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56901
  • 博文数量: 102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11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29 16: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2)

文章存档

2014年(10)

2011年(1)

2008年(2)

2007年(89)

我的朋友

分类: C/C++

2007-09-17 11:40:07

试题1

分别给出BOOLintfloat,指针变量 零值比较的 if 语句(假设变量名为var)?

解答:

   BOOL型变量:if(!var)

   int型变量: if(var==0)

 float型变量:

   const float EPSINON = 0.00001;

   if ((x >= - EPSINON) && (x <= EPSINON)

  指针变量:  if(var==NULL)

剖析:

考查对0值判断的内功BOOL型变量的0判断完全可以写成if(var==0),而int型变量也可以写成if(!var),指针变量的判断也可以写成if(!var),上述写法虽然程序都能正确运行,但是未能清晰地表达程序的意思。

一般的,如果想让if判断一个变量的,应直接使用if(var)if(!var),表明其为逻辑判断;如果用if判断一个数值型变量(shortintlong),应该用if(var==0),表明是与0进行数值上的比较;而判断指针则适宜用if(var==NULL),这是一种很好的编程习惯。

浮点型变量并不精确,所以不可将float变量用“==”=”与数字比较,应该设法转化成“>=”“<=”形式。如果写成if (x == 0.0),则判为错,得0分。

 

试题2:以下为Windows NT下的32C++程序,请计算sizeof的值

 

void Func ( char str[100] )
{
 sizeof( str ) = ?
}

void *p = malloc( 100 );
sizeof ( p ) = ?

 

解答:

sizeof( str ) = 4
sizeof ( p ) = 4

 

剖析:

Func ( char str[100] )函数中数组名作为函数形参时,在函数体内,数组名失去了本身的内涵,仅仅只是一个指针;在失去其内涵的同时,它还失去了其常量特性,可以作自增、自减等操作,可以被修改。

数组名的本质如下:

1)数组名指代一种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就是数组,例如:

char str[10];
cout << sizeof(str) << endl;

 输出结果为10str指代数据结构char[10]

2)数组名可以转换为指向其指代实体的指针,而且是一个指针常量,不能作自增、自减等操作,不能被修改;

char str[10];
str++; //
编译出错,提示str不是左值 

 

3)数组名作为函数形参时,沦为普通指针。

  Windows NT 32位平台下,指针的长度(占用内存的大小)为4字节,故sizeof( str )

sizeof ( p ) 都为4

 

试题3:写一个标准MIN,这个宏输入两个参数并返回较小的一个。另外,当你写下面

的代码时会发生什么事?

least = MIN(*p++, b);

 

解答: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MIN(*p++, b)会产生宏的副作用

剖析:

这个面试题主要考查面试者对宏定义的使用,宏定义可以实现类似于函数的功能,但是它终归不是函数,而宏定义中括弧中的参数也不是真的参数,在宏展开的时候对参数进行的是一对一的替换。程序员对宏定义的使用要非常小心,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1)谨慎地将宏定义中的参数和整个宏用用括弧括起来。所以,严格地讲,下述解答: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

都应判0分;

2)防止宏的副作用。

 宏定义#define MIN(A,B) ((A) <= (B) ? (A) : (B))MIN(*p++, b)的作用结果是:

((*p++) <= (b) ? (*p++) : (*p++))

这个表达式会产生副作用,指针p会作三次++自增操作。

除此之外,另一个应该判0分的解答是: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这个解答在宏定义的后面加“;”,显示编写者对宏的概念模糊不清,只能被无情地判0分并被面试官淘汰。

 

试题4:为什么标准头文件都有类似以下的结构?

#ifndef __INCvxWorksh
#define __INCvxWorks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 __INCvxWorksh */

 

解答:

头文件中的编译宏

 

#ifndef __INCvxWorksh
#define
 __INCvxWorksh
#endif

 

的作用是防止被重复引用。

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C++支持函数重载,而过程式语言C则不支持。函数被C++编译后在symbol库中的名字与C语言的不同。例如,假设某个函数的原型为:

 

void foo(int x, int y);

 

该函数被C编译器编译后在symbol库中的名字为_foo,而C++编译器则会产生像_foo_int_int之类的名字。_foo_int_int这样的名字包含了函数名和函数参数数量及类型信息,C++就是考这种机制来实现函数重载的。

为了实现CC++的混合编程,C++提供了C连接交换指定符号extern "C"来解决名字匹配问题,函数声明前加上extern "C"后,则编译器就会按照C语言的方式将该函数编译为_foo,这样C语言中就可以调用C++的函数了。

阅读(143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