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244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0-20 02:38:37

——2001年马云妙语录

背景分析

从一开始,马云就强调团队凶猛的理念。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凶猛,马云也走了一些弯路。经历过MBA团队的教训后,马云非常强调团队的战斗力,他认为,互联网是4×100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为此,马云设计了每半年一次评估的策略,评估下来,虽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就是最后一个,非常对不起,你就得离开。在两个人和两百人之间,我只能选择对两个人残酷

行动指南

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核心是,如何让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中国人认为最好的团队是刘、关、张的团队,还有赵子龙、诸葛亮,这样的团队真是千年等一回

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唐僧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才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中中庸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这样的团队无疑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的团队更能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

这就是团队的精神,有了猪八戒才有了乐趣,有了沙和尚就有人担担子,少了谁也不可以,互补,相互支撑,关键时也会吵架,但价值观不变。我们要把公司做大、做好。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团队,在互联网低潮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往外跑,但我们是流失率最低的。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对创业公司而言,要想度过残酷的低潮期,就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也是马云推崇唐僧团队的出发点,唐僧团队的经历,就是在与残酷斗争。借用马云的话,一个人在黑暗中走,很恐怖,但是如果是十几个人,200多个人一起在黑暗中手拉手往前冲就什么都不怕。

行动指南

团队能使平凡的人作出不平凡的事。

我 们的策略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动作。东方人很聪明,东方企业很大的特点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东方人的企业只会老,不会大。西方企业的动作非常好, 西方企业人才、市场、资本的运作等水平是东方人要学习的。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向海外拓展,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开拓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让海外 人知道阿里巴巴,让海外人用阿里巴巴,把海外的买家先聚集起来,然后再打到国内来,这个策划定得不错。

我们当时在海外发展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我们不懂市场,就把世界上最好的市场人才请来;不懂技术,就把雅虎搜索的发明人吴炯请来;不懂财务,就把CFO蔡崇信请来;不懂管理,就把在亚太地区做过16年的高级总监请到阿里巴巴来管理这家公司。我们把最优秀的人才都请了来。

互联网公司那么多都不行了,为什么阿里巴巴还这么好?而且公司国际化做得还不错,怎么做的?我是CEO,中国人,杭州户口;CFO是台湾人,加拿大国籍;CTO美国国籍,COO是英国国籍;我们坚信,三个30几岁、一个52岁的组合,一定会让我们的团队非常稳定、团结。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早期,业内提到阿里巴巴,都会高度评价其团队。联众公司CEO鲍岳桥说:他有一批很能干的人。阿里巴巴的COO关明生在通用电气担任要职15年;CFO蔡崇信当初抛下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副总裁的职位,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首席技术官吴炯曾经是雅虎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技术的首席设计师。这些人在阿里巴巴刚刚起步的贫穷时期,被马云聚在了一起。马云拉拢他们靠的就是这种东方智慧,马云认为,做小企业成功靠经营,做中企业靠管理,做大企业靠做人。我不是让这帮人跟着我走,而是我跟着他们走。我每年向他们报告下一年度目标,这些报告里面的内容很多来自他们的提议。

行动指南

做小企业成功靠经营,做中企业靠管理,做大企业靠做人。经营、管理、做人,都是一个领导者不可缺少的修炼。

我自己有计划,我40岁时准备退休,准备回学校教书。

我喜欢当老师,我是一个好老师,我当老师比当CEO强多了,我把自己叫做首席教育官,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流思想,向他们学习。

人的一生有许多事可以做、可以贡献,为什么要在一个行业里待上10年呢?而且如果一个创始人总在公司里不走,会让许多年轻人失去机会,年轻人总比我要做得更好。

我相信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给新人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

当然我45岁时,可能做点新东西,现在还没想好,现在说也太早,接下去三四年,我要为阿里巴巴好好计划计划。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在一个团队里,年轻人是新鲜血液,也是未来的生力军。在阿里巴巴,马云把CEO重 新定义了一下,定义为首席教育官,向员工传达价值观、使命感等。马云在公司内部非常强调心态的训练,他认为,一个人再怎么能干,也强不过一帮很能干的人。 举个例子,少林派很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很厉害,而是因为整个门派都很厉害。所以,想做大事的年轻人,一定要有一颗善良宽容的真心去广交朋友。

行动指南

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给新人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

我们有个制度,把员工开除后三个月内你还可以再反聘,我们有人又回来了。

我们考核员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业绩,一个是价值观——群 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如果一个人业绩很好,但没有价值观,我们管他叫做野狗,这种人是一定要被踢出去的。 还有一种人,业绩虽然不好,但他的价值观非常好,我们叫小白兔,也要杀掉的。我们留下的人必须是业绩、价值观都好的人。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为什么要杀掉野狗野狗的业绩非常好,每年的销售可以做得很高,但是他根本不讲团队精神,不讲质量服务,这些人短期来看会很有用,但是长期来看,会对团队造成严重伤害。所以,要坚决杀掉。

