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项目管理
2010-08-18 13:10:15
近两年做的架构设计,比较务实,努力让方案可较快实现,适应部门有限开发的能力,在这个方向上,用了些取巧的办法,来绕开障碍。总是舍弃技术上来说最完美的目标,衡量着研发上的投入产出比,设定性价比高的较小的目标,躲避技术上的挑战。越来越多放弃了对完美技术的偏执,自己心里还感觉不错。仿佛自己成熟起来了,是成功适应公司以财为主的文化。
直到今天,我突然觉得,这件事情里面透着一股悲哀。---有一利,必有一弊;多一欲,也多一蔽。
这难道不是一种浮躁。我一直劝人学习编程,不要急功近利,不求速成,要下笨功夫,在钝处使劲,专攻一些够分量的难题,精一而通百,登一高处而众山皆小。难道我这样做设计,不是急功近利。说是务实,实是浮躁。一个浮躁的追求短期利润的公司,养成我这种浮躁的人。
过度务虚,像是那种学院派的计算机老学究,研究着脱离实际的理论,说着能唬人但自己也许都犯嘀咕的长篇大论;或是在IT商业领域,不断炒作新的有其名无其实的新概念,是一种浮躁。我这种设计上过度务实,着眼于寻求简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浮躁。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我只着眼于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本着够用就好的原则,质量上追求上也衡量投资产出比,我得到了一个简单而完美的方案,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一个说好不好但能用的产品。可是然后呢,除了解决了眼前的具体问题,我们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而如果不这样做呢,我们技术上的热情,渴忘最大挑战,可以把眼前的具体问题最大化,一般化,如果能解决这个最大化,一般化的问题,并且追求质量上的极限。我们得到的不只是眼前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案,而是得到了一个更通用的方案,得到一个质量更高,也许是一把新的能到处披荆斩棘利剑,或是产生本来与此问题无关的副产品。并且,完成更艰难的任务,我们队伍升级也更大,得到的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提高,杀十个小妖不如杀一个大怪。这样做,许会因为目标太大,我们最终失败了,我们也可能得到许多的副产品,我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而且,软件开发,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如果不让眼前的实际问题限制的创意,开发人员的创作性,能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样,也许就能得到一个新的产品创意也说不定。不切实际的远大目标,能让你走的更远,即便你失败了,没有找到达理想的终点。可是,走这么远的路,肯定能看到更多,捡拾起更多。
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做?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么难得事情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总是这样来问自己,放弃了许多想做的事情。可是,一个事情的最终意义,也许会超过我们能理解的范围。如果,我们开发人员不那么聪明,而是随兴而为,就是为了寻求挑战,就是在研发之路上寻求快乐。我们说不定最终发现,一个不起眼的绳子那头绑着一个巨大的宝石。
一个技术的公司或部门,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敢投资做一些尝试性的研发。一个研发人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尝试随兴而为,选择一个大目标去挑战一下。Linux之父Linus说:Just For Fun。
可惜,我所在的部门不是一个敢这么做的部门,部门在整个公司的以财为主的策略指导下,难免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