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2851
  • 博文数量: 46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4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2-15 03: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6)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4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3-05 20:46:2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当事人并不能洞悉所处环境的真相,相反,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可能会看得比较清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电影电视的时候,总是会替其中的人物着急的原因,我们看他们是那么笨,明明是很简单的道理弄不明白,明明是一个坏人却看不出来,以致于常常会被人欺骗,陷入困境。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有些人表示担忧,也有人表示乐观。或许我们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内行的门道教诲吸收之,外行的热闹一笑而过!那么老外眼中的中国经济又如何呢?或许他们的看法会给我们启发,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现状以及未来】(笔者语) 


下面是引自《参考消息》的一则报道。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9月19日文章】题:格林斯潘惊异于中国的繁荣新景象(作者  马库斯) 

    你不会觉得艾伦·格林斯潘是个活泼的人,他的气质常常过于忧郁。于是,当他与安·兰德在后者的纽约沙龙里讨论天下大事时,兰德戏称他是“在殡仪馆干活”。 

    外表是会骗人的。在他新才出版的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里,格林斯潘表现得如同一位美国式的乐观主义者。他深信:虽然遇到重重困难,美国的前途依然光明。 

    像许多造访过中国的人那样,格林斯潘对自1978年邓小平启动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化留有深刻印象,甚至感到大吃一惊。中国人看着自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改革期间增长了8倍。中国的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70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7%。但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 

    格林斯潘认为,中国的经济前途正受到威胁,因为它缺乏一些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在保障着美国经济的持久繁荣,比如稳固的财产权与支持这种权利的民主体制。他写道:“财产权不只需要一部法律,还需要能执行法律的行政与司法体制。在这方面,中国是落后的。” 

    这一点很重要。首先,外国投资者有时发现他们带到合资厂的技术会神秘出现在隔壁的中国工厂里。 

    对中国人来说,这一问题的影响更为严重。格林斯潘注意到,虽然改革持续了近30年,中国农民依然不能拥有其耕种的土地。他们能租到土地,把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无法买卖土地,也不能通过抵押土地来获得贷款。 

    由于缺乏资本渠道,数亿农民陷于贫困的泥沼。格林斯潘写道:“如果赋予农民其土地的法定所有权,就可以极大的缩小城市于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格林斯潘还担心中国的其它问题。一是价值被低估的人民币,以及因急剧增加而“极易引发通胀”的货币供应量。二是“尚未成熟”的银行体系。银行债务由政府来担保,银行对经济变化的反应极其迟钝。中国的银行并未像西方银行那样把贷款决策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而是将钱借给得到政府支持的项目和企业,结果造成大量“不良投资”。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问题拥有一个共同的深层次原因:缺乏坚实的、受民主保障的法治环境。 
阅读(4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