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56926
  • 博文数量: 102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11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29 16: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2)

文章存档

2014年(10)

2011年(1)

2008年(2)

2007年(89)

我的朋友

分类:

2007-07-16 19:20:38

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了卓绝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
    这个故事中所说的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就是现在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重大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最早提出并记叙这个数学问题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题目。这道“物不知数”的题目是这样的:
   “今有一些物不知其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则最后还剩二个;如果五个五个地去数它,则最后还剩三个;如果七个七个地去数它,则最后也剩二个。问:这些物一共有多少?”
    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求这样一个数,使它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孙子算经》给出了这道题目的解法和答案,用算式表示即为:
              70×2+21×3+15×2-105×2=23
 
用现代的数学术语来说,这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稍懂代数的读者都知道:
      N≡2(mod3)≡3(mod5)≡2(mod7)
 
《孙子算经》实际上是给出了这类一次同余式组N≡R1(mod3)≡R2(mod5)≡R3(mod7)的一般解:
     N=70R1+21R2+15R3-105P(P为正整数)
 
其中70、21、15和105这四个数是关键,所以后来的数学家把这种解法编成了如下的一首诗歌以便于记诵:
                 “三人同行七十(70)稀,
                   五树梅花二一(21)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15),
                   除百零五(105)便得知。”
《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甚至用试猜的方法也能求得,所以尚没有上升到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的高度。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在他的《数书九章》(见图1一7一1)中提出了一个数学方法“大衍求一术”,系统地论述了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
     秦九韶为什么要把他的这一套计算程序和基本原理称为“大衍求一术”呢?这是因为其计算程序的核心问题是要“求一”。所谓“求一”,通俗他说,就是求“一个数的多少倍除以另一个数,所得的余数为一”。那么为什么要“求一”呢?我们可以从“物不知数”题的几个关键数字70、21、15中找到如下的规律:
                   70=2×5×7≡1(mod3)
                   21=3×7≡1(mod5)
                   15=3×5≡1(mod7)
其中70是5和7的倍数,但被3除余1;21是3和7的倍数,但被5除余1;15是3和5的倍数,但被7除余1,任何一个一次同余式组,只要根据这个规律求出那几个关键数字,那么这个一次同余式组就不难解出了。为此,秦九韶提出了乘率、定数、衍母、衍数等一系列数学概念,并详细叙述了“大衍求一术”的完整过程。(由于解法过于繁细,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参阅有关书籍。)直到此时,由《孙子算经》“物不知数”题开创的一次同余式问题,才真正得到了一个普遍的解法,才真正上升到了
“中国剩余定理”的高度。
    从《孙子算经》到秦九韶《数书九章》对一次同余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在19世纪中期开始受到西方数学界的重视。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向欧洲介绍了《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和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1876年,德国人马蒂生指出,中国的这一解法与西方19世纪高斯《算术探究》中关于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完全一致。从此,中国古代数学的这一创造逐渐受到世界学者的瞩目,并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正式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阅读(84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