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32191
  • 博文数量: 73
  • 博客积分: 600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28 09: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3)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18)

2009年(28)

2008年(2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9-14 01:34:46


    7月10日凌晨,当得知我以628分踩着北大提档线被北大录取了的时候,我确确实实一夜没睡。应该说,我不想让自己睡着,因为害怕等我再醒过来,一切成了一场梦,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

    尽管如今一切尘埃落定,然而回想起来依然有些惊魂不定。从6月23日得知分数到最后7月10日得知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半个月没有一天不在煎熬,没有一天不是过着心电图一般起起落落的日子,一日而九回肠。有人说,高考就是一块敲门砖。我用这块敲门砖把北大的门敲开一条缝,跌跌撞撞地挤进去,听见门随即重重地关上,听得见门外点点拳头绝望地砸门的声音。

    按理说,敲门砖现在已经可以丢掉了,即使不丢掉,也可以把它撂在储物室的一个小角落里。也许是与“失败”擦过肩膀的缘故,我时时在想,如果真的让北大的大红门拍出来了,又将是怎么一个下场?

    进而牵出这么一个问题: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的一个学长,正在考虑第二次复读,他说他一定要考上北大。学长是位怪才,身后永远有很多双崇拜他的眼睛,然而他一样不免俗地需要一张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来证明自己。

    是的,自古中国人就以读书作为一种证明,有这样一份证明才能够在主流社会找到立足点从而达成人生目标。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么?只要读书,就可以满足一个普通人对主流生活的欲望。如此看,范进中举的夸张成分其实有限,“糖塔一样的希望”也多少不那么可笑。看着国子监里藏着的那件蝇头小楷抄写的密密麻麻的四书五经的衣服时,好像多少能感受到金榜题名的意义和一个人对于生活的追求。

    自然,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也觉得我的努力和学识得到了证明。有了这份保障,我就可以向我的人生理想迈进了。

    高考也许不只是对一个个人的证明,也是对一个家庭的证明。

    我清晰地记得,在我忐忑等待录取分数线的时候,母亲每天的烦恼是怎么回答同事的问题:“你女儿考得怎么样?上北大了么?” 我也记得那时最头疼的事就是接到远远近近亲戚朋友的电话,害怕听到他们对我的信心和希望。我还记得当我得知没有被香港大学录取时第一个强烈反应是:“我该怎么面对家里人?我怎么对得起一家老老小小的希望?” 我握有香港大学所谓25分的加分,曾以为那是比北大更保险的一个选择。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高考不仅和我自己有关,它关乎一个家庭。我们不可以像那些张扬个性、桀骜不逊的美国人一样,对父母说我的路我自己走,谁都不能左右我的选择,我的成功失败与你们无关。我们是对家庭负有责任的。北大不只是我的梦想,也是证明这个家庭教育成功的有力论据。而我,是这个家庭派出参与社会竞争获取认可的代表。

    我是幸运的,我没有辜负家庭对我的期待,我的叔叔婶婶开始教育我妹妹:“看看你姐姐多厉害,跟你姐姐学学。”而我的一位与北大失之交臂的同学,正在家人阴云密布的脸上寻找一丝能让她自己重新振作的阳光。(这片乌云里必定有爱,有担心,有关怀,但挫败也是不能否认的。)
 
    包括学校,包括社区,包括许多与我们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圈子,都需要用我们的高考分数来说话。每年令北京人乐此不疲的四中和人大附中的PK便是明证。

    高考是一纸重要的通行证,这份让我们付出如此多努力的证明是否就应该那么唯一?那么重要?

    我必须承认,排除很多考试以外的因素,高考的确是公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它比美国大学对申请该校学生的评判要公平得多。因为在中国的评判机制里,高考是唯一一杆称。而申请国外大学的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在SAT、托福、课外活动、各种作文、教师推荐信、GPA等等诸多大小环节中根本没有办法确定哪一个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也许很优秀的学生会因为一个学校经办人员的个人喜好而与他的梦想kiss goodbye。不过,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没见过那些一流美国学校在中国录取到的是平时成绩和能力都平平的学生。

    但是我并不知道中国的高考对选拔人才的意义是否就那么积极。这样一个“标准化”考试的形式并不标准,甚至有的题目在一千个人眼里可以有一千个答案,但是“标答”又从来只有一个,不管它公正与否。于是“向标答靠拢”几乎就是我们高三一年最重要的任务。在我看来,从一年前答题 “毫无章法”到最后成了出题人“肚子里的蛔虫”,在几秒钟内判断出出题人希望得到的答案,这样一个“蜕变”真是一个奇迹。但我也不免时时担心自己的大脑从此变成程式化了的电脑。高考,是个性向“一致”的又一次妥协。在这样一场考试中,有多少个人的闪光点被掩盖了?在这种游戏及其规则的背后,又有多少无奈?

    作为一份证明,高考必须存在,别人需要这个公认的标准评判我们,我们需要别人通过这个标准评判我们。就像流水线上输出来的产品必须盖上一个“产品合格”的大红戳才能输入市场一样。但是我们自己评判自己时,不能把高考太当回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光芒不一定能靠高考反映出来,我们的禀赋不一定能用高考衡量。

    再回到我最初的问题,假如我考了627分,或者北大分数线抬到629分,这个所谓的“失败”会让我落到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很有可能我会在某一所高校里与高考分数比我低近100分、分数排名低4500位的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我想,假设我没有进入北大,很多个人发展的客观的条件必定会因此改变,别人对我和我的家庭的眼光也会不同,甚至我的蓝图需要改写,为了实现我曾经设定的人生目标,我肯定得要走一条艰苦得多的路。固然,对真正优秀的人来说,这不是世界末日,失败可以作为成功之母;但谁又能保证,所有此时的失意者都能经得起这番挫折呢?或许人们可以批评后者的意志不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体的命运就是由其经历中的某一次偶然所决定的例子还少吗?

    有人说,经历了高考,才一定程度地理解了做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高考是一种特殊的“中国现象”,反应出的是中国人的生态。这种生态究竟是什么,我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高度概括,总觉得,有许多东西,“机会”、“利益”、“关系”、“公平”、“公正”、“竞争”、 “无奈”,以及“成功与失败”、“真情与假意”、“责任与负担”、“赞赏与妒忌”等等等等,都在其中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林艺舟)
阅读(6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