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逐步清空引导区的试验,很难得,因为很少有机会可以做——谁没事儿清空引导区玩儿?
看书看腻了,想亲眼看看引导区和它的作用,就做了这个实验。
引导扇区总共512字节(Bytes),是硬盘上的第一个扇区。
(即使你把硬盘倒过来放着,它也是第一个扇区,因为读的时候,总是从这个开始读的)
由三个部分组成:
MBR(主引导记录) 446 Bytes
DPT(分区表) 64 Bytes
BRID(鸟) 2 Bytes
注:开玩笑的,BRID是结束标记。
实验:
步骤1:清空MBR,验证MBR是446字节。
dd if=/dev/zero of=/dev/hdb bs=446 count=1
效果:开机不能引导系统,也没有任何显示,但通过LiveCD可以读取分区。
步骤2:清空整个引导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DPT被破坏,所有数据应该都已丢失
(当然,由于没有被低格,文件数据肯定还在硬盘上,被破坏的只是索引,就像“删除”这个概念一样)
dd if=/dev/zero of=/dev/hdb bs=512 count=1
效果:开机显示无法找到操作系统,用LiveCD无法找到分区。
附记:DPT中的数据格式(仅以其中一个分区为例)
80 01 01 00 0B 3F FF 00 3F 00 00 00 81 4F 2F 00
80 |
01 |
01 |
00 |
0B |
3F |
FF |
00 |
3F 00 00 00 |
81 4F 2F 00 |
80为可引导 00不可引导 |
分区起始 磁头 |
分区起始 柱面 |
分区起始 扇区 |
分区类型 |
分区结束 磁头 |
分区结束 柱面 |
分区结束 扇区 |
该分区前的扇区总数 |
该分区的扇区总数 |
阅读(1277)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