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2642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2-06 00:22:15

《一家之说》前言
——转型时期的企业领导责任

 

 

周济谱博文:blog.sina.com.cn/zhoujipu 

 

在 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记得王东京教授曾将人类经济行为划分为四大原始类型:一是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既讲节约也讲效果,二是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只 讲节约不讲效果;三是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不讲节约只讲效果;四是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我认为,对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 企业来讲,最终大都可以归纳到“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一类,西方企业领导相对企业而言,是掌握着“无限的权力”,也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但对目前中国 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却又要另当别论。中国的企业残留着旧体制下的深深烙印,到今天仍然还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途中艰难跋涉。这一转轨过程可能还需 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彻底完成。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领导(主要是国企领导),一方面是在“花国家(而不是自己)的钱为国家(而不是自己)办事”,行使的 只是“有限的权力”;另一方面,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烈诉求又要求企业领导必须承担起“无限的责任”——要在经营管理中取得类似“用自己的钱为自己办 事”的经济效果。这是经济学上的一种矛盾现象,它同时也是中国现行体制下的一种高度统一。这就是中国国情!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的书店里、企业领导的案头都不乏管理学或领导学的专著。但十本中有八本是舶来品,是西方人在西方市场经济背景下写出来的,与中国国情出入较大,还有两本虽然是中国人写的  但也摆脱不了跟西方人当学徒的痕迹。这些“本本”很难抓住中国国情中最重要的内容——中国企业领导的切身体会。谈起来总感有些隔靴搔痒,或许还有些意犹未尽。

 

市 场是管理学或领导学成长的土壤。由于市场发育期的短暂,中国现阶段的企业领导大多是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出生于四、五、六十年代,在他们成长的最重要时期, 也就是在他们最需要接受充分教育的年龄段,甚至到了他们创业的过程中,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或领导学,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他们在邓小平“摸 论”和“猫论”的激励下,完全靠自身的摸爬滚打,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至拼出一份“家业”。但无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仍然只是 掌握着“有限的权力”,仍然要承担起“无限的责任”。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的红旗下,成熟于向市场转轨的新长征途中,对计划经济下的企业运作和由计划向市场 转轨条件下的企业运作都积累了大量而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说是深谙中国国情。正是由于他们身上管理学或领导学系统知识的欠缺,以及他们对现行体制下企业 经营管理经验的独到之处,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有的是创业家,却很少涌现出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正如王权社会中需要几代人努力才能造就出一代贵族的逻辑一 样,在中国,要想造就一大批货真价实的企业家,也必须付出一代至几代创业家努力的代价才有可能。所以我们今天谈到中国特色下的管理学或领导学课题时,作为 “一家之说”,谈得是否深入到位,可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汇入到了探讨“如何造就中国特色的企业家”这样一个庞大的主旨之中。

 

现行体制下的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要远比西方企业复杂和困难得多。大家知道,西方企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相对都较高,他们的机制好,不养懒人。西方企业的CEO面对的主要有两种人  第一种是懂经营会管理的;第二种是虽不懂经营但善于管理的。但中国的企业就不同了。我们的国有企业成立才几十年,经历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时间就更短了,管 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相对来讲比不上西方企业,并且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强调稳定,强调就业,强调人人有饭吃。在这种体制 下,中国企业的CEO所面对的管理对象除了上述两种人以外,还有第三种和第四种人:第三种是不懂经营又不懂管理的人(大约占到50%左右),这是依附于企 业生存的分子,社会主义养懒人嘛!这完全是旧体制所产生的后遗症。第四种是工作上没有责任心、只注重个人私利的人,这些人是国有企业独有的现象,他们的心 思基本上花在了写黑材料、告黑状、违规违纪、违法等上面,是企业中的捣蛋分子。因此,要搞好中国的企业,企业领导就必须要鼓励前两种人,将就第三种人,限 制和淘汰第四种人。请注意,我们说的“将就”和 “限制”都是向现实妥协!其实这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中国的企业领导绝不能象西方企业那样,在“线条文化”的特征下来管理员工,中国的企业领导除了要知 道西方的管理学知识以外,还要弄清楚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主动去理解和适应中国企业中无所不在的“圈儿文化”特征,做到凡事深思熟虑,处理工作能尽可能周 密、间接而含蓄,必要时还得讲究点儿模糊的领导艺术。中国企业的这种现状要求企业领导无论在明确领导任务、掌控领导方法,还是提高领导素质方面都必须尊重 现实,尊重中国国情,胸怀宽阔,从而富有创造性地搞好企业经营管理。

 

照 搬西方市场背景下的理论来管理中国的企业,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此路不通”。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由计划向市场跨越过程中的中国企业到底该怎么去 管理?“大转型”时代对中国的企业领导又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使得他们既要掌握好手中“有限的权力”,同时也要双肩扛起“无限的责任”?还有,如何正确看 待和处理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作为我个人,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已有30余年了, 具体操作过国企、民企和股份制上市公司,跨越过房地产业、工业、商业、金融、证券等多个行业,经历过从全民所有制向股份制改造的过渡、以及从计划体制向市 场体制转型的全过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或许还有不少牢骚,这些都在这本《一家之说》里部分的体现出来。如果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对回答上 述这些问题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不胜欣慰。


 

作者简介:

    周济谱,绰号华夏老人,吉林省四平人。现任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曾先后在商业、金融、投资、证券及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工作,有丰富的国有、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曾荣获全国第四届优秀青年企业家、国务院劳动(民族)模范等光荣称号,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曾著有《商诫》,《一家之说》(上下册),文学专集《失落的岁月》。
    本人个性较强,缺少迎合。谈起国企改革时经常口无遮拦,不畏强势,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阅读(8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