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业界
2007-03-01 18:10:28
“天下大势,盛极必衰。”对于在中国手机芯片市场如日中天的联发科(MTK),德信无线的一位高管如此说道。由于国内市场继续恶化,3G手机和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手机企业避风港,依赖于2G手机和中国市场的MTK神话可能在1~2年后破灭。3G时代,手机企业竞争力将回归研发和制造,同时,原本和平相处的OEM、ODM和EMS可能会混战。而MTK则强调,至少在中国和印度,2.5G/2.75G市场还会维持很久。
一份出自美林(Merrill Lynch)的报告显示,自2005年第四季开始,联发科就开始主导中国手机基带芯片市场,2006年MTK占据中国手机基带芯片市场40%的份额,预计2007年MTK仍将保持市场领导地位。MTK成功的秘诀已经是众所周知,即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s),颠覆了原来的游戏规则。
Total Solution近期在3G手机市场难以作为
不过,对于MTK神话,中国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之一德信无线的一位高管笑道:“天下大势,盛极必衰。”他认为,MTK全面解决方案模式的成功是基于2G手机技术十分成熟,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仍存在很高技术门槛的3G手机,3G手机将带来新一轮的洗牌。目前MTK还没有推出3G手机芯片,随着3G手机市场起飞,MTK神话可能在1~2年后破灭。
作为手机设计公司,德信无线也是MTK全面解决方案的受害者之一。水清木华电信研究总监沈子信表示,在MTK全面解决方案出现前,从芯片平台到手机,还有很多技术工作要做,手机制造商需要设计公司进行系统整合、调试和MMI设计等工作。但随着MTK提供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就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手机设计公司做了,只有应用软件设计和外观设计(ID/MD),而外观设计也并不一定是手机设计公司的专长。MTK方案的盛行,代表和加剧了国内2G手机市场的商品化。。沈子信表示:“这是市场发展必然的结果,手机的商品化,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MTK的全面解决方案促使研发成本下降,让品牌厂商抛开设计公司,产业链变短,必然会成功。”
德信无线的这位高管也坦承,MTK缩短了产业链,把设计公司的空间压缩了。他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表示,联发科是赶在了2G/2.5G市场及其成熟、3G还没有起来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次机会。一是它本身的行为是缩短了产业链,二是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他解释说:“2G时代太漫长了,2G技术太成熟了,硬件平台已经及其成熟了,协议栈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以后,也很成熟了。正是因为2G成熟了,MTK才有机会整合(提供高度集成的全面解决方案),所以MTK一个方案搞定以后,都不用测了,到哪里去打电话都没有问题。”
但他不认为MTK模式在3G时代行得通。他解释说,一是3G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刚开始的时候网络不成熟,手机也不成熟,高通等早期芯片供应商为此忙得焦头烂额,到处场测,“MTK近期就能推出一个统一方案,有一个万能良药,对谁都能行?不可能!”。二是3G的价值在于同样成本的情况下,给用户更多的体验和应用,3G拼的一定是软件,不是硬件,所以MTK不可能好象在2G那样通吃市场。三是3G是运营商在控制市场,公开零售市场不象2G/2.5G那么大,每个运营商有不同的要求,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准和规范,而MTK和国际运营商间的关系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国际电子商情》执行主编孙昌旭补充说:“MTK在海外市场没有、也不可能有大作为的原因是国际上也存在区域保护主义,比如欧洲的运营商会更倾向于选择欧洲半导体公司的方案;而美国运营商则倾向于选择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方案,运营商在定制手机时会附带要求芯片方案,而MTK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欧美IC厂商的优势了。”
