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50247
  • 博文数量: 130
  • 博客积分: 7000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14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0-09 17: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0)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10年(9)

2009年(16)

2008年(20)

2007年(42)

2006年(40)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6-10-09 18:32:33

看了《尼罗河上的惨案》,虽然是口碑极好的一本,但因为很早以前就看过《长夜》和《看门人之谜》,所以很容易就预料到了真相,虽然具体手法不能清楚,但总的构思没有能让我感受到惊喜,真可惜,有时候希望自己得健忘症。
从本格的技术角度来说,《尼罗河上的惨案》当然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从文学性而言,感觉逊于《长夜》,人物刻画与感情渲染都是如此。
爱丽的死亡让我感觉非常悲伤与惋惜,当她说:“你看着我,就好像你真的爱过我一样”,实在令人心碎,或许她已经知道或者怀疑真相,但是,依然飞蛾扑火而去;林内特的死亡却只让我期待着真相——我并不关心这个角色,她的死亡没有激起我的特殊感情,她并不无辜,当然,不至于到需要用死亡来惩罚的地步,但她是那样急于专横地支配着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不认为是出于善意,她并不恶毒,但真的相当冷酷。麦克的形象是很复杂的,金钱与爱情,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样?或者我们一样都不愿意放弃,但是总有时候无法两全,而死亡又是不可撤消的,“开始就是结束”,只是我们还是要走下去,不知道方向,又或者朝着同一个方向;林内特的丈夫就乏善可陈了,残忍而又懦弱,林内特的眼光不过如此;在“背后的女人”这个角色上,〈尼罗河的惨案〉却无疑胜出许多,〈长夜〉里的葛丽娜只算个配角,最后被麦克扼杀了生命,而作为一个角色的光芒也完全被两个主角盖过,读者对于凶手是如此欲恨不能地叹息,于是所有的罪责都落到了葛丽娜身上,她的出现简直是为了解脱麦克;而杰基则正好相反,在林内特谋杀案里,震动人心的不是被谋杀者也不是谋杀者,而是这个被朋友夺去爱人的女性角色,从开始的看似天真热烈到中途的仇恨疯狂再到末了的机关算尽反误卿卿,都让我体会到人性的善与恶的燃烧与碰撞,谋杀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无论怎样,我喜欢杰基这个鲜活生动的角色,远盖过对于林内特的同情。
〈长夜〉是一首让人低回的哀歌,〈尼罗河上的惨案〉对于我而言,则只是一道精彩的本格谜题。
昨天孙来了,帮她搬了两大件行李去火车站,累得要死,坐公车的时候有很大的风扑面而来,近似于窒息地痛快,从后视镜里看她的脸,人中与嘴唇竟然很像小哇,她笑说:“那就跟着我私奔吧”。
于是HC再犯,上网找了几个视频,怎一个可爱了得。
阅读(219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嘈嘈切切错杂谈

下一篇:一层秋雨一层凉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