,以便有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生存能力去迎接未来的人生之路。

其次,作为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仅不要奚落他们,还要及时得引导、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笑对挫 折,并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胜挫折,一位妈妈在总结自己对五岁的儿子进行挫折教育的经验时说:“我的儿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遇到不如意的 事,也会抱怨,但我总是尽量引导他,比如有一次去爬山,刚走了一会儿,他就喊累,要求我背着他,对此我一边鼓励他再坚持一下就到了,一边拍拍他的肩膀,搂 住他,跟他讲讲话,转移他的注意力,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时遇见的行人见他这么小就敢爬山,纷纷投来赞扬的目光,表扬的话语不断。听到这些表扬,孩子爬山的 劲头越来越足了。爬到山顶后,孩子非常得高兴,不仅没有喊累,还非常自信得说还要一个人再走下山去。

挫折,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人生成长的必 经之路。作为父母,理应让自己的孩子在挫折这所大学校里经历磨难,接受锤炼。但是挫折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靠几件事就能见效的,应该在生活中 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耐挫折和抗挫折能力,最终孩子拥有强劲的翅膀,能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阅读(82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