德信无线的这位高管表示:“2007年全球3G手机市场已经开始起飞,我们海外客户07年规划的基本上都是3G手机。MTK的2.75G(EDGE)方案出来得比较晚,3G方案他们还在找办法,但据我所知,还没有找出来。”
“所以MTK在3G,或者在后面的2-3年,可能会很惨。”德信无线这位高管笑道,“也许MTK也会找到自己的对策,他们肯定也看到了这个趋势,一定会找对策。或许MTK可以绕开3G走4G呢?如果它可以挺得过去的话。”
联发科深耕2G市场,寻求差异化
不久前,MTK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徐至强也坦承,3G手机芯片MTK做了好多年,但还没有出来。他向《国际电子商情》记者解释说:“一是3G比较难一点;二是大陆这边(3G市场)也不见得那么快。大陆就算快,也不见得量会起来。所以,对我们来讲,它的意义比较低。蓝牙、Wi-Fi、touch panel、FM radio和GPS等外围的芯片反而可以赚到很多钱。多增加一些功能,因为我们大陆客户要的就是差异化。所以我们把资源投到那边去多一点,3G反而少一点。” MTK最近还收购了明基旗下子公司络达科技(Airoha),络达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射频芯片,涉及WLAN、GSM/GPRS、小灵通和FM Tuner。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络达科技的一个研发方向为双网多模(GPRS/WCDMA/WLAN)RF收发器芯片组。因此,未来在3G手机芯片市场,行事低调的MTK仍可能会有惊人之举。
对于全面解决方案限制了差异化的说法,徐至强反驳说:“我们提供芯片和软件给客户,所谓软件,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最后要怎么样做,都是由客户自己决定的。当然我们会尽可能多给客户一些东西,给他越多,他就可以站在比较高的水准。如果不用我们的,他的起点就会差很多。但比较高的起点,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地方可去了呢?手机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天有人说没有什么东西可做了。”
他还强调,真正的差异化要靠手机企业自己,而不是芯片厂商。他反问说:“一家主要的国际手机基带芯片供应商在2001年推出产品后,直到2006年底才推出新一代产品,相隔了5年时间,它也没有提供差异化啊,那你是怎么样做的?所以真正的差异化,要靠客户自己,靠芯片厂商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一直在增加产品的功能,增加了很多功能,但永远不可能说,我只给这一家,不给那一家。”
徐至强还强调说:“2.5G/2.75G市场还会维持很久,至少在中国和印度市场会维持很久,这两个地方完全没有理由转到3G!我们不急于进入3G手机市场,而且是会在合适的时间切入。”他认同中国力推TD-SCDMA的做法,但考虑到相比WCDMA还不成熟,所以推广3G不能操之过急,否则TD在和WCDMA的较量中可能会占下风。他表示:“从长期眼光来讲,TD是有必要要推,但没有那么快,也不应该那么快,太快了,反而会失败。”
由此看来,MTK的策略可能是在近期主盯中国和印度2G手机市场,并尽可能通过集成多媒体、蓝牙、Wi-Fi、FM radio和GPS等功能,形成更为差异化的方案,深耕2.5G/2.75G市场,并为3G进行技术储备。事实上,目前很多中国手机制造商采用MTK的方案,也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和一些新兴市场,而对于欧美市场,特别是运营商定制市场,他们仍倾向于采用TI、飞思卡尔、NXP、英飞凌和杰尔等老牌厂商的方案。德信无信的这位高管也认同这种可能性,他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指出:“印度很象中国市场,甚至比中国还要烂的一个市场。量很大,但利润很低。”
由于暂且无法提供3G方案,MTK近期只能依赖于2.5G/2.75G市场。问题在于,它身后还有一群饥饿的新加入者,包括威盛、凌阳、旺宏、力晶、瑞铭和互芯集成。他们和MTK一样,也是盯住中国和印度等市场仍存在的2G商机,为了在这个成熟市场赶上最后一班车,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价格战。徐至强坦承这一点:“他们都会让我们受伤,因为他们一定要低价打,我们的市场分额最大,一定会打到我们,2007年中国手机市场会更加血腥。”
手机企业竞争回归研发和制造