为什么要杀掉小白兔小白兔的价值观很好,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在整个公司,他的业绩永远是不好的,这样的人,长期下来对团队也会造成伤害。所以,也要杀掉。

杰出的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有良好的业绩支持。不仅要讲理想,同时也要有很好的收入,否则都是空话。

行动指南

业绩和价值观要平衡,不能极左不能极右,必须共同前进。

去年一年,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但我们在人才发展方面却投入了几十万美元。

大部分网络公司现在都只是在盲目作战,并不知道如何去进攻,从哪里去突破,如何去训练组织他们的队伍。而在阿里巴巴,职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我告诉他们要了解客户,了解公司,用中国俗语说就是知己知彼

去年秋天,我们创建了公司内部的阿里学院”, 要求每个新员工必须参加学习,公司彻底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导他们。这样的话,三年之后,我们将拥有一个更为强大的平均年龄30岁的人才队伍。

——马云2002年接受《日经》杂志采访

背景分析

2002年,中国互联网被形容为风雨过后春又来,而电子商务则被称为是处女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马云在人才上的投资,的确显得鹤立鸡群。马云称之谓囤兵西子湖畔,在那里训练人马,训练团队,了解客户,了解市场。这一年,阿里巴巴员工达到1 300名,可能是今天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最多的公司。马云也多次强调,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他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是不会成长的。

行动指南

不能盲目作战,要知道如何去进攻,从哪里去突破,如何去训练组织自己的队伍。

2001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努力实现无人加班。

我们要求员工晚上7点之后全部离开公司。虽然公司这样规定,但是还有员工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10点才离开。为了能让大家尽早回家,我们还取消了晚餐,肚子饿了,就得自己去买。

同时我们对作息时间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早晨830分上班,如果迟到了,就麻烦了。公司调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公司由艰苦创业阶段开始转入强调工作效率的新阶段。

——马云2002年接受《日经》杂志采访

背景分析

20027月,一场在后来被称为是闹剧的招聘大跃进在全国展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主流媒体都刊登了一则同样的招聘启事:托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国软件业的巨型航母,急聘5 000名软件工程师。在当年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有人批评道:托普把自己的发展定为跨越式发展,托普是10年前由3个人5 000元起家,到2000年底,托普集团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0个亿,计划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 000个亿,股值1 500亿。但这种速成的发展模式最大的弊病在于缺乏沉淀和梳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云在这一年提出了强调效率理念,后来的历史记录了这两种理念的不同结局。

行动指南

激情、艰苦奋斗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持续性的增长是强调工作效率。

我认为公司里最大的财富是老员工,我的COO25年前从伦敦商学院毕业,在通用电气工作了16年,在BTR工作了6年,他的经验告诉我们,MBA必须和现实结合,必须有实践经验才能获得成功。

MBA不是职业经理人,我本人对职业经理人这个提法有很多很多的看法,包括我现在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也认为我们不需要经理人。

千兵易得,一将难求,MBA要培养的是一个领导人,中国有5 000年的文化,我们一直以人为本,如果把人抛弃了,纯粹是中国时代的一套肯定不行。大家可以想想,今天全世界这么多?com里,纯MBA建立起来的公司并不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

——马云在2002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可能因为一开始创业就遭受了招MBA带来的教训,马云一直对MBA意见颇多。有一次,马云甚至向商学院发飙:教授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但是你觉得商学院的客户是谁?是我们的这些企业和用人单位,企业的声音要听!

马云对MBA有一个比喻,可能是拖拉机里装了波音747的引擎,把拖拉机拆了还跑不起来。我希望MBA调整自己的期望值,MBA自认为是精英,精英在一起干不了什么事情,我跟MBA坐在一起,发现他们能用一年的时间讨论谁当CEO,而不是谁去做事。

行动指南

MBA不能只是务虚,而要务实地做事,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

是什么让阿里巴巴活了下来?是什么让阿里巴巴走到现在?我们把做的第一件大事比做毛泽东经过长征,来到了延安。接着首先要做延安整风运动,第二是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是南泥湾开荒。

整风是因为变化,我们整风是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对互联网的看法都不一样,对阿里巴巴的看法也不一样。如果有50个傻瓜为你工作,可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困难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聪明,当时在美国有很多的知名企业管理者到阿里巴巴做副总裁,各有己见,50个人方向不一致肯定是不行的。那时候简直像动物园一样,有些人特别能说,有些人不爱讲话。所以我们觉得整风运动最重要的是确定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标,确定我们的价值观。

阅读(4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