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52947
  • 博文数量: 245
  • 博客积分: 1002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09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5-12 14:51
文章存档

2011年(2)

2009年(152)

2008年(91)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1-12 10:44:22

认识 EXT2 档案系统

Linux最传统的磁碟档案系统(filesystem)使用的是EXT2这个啦!所以要瞭解档案系统就得要由认识EXT2开始! 而档案系统是建立在硬碟上面的,因此我们得瞭解硬碟的物理组成才行。磁碟物理组成的部分我们在第零章谈过了,至于磁碟分割则在第三章谈过了,所以底下只会很快的复习这两部份。 重点在于inode, block还有superblock等档案系统的基本部分喔!

硬碟组成与分割的复习

由于各项磁碟的物理组成我们在第零章里面就介绍过, 同时第三章也谈过分割的概念了, 所以这个小节我们就拿之前的重点出来介绍就好了!详细的资讯请您回去那两章自行复习喔!^_^。 好了,首先说明一下磁碟的物理组成,整颗磁碟的组成主要有:

    * 圆形的磁碟盘(主要记录资料的部分);
    * 机械手臂,与在机械手臂上的磁碟读取头(可读写磁碟盘上的资料);
    * 主轴马达,可以转动磁碟盘,让机械手臂的读取头在磁碟盘上读写资料。

从上面我们知道资料储存与读取的重点在于磁碟盘,而磁碟盘上的物理组成则为(假设此磁碟为单碟片, 磁碟盘图示请参考第三章图2.2.1的示意):

    * 磁区(Sector)为最小的物理储存单位,每个磁区为 512 bytes;
    * 将磁区组成一个圆,那就是磁柱(Cylinder),磁柱是分割槽(partition)的最小单位;
    * 第一个磁区最重要,里面有:(1)主要开机区(Master boot record, MBR)及分割表(partition table), 其中 MBR 占有 446 bytes,而 partition table 则占有 64 bytes。

各种介面的磁碟在Linux中的档案名称分别为:

    * /dev/sd[a-p][1-15]:为SCSI, SATA, USB, Flash随身碟等介面的磁碟档名;
    * /dev/hd[a-d][1-63]:为 IDE 介面的磁碟档名;

复习完物理组成后,来复习一下磁碟分割吧!所谓的磁碟分割指的是告诉作业系统‘我这颗磁碟在此分割槽可以存取的区域是由 A 磁柱到 B 磁柱之间的区块’, 如此一来作业系统就能够知道他可以在所指定的区块内进行档案资料的读/写/搜寻等动作了。 也就是说,磁碟分割意即指定分割槽的启始与结束磁柱就是了。

那么指定分割槽的磁柱范围是记录在哪里?就是第一个磁区的分割表中啦!但是因为分割表仅有64bytes而已, 因此最多只能记录四笔分割槽的记录,这四笔记录我们称为主要 (primary) 或延伸 (extended) 分割槽,其中延伸分割槽还可以再分割出逻辑分割槽 (logical) , 而能被格式化的则仅有主要分割与逻辑分割而已。

最后,我们再将第三章关于分割的定义拿出来说明一下啰:

    * 主要分割与延伸分割最多可以有四笔(硬碟的限制)
    * 延伸分割最多只能有一个(作业系统的限制)
    * 逻辑分割是由延伸分割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割槽;
    *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资料存取的分割槽为主要分割与逻辑分割。延伸分割无法格式化;
    * 逻辑分割的数量依作业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碟最多有59个逻辑分割(5号到63号), SATA硬碟则有11个逻辑分割(5号到15号)。


阅读(9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