无论是MTK,还是德信无信都认为,都认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继续恶化,国外市场机会更多。徐至强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表示:“国际市场比较好赚钱,大陆市场很血腥,所以我希望大陆厂商早出去,不要怕。出去赚到钱以后,再回来扎根,把根扎得越深越好。”德信无线的这位高管也指出,其实早在2003年和2004年的时候,大家就已经觉得不对,觉得这样打下去,大家都会死掉,大家都拼命找避风港,最后发现避风港在海外,大家都看明白了,就是往海外市场打。
事实上,TCL(Alcatel)、波导(萨基姆)很早就通过联合品牌抢占国外市场了,但主要是以中低端机为主,赚的是苦力费,利润率类似代工厂(EMS/ODM)。德信无线的这位高管认为:“海外市场的主要市场一定是3G手机和智能手机,我们海外客户07年规划的基本上都是3G手机。因为海外市场发展比国内早,对高端机的认可比国内早,国内还要等两年。”
而在运营商主导的3G手机市场,无论是手机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手机产业的竞争格局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是手机企业的竞争力将回归研发和制造;二是在2G时代,更多是合作关系的品牌厂商(OEM)、设计公司(IDH/ODM)和代工制造商(EMS)可能出现混战。
手机厂商的主要竞争力可以分为研发、品牌、渠道和供应链管理(制造/物流)。在2G时代,中国手机企业十分注重品牌和渠道管理,而将研发和部分制造外包。3G时代,运营商定制市场将占很大比例,因此品牌和渠道的重要性就削弱了,研发(差异化)和制造(成本控制)变得更为重要,已经成为手机企业竞争的焦点。例如,TCL投资了一个近千人的设计公司——捷开通讯,而强于研发的中兴和华为也在纷纷建造产能。不久前,华为已确定在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将重点生产手机产品。
2G时代,品牌厂商(OEM)、设计公司(IDH/ODM)和代工厂(EMS)是合作关系,OEM重点关注研发、品牌和渠道,将部分研发外包给IDH/ODM,部分制造外包给EMS。3G时代,由于品牌和渠道(公开市场)的重要性削弱了,使得原本在品牌和渠道上处于弱势的ODM/IDH(长于研发))和EMS(长于制造)有机会从幕后走到前台,直接和OEM抢占运营商定制市场。
孙昌旭表示:“这是一个综错复杂的手机产业时代,已没有纯粹的OEM、ODM以及EMS”。她解释说,事实上中兴、华为和TCL等公司早就是混合模式了,他们销往国际运营商的手机很多时候是没有打品牌的,这里OEM与ODM已是真正的直面冲突了,就看谁能在非常低的价格下还能赚到利润。这些OEM除了品牌与渠道优势(包括中兴、华为这类通信设备出身的厂商与运营商的长期伙伴关系)外,他们在设计链与物流上的优势也很强大,因此这几家OEM在运营商定制市场取胜的机会更大。孙昌旭还指出:“当然,OEM和ODM除了竞争外,也有竞合关系。很多情况下,他们还是一起合作向国际运营商交货,只不过,这时的OEM已变成事实上的EMS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MTK和德信无线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不一致,但他们都对同一家企业——夏新都称赞不已。德信无线的这位高管表示:“夏新是少数几家我比较佩服的中国手机企业,我对李晓忠(夏新电子总裁)同志还是比较崇拜,虽然我和他打交道不多。(在高端手机和海外市场方面)夏新其实走得已经很靠前了,他们已经给几家国际运营商供货,刚开始利润可能不是特别高,但打进去就是胜利,所以从长远来看夏新一定是有机会的。”
尽管夏新电子是目前少数几家没有采用MTK方案的中国手机企业,但徐至强也对它十分推崇。他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表示,我们接触这么多客户,包括欧美、台湾、大陆和韩国的,通常和我们讲“你们统统做完了(MTK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我们没有东西做了”的公司,通常都不会成功。因为它自己都搞不清楚必须从哪里发力,所以才会这么想。一般只有要能力的公司,比如厦门那家公司,从来不会跟我讲这个,从来不讲,它就是很强,它完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它的定位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有一些公司就会问,“你们都做完了,我们怎么做”,包括一些大公司都这样问,这就是境界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