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64808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07-18 01:54:35

  关系是战斗力、资源。与同事保持信赖的关系,就可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在这里面,同事相互尊重、帮助及支持,就能激发工作热情,发挥聪明才智,培养自主精神与能动态度,更能拥有愉悦的工作心情。这正如卡耐基所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同级管理观就犹如汽车的方向盘。好的同级管理观,宛如一把利剑,削掉了“成见”,创建了和谐;让心贴得更近,让手拉得更紧,让共谋发展的氛围更浓。

  “顾全大局,宽以待人”。在于创造“快乐工作,快乐成功”的环境。让大家享受工作的轻松与愉快、固化了“大局”的思想、修炼“宽容”的品质。

一、顾全大局

  智者说:“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权衡轻重,权衡利害,趋利避害。这是“大局意识”的体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识大体、顾大局,才能立住脚跟,获得支持,成就大业。

  要赢得人心就要讲大局、懂大局和谋大局,紧密团结在领导周边;想问题、办事情,都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切从大局出发。

  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表现。有了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意识,才能借团队之力,迎来成功女神的微笑,才不会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破坏组织和谐、损害集体利益。如果私心太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你争我斗,这增加了组织内耗,使组织在解决内耗中耽误发展良机,更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使自己在郁闷、痛苦与难过中度过每天,错失良机,贻误发展。

  (一)心怀大义

  理学家朱熹曾说:“仁主于爱,义主于敬”。“义”是合乎公益或正义的,也即“事之宜”。它是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先哲圣贤看来,为朋友的“义”是小义,为集体的“ 义”才是大义。大义者,深明大义,总揽全局,一切从大局出发,善待一切周边的人,表现着非凡的耐力与胸怀。这是成功者的行为特质。只要心怀大义,就时常以集体为重、着眼大局;在维护集体利益中,赢得信赖,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力。如果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舍义取利,破坏团结,那么,这表面上好像取得了一些好处,实际上却损害了自身的信誉与形象,甚至断了自己的发展后路。
  有义为荣,背义为辱。任何组织都应创造“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氛围,让大家和睦共处,相互依存,共赴目标;坚决反对个人自私自利,各自为政,及尔诈我虞,勾心斗角,刀光剑影的丑陋行为。

  (二)一切从大局出发

  着眼大局,才有出路;贴近大局,才有结合点;服务大局,才有作为。

  站在大局这个高度去想问题、做事情,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关注,形成合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把事业推向前进。否则,就会在细枝末节之中迷失方向,非但磕磕绊绊,举步维艰,而且人心向背,惨败无疑。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会导致“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局。因此,想问题,做工作,都要树立组织一盘棋的思想,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为大局考虑,一切围绕大局办事,形成同心同德、精诚合作、心齐气顺的和谐局面。

  工作之要,贵在落实;空谈误事,实干成事。当今组织都把团队建设列为战略层面。譬如八维集团,它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与思路,总揽全局,去发展教育、服务社会大局。更要求八维人放眼未来、胸怀全局,一切行为都要从大众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八维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大局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共建和谐共进的环境;避免被小局、小利、眼前的利益遮住双眼,破坏和谐的氛围,阻碍长足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大局着想,从大局出发,和大家一起努力,合力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二、宽以待人

  大学者薛碹曰:“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这一语道破了“宽以待人”的重要意义。缺少“宽以待人”的品质,就会一不如意就睚眦怒视、反唇相讥。

  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以宽宏大度的量度去对待别人,是美德、风度及境界。

  人生之路需宽以待人,成功之路需宽以待人。宽以待人,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能缓解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留下转折退让的余地;能化干戈为玉帛,使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多的机会。她就是人际的润滑剂,就是成功的铺路石。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宽以待人”并等于软弱,而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成功者视“宽以待人”为心灵的净化、立身的根本;从不因大事小事而计较,从不为个人好恶论亲疏,而是一如既往地去追求“和谐发展”的境地。希望人人都能忍受各种误解与委屈,毫无怨恨之心;永远体谅别人,理解他人,不苟求他人,不算计他人,大家和睦共处,携手共进。

  (一)包容他人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成。多原谅一次人,就能多一份福;多争一次强,就会多一份祸。比天空更宽阔的是心灵,因为心灵能包容人间万物。拥有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气度,就能使自己心理轻松,威信与魅力倍增,以及排除消极干扰,愉快地面对人生,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领导的重视与赏识,以及让他人敬重与倾慕自己的人品,并喜欢与自己交往、合作。相反,如果只看他人的短处,不见他人的长处,或者看谁都有毛病,看谁都不行,那么,就会“孤家寡人”。

  只有善于“包容他人”,才能创造宽松的环境,形成民主的气氛。这样,组织才有生气与活力。常怀一颗包容的心,在一起共事过程中,不应过分地要求他人,应允许他人存在缺点。给他人空间,让他去包容自己得缺点;给他人时间,让他去改进自己的缺点;给他人机会,让他屏蔽自己的缺点。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就不要一味批评他人的缺点,一味评论他人的缺点,一味宣传他人的缺点,一味抓住他人的缺点不放。

  (二)与人为善

  心明如镜,上善若水,与人为善天地宽。哲人说:“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从善如登,一步一步走去,心旷神怡,天清气爽;从恶如崩,一铲一铲挖去,眼昏神迷,陷入深渊。

  “与人为善”,是一种豁达的胸怀、一种心灵的沟通、一种高尚的人品。它表达了成功者对自身和谐、人际和谐的理解和向往。因为与人为善,既享受了施惠与人的快乐,又获得了人品的升华。反之,与人为恶,则会四面楚歌,如入炼狱,如坠火海,终将一事无成。因此,“与人为善”,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我;是助人成长,也是完善自我;是让他人快乐,也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阅读(94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