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5674
  • 博文数量: 17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07:1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

2007年(15)

我的朋友

分类: C/C++

2007-03-30 18:14:45

原文地址:。译文发表于《程序员》2007.2。 

作者介绍

Scott MeyersC++顶级权威之一,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发表有畅销的Effective C++系列图书(《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和《Effective STL》),设计了创新型的Effective C++ CDAddison WesleyEffec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Series顾问编辑,The C++ Source ()咨询板块专家。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他的网站是 

 

C++是一门技术,而其背后支持它的是人——这些人发明、完善、繁荣和应用技术。本周,我将介绍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五位C++大师。

本周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拥有巨大的公众影响力。这些“公众人物”(抱歉,都是男性,不过我也没办法)能对很多人产生直接影响。受你影响的人越多,你自然就越重要。

不过,在系列的开篇文章里我也提到过,我是一个C++局外人。可能还有一些在台前幕后对C++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不为我知。Stroustrup或许只是为众多技术工作者代言,标准委员也可能是替代一些不愿抛头露面团体做前台表演。如果是这样,那他们还真的达到目的了:我不知道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名单上。

另外,我对入选者还有两点要求:(1)应该长期从事C++工作;(2)现在仍在为C++工作。重要的人很多,但最重要的人应该是长期而持续为C++做出贡献,并且直到现在仍在努力。

好了,现在公布我的名单,以较之新闻组文章更正式发表物(当然,这肯定比他们实际开始C++工作的时间晚,因为任何成果在产生影响力前都需要一个周期)的时间为序。在此,我仍然限制为五个名额,没有并列,也没有荣誉奖。因为我这是品活人而不是评静物,难度很大啊。规矩就是规矩,我必须要坚持。

 

Bjarne Stroustrup~bs/homepage.html),1985年至今。嗯,怎么说呢,他是C++发明人,并编写了第一个编译器,还撰写了大量文章和图书(参见~bs/papers.html),积极参与C++的普及与标准化工作,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最近的)和,合作者)研究项目)。本来,Stroustrup很多年前就可以退休了,躺在无数的赞誉声里懒洋洋地晒太阳。但他却选择了继续他30年前就开始的研究工作,这是对现代C++(最开始叫“C with Classes”)发展的巨大贡献。尽管我无意评比名单入选人孰轻孰重,但很难想象C++领域里还有谁比发明、最初实现,然后又引导它融入现代软件开发的人更为重要。

 

Andrew Koenig),1988年至今。Andrew Koenig应该是绝无仅有、即便没有撰写任何C++文章和图书也能进入这个名单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C++内部权威,这一点因其写作历史而少为人知。他撰写过两本C++图书(与Barbara Moo合作。译者注:MooKoenig夫人)、一本C图书(我没打算用这个为他在C++上加分,但即使这样,他仍然……)和大量专栏文章(可参看其主页上的介绍)。

不过,Koenig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别人对他的提及率,特别是在C++标准化方面。他一直是引导公众认识STL重要性的践行者,并带领Alexander Stepanov(译者注:原Compaq首席科学家,现Adobe首席科学家,STL之父)将STL引入C++标准。

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听到或读到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类似这样的话了:“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但Andrew指出……”,“那的确是个问题,不过Andrew建议……”。事实上据我所知,Koenig是唯一被以其名字命名C++语言特性的人——在标准化工作中,人们发现命名空间相关的名字搜索规范有时会导致编译失败,比如:

 

std::cout << someObject;

 

Koenig对此提出了修改意见,这就是后来的“Koenig lookup[注释1]。在标准中,此规范的官方名称是ADLargument-dependent lookup),但《Standard》对其的详细描述,则是“[basic.lookup.koenig]”(如果你一定要知道出处,那我告诉你,3.4.2小节)。

 

Scott Meyers),1991年至今。同样,我必须拿出真凭实据说明我的重要性,而不是靠主观臆断。我会尽量保持客观,用大量事实证明我在C++世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或许是一个伤痕。我写过3本书(像我妻子那样不算再版,如果算上再版,就是6本),发行量都很大。我还撰写过近50篇有关C++及其应用的专栏文章,并且这些年来,我还在不少会议和开发者大会上做过报告。我公布的很多技术规范也成了C++最佳编程实践的一部分[注释2],不少厂商提供的“lint-likeC++检测工具都支持我的规范,它们常常将我的规范作为指导意见。

显然,我在C++标准工作中也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嗯,别误会(译者注:他并没有正式从事C++标准工作,具体可见http://blog.csdn.net/lxpbuaa/archive/2006/11/09/1375988.aspx中他对自

阅读(106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