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2592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09-24 02:53:51

       [摘   要]通过深入剖析广西商业文化状况,探寻导致广西经济长期落后的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商业文化;农耕文明;广西经济;瓶颈

    从经济层次上看,广西具有两个方面非常好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二是政策优势:广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和边境地区开放政策。
   但是具有上述两大优势却经济至今仍然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后列。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上海、北京、 广东居前三位,广西排名倒数第八,仅排在海南、云南、青海、宁夏、贵州、甘肃、西藏之前。出现这种不相称的局面,我们必须深究其中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出切 实可行的对策来,从而加速广西的经济发展,跟上甚至超越发达地区。前人研究了许多也给出了很多原由,诸如:一直以来都是落后地区,底子薄;国家支持少,投 资少;处于战争前沿;人才缺乏;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原因确实极大阻碍了广西的经济发展,但我们认为这些并非是根本原因。 广西自古以来就缺乏浓厚的商业文化,我们认为这才是造成如今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我们必须要打破的瓶颈。
      一、商业文化及其内涵
   文化是一个极为丰富、范围极广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的象征,是社会所表现的一切生活活动的总称。它包括道(思想和价值体系)、器(物质体系)和行(人的 行为),世界的一切,除自然现象外,都包容在文化之中;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又对人进行培养和塑造。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可以分成三类:游牧文化、农耕 文化和商业文化。
  所谓商业文化,从微观上看,是指商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又可细分为商业制 度文化和商业观念文化。商业文化的内涵具体讲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商业的物质文化,它是商业企业的表层文化与直观形象,蕴涵在企业实现其商业行为的各种物质 条件中。二是商业的组织制度文化,它体现在商业企业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及劳动规章纪律中,对商业职工的影响极大;三是商业的观念文化,表现在商业企 业主体的整体素质上,如商业主体的价值观念、指导思想、伦理观念、知识结构、商业风尚、时代感觉、艺术修养、民族情感等。
  从宏观上看,商业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商业价值思想、观念、意识、氛围、习惯、伦理、式样等。宏观商业文化是微观商业文化的总体体现。
      二、从历史文化看广西的商业文化状况
       根据历史记载,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秦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 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代,苍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贸集市,合浦成为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乡出现定期 圩市;宋代,出现与交趾商人展开货物交换的搏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近现代发生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 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桂系军阀的崛起以及百色起义等。
  从广西的历史看,从来没有出现具有一定影响的商业历史事件或人物,也没有任何发达的商业经济时期,可以说广西非常缺乏商业文化。当然,广西的这种局面也因为受到我国整个大环境所影响而形成的。
   我国拥有悠久漫长的文明史,虽然我国的商业活动及商业文化约在公元前15-16世纪的夏、商时期就已出现,但是商业的地位并不高。秦汉时期的轻商政策和 贱商思想,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牢固的“重农抑商”理论,这种理论借助儒家学说“重义轻利”的思想垄断优势,几乎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为在两千年漫长 的封建时代中国商人的存在与发展造成了很不理想的环境。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外族的入侵,清廷也意图励精图治,发起“洋务运动”。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涉及到商业发展根本的社会结构的没有改变,这种“官督商办”的模式最终走向失败。
        建国后,经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逐渐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这个时候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商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貌合神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是在改革 开放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整个社会的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也正式承认了市场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广西经济也是从此时开始 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商业文化氛围相比以前才逐渐浓厚起来。特别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定期在南宁举办,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以及泛北部湾经济 合作构想的提出和深入推进等等大手笔都极大促进了广西商业文化的快速发展。
  然而以广西的现状来看,虽然当前商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 对比一下发达的省区,我们的成绩还是很渺小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我们整个广西的经济总量(GDP 4801.98亿元)比不上广州市(GDP 6068亿元)、深圳市(GDP 5684亿元)、苏州市(GDP 4820亿元)等一个城市的总量,而我们的人口是人家的几倍、十几倍。农耕文明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广西大多数人的脑袋里, 这严重制约着广西商业文化的发展,而商业文化的缺失又是广西从古到今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商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无论是国外还是我国,商业文化的发达都必然会推动当时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也必定比商业文化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发达。商业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做分析。
  (一)从宏观上看,社会资源配置影响商业发展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如果社会资源(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等)得到有效配置,社会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而浓厚的商业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导向作用,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近代的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属于海洋文明,商业文化浓厚,热衷于冒险和开拓,通过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工业、经济、军事迅速崛起。 近现代的美国,主要由欧洲人移民组成的国家,冒险和开拓精神比欧洲人更突出,通过西部开发,发展科技和贸易等,后来者居上,全面超越欧洲,迅速发展成世界 第一强国。我们的近邻——日本,它既无铁又无煤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小小岛国、资源贫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能在50年代到60 年代短短十多年中使经济腾飞,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华。这些国家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商业文化因素在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 明清时期晋商、徽商,虽然他们所处的省份山西、安徽与广西一样也是山多地少,贫穷落后,但山西人和安徽人却能够变不利条件成有利条件,从被迫“走西口”到 成为名垂千古的地域大商帮,冲破了历史文化的束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江苏省和浙江省,没有经济特区的政策,经济却得到惊人的发展,经 济综合竞争力仅排在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之后。但要知道上海从近代以来就是我国的商业中心;北京则是首都,拥有无与伦比的各种资源优势;而广东则拥有3 个经济特区,紧邻香港。探寻根源,商业文化的盛行和发达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经济上崛起的根本原因之一。江苏省以苏南为代表,从80年代的乡镇企业到如今的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都体现了其商业文化的发达;浙江省则是以温州为代表,私营经济、民营经济极其发达,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几乎就有温州 人,体现了浙江人的超凡商业意识和文化。可以看出,大环境的制约并不能成为商业文化不发展的借口,非常值得广西深思和反省。
