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分类:

2008-12-30 12:47:43

主机板可以说是整部主机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上面我们所谈到的所有元件都是安插在主机板上面的呢! 而主机板上面负责沟通各个元件的就是晶片组,如同Intel晶片组图示所示, 图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晶片组一般分为北桥与南桥喔!北桥负责CPU/RAM/VGA等的连接,南桥则负责PCI介面与速度较慢的I/O装置。

由于晶片组负责所有设备的沟通,所以事实上晶片组(尤其是北桥)也是一个可能会散发出高热量的元件。 因此在主机板上面常会发现一些外接的小风扇或者是散热片在这组晶片上面。在本章所附的主机板图示中, 技嘉使用较高散热能力的热导管技术,因此你可以发现图中的南桥与北桥上面覆盖著黄铜色的散热片, 且连接著数根圆形导管,主要就是为了要散热的。

* 晶片组功能

所有的晶片组几乎都是参考CPU的能力去规划的,而CPU能够接受的主记忆体规格也不相同,因此在新购买或升级主机时,CPU、主机板、主记忆体与相关的周边设备都需要同时考虑才行 !此外,每一种晶片组的功能可能都不太相同, 有的晶片组强调的是全功能,因此连显示卡、音效、网路等都整合了,在这样的整合型晶片中, 你几乎只要购买CPU、主记忆体、主记忆体再加上硬碟,就能够组装成一部主机了。不过整合型晶片的效能通常比较弱, 对于爱玩3D游戏的玩家以及强调高效能运算的主机来说,就不是这么适合了。

至于独立型晶片组虽然可能具有较高的效能,不过你可能必须要额外负担周边设备的CoCo呢! 例如显示卡、网路卡、音效卡等等。但独立型晶片组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处,那就是你可以随时抽换周边设备。

* 设备I/O位址与IRQ中断通道

主机板是负责各个电脑元件之间的沟通,但是电脑元件实在太多了,有输出/输入/不同的储存装置等等, 主机板晶片组怎么知道如何负责沟通呐?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所谓的I/O位址与IRQ啰!

I/O位址有点类似每个装置的门牌号码,每个装置都有他自己的位址,一般来说,不能有两个装置使用同一个I/O位址, 否则系统就会不晓得该如何运作这两个装置了。而除了I/O位址之外,还有个IRQ中断(Interrupt)这个咚咚。

如果I/O位址想成是各装置的门牌号码的话,那么IRQ就可以想成是各个门牌连接到邮件中心(CPU)的专门路径啰! 各装置可以透过IRQ中断通道来告知CPU该装置的工作情况,以方便CPU进行工作分配的任务。 老式的主机板晶片组IRQ只有15个,如果你的周边介面太多时可能就会不够用, 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将一些没有用到的周边介面关掉,以空出一些IRQ来给真正需要使用的介面喔! 当然,也有所谓的sharing IRQ的技术就是了!

* CMOS与BIOS

前面记忆体的地方我们有提过CMOS与BIOS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再来强调一下: CMOS主要的功能为记录主机板上面的重要参数, 包括系统时间、CPU电压与频率、各项设备的I/O位址与IRQ等,由于这些资料的记录要花费电力,因此主机板上面才有电池。 BIOS为写入到主机板上某一块唯读记忆体中的程式,他可以在开机的时候执行,以载入CMOS当中的参数, 并尝试呼叫储存装置中的开机程式,进一步进入作业系统当中。BIOS程式也可以修改CMOS中的资料, 每种主机板呼叫BIOS设定程式的按键都不同,一般桌上型电脑常见的是使用[del]按键进入BIOS设定画面。

* 连接周边设备的介面

主机板与各项输出/输入设备的连结主要都是在主机机壳的后方,主要有:

    * PS/2介面:这是常见的键盘与滑鼠的介面,不过渐渐有被USB介面取代的趋势;
    * USB介面:目前相当流行的一个介面,支援随插即用。 主流的USB版本为USB 2.0,这个规格的速度可达480Mbps,相对之下的USB 1.1仅达12Mbps差异很大,购买周边设备要注意啊! 不然copy一些资料到USB硬碟时,会吐血....
    * 声音输出、输入与麦克风:这个是一些圆形的插孔, 而必须你的主机板上面有内建音效晶片时,才会有这三个东西;
    * RJ-45网路头:如果有内建网路晶片的话,那么就会有这种接头出现。 这种接头有点类似电话接头,不过内部有八蕊线喔!接上网路线后在这个接头上会有灯号亮起才对!
    * 其他过时介面:包括早期的用来连结滑鼠的九针序列埠(com1),以及连结印表机的25针并列埠(LPT1)等等。

我们以技嘉主机板的连结介面来看的话,主要有这些:

连接周边介面

图2.6.1、连接周边介面
阅读(110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