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3-24 15:18:12
开天辟地80年光辉足迹--毛泽东与橘子洲头 | |
---|---|
| |
浩浩湘江,南流向北。江心一洲,宛如彩带,名水陆洲,又称长岛,唐代始以产橘盛名,故称“橘子洲”。 80多年前,常有三五青年,来此橘子洲头,畅游湘江而后小憩,纵论国事而后露宿,将一腔少年意气赋予江水共滔滔。10年之后,其中一位叫毛泽东的青年回湖南领导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他重游故地橘子洲头,革命豪情喷薄而成一曲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沁园春·长沙》正是回顾他在此期间的血气方刚的岁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西临湘江,与岳麓山隔江相望。位于湘江江心的橘子洲,是当时毛泽东和同学朋友常来游泳、小憩的地方。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第一师范。第一师范是个好学校,替我打好了文化基础。”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等曾在第一师范学习过,徐特立、杨昌济、李达、田汉等曾在此任教。在这里,毛泽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从事了建党建团工作,并从这里出发走向党的“一大”,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1915年秋天,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油印的 “征友启事”,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为友。经过两年的努力,毛泽东和同学蔡和森身边就聚集了20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岳麓山上,橘子洲头,留下了他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也留下了他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矫健身影。1918年4月14日,在岳麓山下蔡和森的家里,以传播新文化、寻求革命真理为任务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宣告成立。新民学会对“五四”运动前后的湖南革命运动起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湖南的建党、建团工作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18年夏,毛泽东毕业离校,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到了北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0年秋至1922年冬,毛泽东担任了一师附属小学主事和师范部国文教员,在此期间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了俄罗斯研究会,建立了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销售进步书刊,1920年8月,毛泽东等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以后,毛泽东回湖南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然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担任书记。1922年,他辞去附小主事离开学校,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几十年南征北战,几十年运筹帷幄,几十年血雨腥风,几十年含辛茹苦。当年在此问讯“谁主沉浮”的青年壮志胸襟成伟业,被历史与人民推为世人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 湘江河又已流逝数十载。数十年后的今天,已有6座湘江大桥如彩虹飞架湘江两岸。湘江岸上,80米宽的湘江大道建设如火如荼。岳麓山下,高新科技园发展正欣欣向荣。更足以告慰伟人在天之灵的是,当年饱受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欺凌的湘江两岸农民,已经翻身做了主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日益富足的新生活。 往昔荒草青青的橘子洲头,如今已被辟为橘洲公园,成为古城长沙的一个著名景点。追寻我党80年光辉足迹的我们,于4月下旬踏上橘子洲头。只见园内橘树成林,洁白的橘花含苞欲放,清雅的橘香扑鼻而来。伟人手书的《沁园春· 长沙》刻在巨幅石碑上,如飞龙走凤,挥洒飘逸。“颂橘亭”前,春燕回旋,春意无限。站在伟人立过的橘子洲头,远眺江天一色。晨风唿啸,江鸥逆风而上,伟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在我们胸中激荡。 逝者已逝,风帆高扬。今日湘江,仍有百舸争流,仍有中流击水。历史如江流滚滚,澎湃向前,而橘子洲头,橘香依旧,我们与伟人闻着同一种橘香。(本报记者 孙国英、何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