  反观经济不发达的 国家和地区,如非洲的大多数国家,亚洲的印度、印尼、缅甸等,南美洲的巴西,我国西部地区等等,都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但经济却长期处于世界和地区的后 列。综观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整个历史,它们都不具有象西方国家那样发达的商业文化,缺少与世界商业贸易的往来,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从微观上看,商业文化左右着企业的发展
   现代经济是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现代企业的决策不仅是经济决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决策。这是因为消费者的行为除受经济因素制约外,主要受文化因素的制约, 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亚文化的制约则更明显,包括国度、民族、人种、阶级、阶层、职业等。企业的经济决策若脱离开文 化,就如盲人骑瞎马,非碰壁不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兴衰成败所起的作用越 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越来越突出。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长寿、基业常青之道。 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具有非常先进的企业文化,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举。
    四、采取对策
  众多的实践和例子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 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文化在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方面有着巨大的威力。它的作用,既是方向盘,又是粘合剂;既是青春焕发剂,又是无 声的命令;既是一种强大的热能,又是一种长寿之药,国家、地区、企业的存亡兴衰有赖于此。因此,广西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大作为,造福广西人民,必须 要有新思路、新思想、新作为,大力创造和培育新广西商业文化,打破长期以来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商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促进广西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
        (一)必须跳出广西看广西,以全国的视野、全球的视野看广西,才能有大作为
   要走向世界,必须先了解世界。因此不要困在广西发展广西,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到先进的国家,先进地区去经商、工作、就学,学习这些国家、地区的先进管理, 技术,观念,思想等;待他们学有所成或工作、创业有成就时,我们再利用亲情、乡情和爱国情怀鼓励他们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思想观念带 回广西,从而带动广西的商业文化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贫穷落后而固地自封,限制资本、人才的输出。我们本身不发达,管理、技术、思想 观念不先进,如果限制人们长期待在这样的地方,人的思想就会僵化,就会逐渐变得没有冒险、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那我们谈什么发展呢?到过先进的国家、 地区去经商、工作、就学的人,回到广西后,感觉就会有质的变化。
        (二)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冲击广西固有文化,近学深圳,远学美国
   鼓励更多的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员来广西工作、投资、创业,用他们的先进思想观念来同化广西原有的商业文化陋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定期召开和北部湾经济 区的建立是非常好的契机,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平台。如果北部湾经济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就再好不过了,但笔者认为不能有依赖心理,有没有国家的支持 都应该自己努力去创造机会,做得好了国家自然会大力支持。深圳和美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它们都是外来移民形成的城市或国家,而移民一般都是不安分守旧的、 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的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具有资本,就是具有技术或者拥有某种特殊才能的高层次人员,由这些人员组成的社会并由此形成的开拓进取的 文化,其经济必然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回顾一下深圳和美国的发展历史,我们就应该懂得其中的奥秘,不必在此多做阐述。所以,广西应该培育那种兼收并蓄的 博大胸怀,张开双手热烈欢迎外来先进文化。
        (三)广西要想崛起,必须彻底根除阻碍商业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和我国现有体制的束缚是影响我国和广西商业环境的两个主要因素。
  传统文化对商业最致命的影响就是农耕文明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农耕文明是内敛、含蓄的,追求的是一种稳定安逸的生活模式。
   现有体制是对商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拥有很大的权限,社会结构呈现“大政府、小国民”的特征。尽管我们不断推行政治体制改 革,不断转换政府职能,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力度之大是任何西方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法制建设滞后,进一步造成商业发展空间 局促,发展道路畸形。
  如果上述两大因素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广西商业文化,广西的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迅速发展。广西濒临北部湾,拥有广阔 的海洋,理应具有发达的外向型商业文化,从而带动广西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积极改变观念,创新发展。
    五、结束语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广西的经济要想取得突破,赶上先进地区,摆脱落后局面,必须寻找到我们的“病根”在哪,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来铲除“病 根”,从而使广西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商业文化的缺失就是我们的“病根”之一,如何铲除这一“病根”是我们当前应该及时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4.1.
       [3]冯国超.世界通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11.
       [4](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作者简介]杨新海(1974-),广西贵港市人,广西大学商学院 2005级在读MBA,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肖勤雨(1975-),湖南邵东人, 广西大学商学院 2005级在读MBA,研究方向:企业诊断;赵先界(1967-),湖北枝江人, 广西大学商学院 2005级在读MBA,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阅读(119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