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43116
  • 博文数量: 107
  • 博客积分: 2852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1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08 09:4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6)

2012年(15)

2011年(15)

2010年(5)

2009年(7)

2008年(9)

2007年(25)

2006年(2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2-04 22:14:07

 

清晨,缭绕在青山绿野上的迷雾还未散去,小山村里的小溪已开始了它往日的喧哗。溪水从深山杉林里蜿蜒而来,把小村庄分成了东西两片,连接它们的是一座斑驳的小石桥。桥边并排立着一列青石板,每当晨光初露,村里的女人们就从村里的各个角落赶来,或提着水桶,或捧着脸盆来洗衣,大家见见面说说笑,叙叙家常,互通彼此的信息。这溪,便成了天然的洗衣房、聊天室。

二婶总是最早来的,当她在最上游的一块石板上搓完一件衣服,根嫂与三婆就来了。三个女人一台戏,不一会儿她们就聊得热火朝天了。

“哎,听说六婶的儿子准备搞什么婚事新办,旅游结婚,不在村里摆喜宴呢。”素以消息灵通出名的二婶略显神秘地说。

“这是没可能的事,六婶就这么一个独生儿,早些年女儿都嫁了,上回我还听说她要把儿子的婚事搞得热热闹闹。”三婆并不相信二婶的话。

根嫂在旁边也连连称是,娶媳妇不摆喜宴这在小山村里可是从未有过的。

“这事儿错不了,我小儿与六婶的儿子同省城里做事,他们经常在一起的,前几天我儿回来时跟我说的,还会有假?飞出山窝到了大城市的小子和我们想法不一样呢。”二婶仍是满有把握。

陆陆续续又来了些人,大家都在议论着这天的热门话题:六婶儿子的婚事。年青的说,好呀,婚事新办,省钱省力省麻烦,你好我好大家好!年纪大的说,搞什么旅游结婚,娶媳妇可是天大的喜事,自然要热闹体面,一生一世就这么一回呢。在众人的争议声中,六婶提了一个篮子走过来,她要去地里采些豆角、茄瓜什么的。

“喂,有啥子新鲜事儿,这么吵吵嚷嚷的。”六婶停下了脚步。

听她这一嚷,众人安静了下来。还是二婶开了腔:“我们正说你家的大喜事呢,你儿要结婚了你倒是轻松着呢。”

六婶一听众人刚才说的却是自家,不由得绽开了笑脸:“我文儿刚打了红本子呢,正准备赶在年前把喜宴办了,到时还有劳你们帮忙哪,哪有轻松的事儿。”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二婶,二婶一怔,干咳了一声:“这,我听我小儿说,你家文儿要和新媳妇旅游结婚,不在村里办喜事的。”

六婶只听得脸色都变了:“不可能,这喜事还得我作主儿,大家等着来吃喜宴吧。”说完,菜地也不去了,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六叔出去了,她一肚子的气没处泄,就拿了扫帚把叫得正欢的猫儿鸡儿狗儿赶得飞的飞、跑的跑、跳的跳,院子里一片尘土飞扬。吃罢午饭,她就逼着六叔蹬了车子到镇上给儿子发了一封“家有急事,速回!”的电报。

六婶的儿子阿文自小是个品学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中学毕业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师范,由于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被留在省城的一间学校任教,刚与同校的一位善良美丽的女教师领了结婚证,两人正沉浸在甜蜜的喜悦中。从报上得知,国内南部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准备举行颇有意义的“集体大婚礼”,从未亲近过大海的两人决定报名参加。自小见惯了山村婚礼繁文褥节、铺张浪费,阿文真的不想回去办喜事,只是母亲方面尚不知如何说服。接到家里的急电,他以为家里出了事,马上向校里请了假,几经辗转,赶回了小山村。

家里一切都好,只是母亲的脸色不好。晚饭后,六婶嫁到邻村的大女儿也回来了,六婶开始了她的家庭会议。她先由村里传统的婚嫁礼仪谈起,又说到最近村里七婶娶媳妇,请了全村人吃喜宴,喜堂里还用十元新钞贴了个大“喜喜”字,既风光,又气派!接着,六婶的语气由激昂转而低婉,提到二十多年来苦苦支撑这家,筹措学费给阿文念书的辛劳,眼圈儿就红了。最后,六婶以不容有异的态度把喜事定了下来: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又在省城做事,这在小山村里也是了不起的。因此这婚事要搞得既热闹又体面,绝不可失礼人,让她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大喜之日,把全村的人都请来吃喜宴,同宗族的还要吃上三天,喜堂里挂上大红纱缦和花球,厨工杂工等来帮忙的都封上一份大“利是”,菜式是九菜一汤,十全十美。至于费用方面,阿文若没有,她与阿文老爸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不够再到亲友处筹措。老爸听着不吭声,大姐自是站在母亲那边,劝阿文顺了老母亲的意,毕竟这是她这一生最大的荣耀。阿文得知母亲的脾气,自知旅游结婚是行不通了,叹了口气,说:“一切由家里操办吧,择好了日子就通知我俩回来。”

回到省城,阿文愧疚地向爱妻言明一切,妻子倒也通情达理,笑着说:“妈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就依了她吧,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旅游呢,旅游结婚,就由我们的下一代来实现吧。”于是,两人就把准备旅游结婚的几千块钱汇回了家里。

一个多月后,在一阵阵响亮的鞭炮声中,六婶穿着新衣,胸戴礼花满脸喜色地迎来了她家的喜事。喜宴中,六婶领着身穿结婚礼服的阿文夫妇不停地穿梭于席间敬茶敬酒,接受客人的“利是”和祝福。来往宾客对丰盛的喜宴、气派的喜堂,还有美丽贤慧、知书识礼的新媳妇赞羡不已,六婶听着好话儿,乐得心里笑开了花。凌晨时分,待最后一批客人散去,阿文与妻子回到了他们的新房。疲惫不堪的小夫妻揉揉肿痛的腰背,贴心的话儿也来不及说上几句,就赶紧休息了。明天,还要起个大早爬山去祠堂上香敬老祖宗呢。

几天后的早晨,笼罩在大山上的雾儿还浓,清清的小溪还在静静地流淌着。石桥边,陆续来洗衣服的村妇仍在回味着六婶家的喜宴。二婶的声音最是洪亮:“办喜事嘛,就得有个样子,瞧六婶这回多神气!接下来该谁家有喜事呢?”众人又热闹地谈论起来。 

阅读(55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08回顾与09展望

下一篇:又见拾金不昧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