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252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3-07 03:26:17

    前些天,读了几本毛主席的亲人和贴身警卫人员写的书,其中有《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李敏),《我的伯父毛岸英》(毛新宇),《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李 银桥)等。从中看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为人民,为信仰,无私奋斗的博大胸怀,和为父、为母的舐犊之情及教子之道。体会到,一位领袖父 亲真实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思想品质,深受教育。多日来,总想写点什麽,把毛泽东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教子之道启示给现在的年轻父母,让一代伟人博大、平和, 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影响当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独生子女的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使其重新审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但由于本人才疏学 浅,又不是毛泽东思想的专职研究员,不敢写这个题目,几次提起笔又放下,怕自己不足以准确地表达毛泽东教子之道的深刻内涵。但内心的冲动,终究驱使自己重 新又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点滴认识,哪怕给人以点点启示。
    毛泽东身为一国之君,一党之首,中国曾经的第一家庭的家长,以他热爱人民,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崇高身教和言教,教育子女做一个普通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和全国人民一道,“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他在自己的菜单上砍掉了最爱吃的“红烧肉”,也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过紧日子,以体察民 苦、民情。他要求子女,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风雨,见世面,锻炼自己,还把自己的大儿子毛岸英送到了抗美援朝战场的前线...大家知 道,从小就和妈妈杨开慧一起入狱,坐牢,幼小的心灵亲历妈妈被敌人杀害,后在上海流浪街头,受尽磨难的岸英,就牺牲在朝鲜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和其他志愿军 战士一样,他的遗体至今还埋葬在朝鲜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
    我们都是普通人,又处于和平年代,这里我们暂且不谈毛泽东送子到朝鲜战场的前线,也不谈他教育子女“严于律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从他要求子女 “在风浪中锻炼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要经风雨,见世面”这点看,当今社会,我们身边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现象,与毛泽东的教育观相比,相去甚远。近 乎于“包办”、“代替”。
    我们的独生子女以其“独”而宝贵。多有父母溺爱子女,“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 了”,从小凡事顺之,替其做事,代其受苦,为其处处遮风避雨,甚至遇事一手包办,为的是让其躲避磨难,“一顺百顺”。父母的“代替”和“包办”,不仅造成 了这些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懂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还甚至造就了不少“小公主”、“小皇帝”,他(她)们处 处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更不懂得温、良、恭、俭、让。这样的一群人长大后,就会贪图舒适和享乐,经不起风雨和磨难,缺乏爱心和责任感,不懂得付 出与委身,很难担起社会、家庭的重担。
    小时候,常听主席教导说,“赫鲁晓夫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以上谈到的这种教育现象,如果任其下去,真的有悖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所望,实际上这对子女是一种伤害。
    同样的舐犊情,同样的爱,一样的望子成龙,一样的疼。然而,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离毛泽东对其子女的教育相差多远?我们应从伟人毛泽东的身上,汲取什麽营养?是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的,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阅读(62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