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7-03-07 12:23:09
黄敏 钟慧丽 张妍婷 张炜利 钱江晚报 [2007-3-6 15:50] |
【】【浏览字号: 】【】 |
日前,国内互联网第一股——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良受聘浙江大学MBA研究生企业导师。
去年年底,原中欧、长江商学院知名教授曾鸣,出任雅虎中国代理总裁,一时成为新一代“学者下海”的风云人物。
再早一些,去年9月下旬,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作为温州大学引进的首位民营企业家兼职教授,给大学生上了第一堂课……
记者联系了多所在杭高校,发现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都聘有“老板教授”。校方普遍认为,学生对老板教授的讲课反应不错,“比一些学究式老师的课受欢迎得多”。
在企业家纷纷走进大学课堂讲课的同时,记者也发现,早些年热炒过的教授下海经商热,也正再次以自主创业、受聘于民营企业当CEO或顾问等方式悄然兴起。
企业家热衷讲台,教授试水企业——莫非,这也是一种围城心态?如果说,教授投身企业,可能会加快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那么,企业家走进高校,图的又是什
么?知本和资本,在这样的角色错位中,起着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企业家教授”和“教授CEO”,听他们讲述当老板与做老师的不同心得。
做老师,做老板
生活状态很不同
做老师和做老板,身份不同,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
曾鸣告诉记者,以前他一般早上9点开始工作,在家写作或备课;下午到学院处理一些事情,与同事交流;晚上读读书,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周内四五次与企业家聊天、交流,一个月出差两次去外地企业考察。
“现在,早上要用大块时间思考公司发展的大问题,白天花很多时间跟员工交流工作,出差更多了,参加的会也更多了。原来是知识分子的自由生活,现在得负起一个企业的责任,状态完全不一样。”
曾鸣也有困惑。“比如每家企业都想基业常青,教授们却告诉他们这只有5%的可能,并旁征博引地分析原因是什么、可能的陷阱和问题在哪里、如何避免等。企业家们则是‘受到打击’后,依然执著地努力想把5%的可能性在自己身上变成100%。”
“教授必须冷静,企业家们必须热血沸腾。”曾鸣最后如此总结自己的体验。
浙大教授、浙江中控总裁金建祥也认为,当老师跟当老总差别太大。“做大学老师是很自由的,高校比较民主,想怎么张扬个性都可以;但要做企业老总,不可能个性太张扬。在高校,只要有一方面专长就够了;做企业,深度不需要,却必须有广度和适应能力。”
另外,管理学生跟管理员工完全不一样,不能把在学校里的那一套搬到公司,老师下海做企业如果能成功,适应和应变能力一定特别强。
不过,人的需求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想法自然也会变化。金建祥告诉记者:“没钱的时候,钱是最重要;有钱有时间的时候,有钱很好;但有钱却没有花钱的时
间,钱就不重要了。管理公司太烦太乱,很多不是自己擅长的,但也必须去做。比如应酬,要整天没完没了地接待客人;这么多下属看着,要注意言行举止……做了
企业,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看来,老师做老板,无奈也很多。
相比之下,走上讲台的企业家老总,好像压力没那么大。可周大虎告诉记者:“刚开始讲课时,比当老总还要紧张一些。因为下面坐着的不只有大学生,还有学校的老师,一开始也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讲得对不对,他们爱听不爱听。”
所以,企业家讲课,也并不会随心所欲,讲到哪算哪,他们也会认真地“备课”。
“讲课对我而言,绝不仅仅是给别人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研究的过程。现在的大学生,对于那种照本宣科讲理论的课都不太喜欢,就需要我们用新事例
来补充理论。我觉得讲课能够提升自己,也提升企业的文化理念。”天津中乒汽车集团总经理陈中放,2003年9月开始担任浙江理工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客座教
授。“对我而言,当教师是一种乐趣,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已经成为生活的意义之一。”
老师做老板,为什么
原中欧、长江等商学院知名教授曾鸣,一直希望自己的专长和理论能真正被企业证实,于是他选择加盟阿里巴巴。
浙江中控总裁、浙大教授金建祥,因为“不太喜欢搞纯理论的东西,一直在做应用性研究”,有机会投身创业自然不会放弃。
曾鸣觉得,教授做企业有很多优势:“在长江商学院做学术时,我就感到:教授最大的贡献、甚至是唯一的贡献,就是从以往的经验中总结出一条理论、一种思考
方式。因为最实用的往往是一个最简单的理论,而绝大部分人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没有足够的功力可以将其精练浓缩,并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对管理学进行研究整合并提出新理论,可以引导大家的思想,直接影响一代甚至两三代中国企业家的思考,这些对我现在做企业也是有帮助的。”
教授下海,是不是守不住清贫想挣钱呢?金建祥一口否认:“我是一个不太花钱的人,家里也没有负担,学校里有房子分,钱对我来说真的没有太大吸引力。我觉
得有好的平台,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应用型的研究,靠关在学校自己想是不行的。到后来,很多时候则是出于责任,舍不得放下。”
老板当老师,讲什么
周大虎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他总共给学生讲过四次课。讲课内容就是他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包括创业经历,处事、解决问题的例子,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启发等。
“我没有上过大学,就把我在‘社会大学’里积累的实际经验告诉他们。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这些实际经验与课堂上老师讲的理论不同,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参考。
“我出国的经历比较多,把自己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个性,讲给学生听。学生也挺爱听的,就当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吧。”周大虎说。
浙江理工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天津中乒汽车集团总经理陈中放则告诉记者:“我研究过,如果一项新制度出来,到写进教材要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因为要经历总结、写书、发行、课程安排等一系列的过程,这样滞后了现行业务制度变化的需求。但在实际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制度的完善和变化是很快的,我觉得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以,他特别喜欢去讲课。“我在各个金融部门做过,我现在的研究重点在于金融产品的比较。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
是一种乐趣。”
双方“换血”,效果不错
“我不是贸然到阿里巴巴来的,之前我和阿里巴巴已经接触了三年多时间,对阿里巴巴的模式研究了三年,和马云等管理层也都很熟,所以是有基础和准备的。”曾鸣说。
金建祥则是一步步被推上总裁的位置:1993年初,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中控集团的前身)成立,喜欢实践的金建祥就加入了,从总工到常务副总,最后
成为公司总裁、股东。“我认为教授、老总‘换血’是个很好的事情。教授很多都是空对空,他们讲课学生不一定愿意听,也不一定能把握企业真正的问题。企业家
如果有功底,给学生讲的东西都很有实用价值。前段时间我学MBA,有企业家来讲课,也有高校来的教授讲课。做过企业的人课讲得好,很多东西很有共鸣;教授
讲的课跟我看书没区别,我一天能看完一本书呢!”金建祥说。
老师如果兼职去做老板,会不会分散精力?金建祥现在还有学校编制,带着20多个研究生,“学生很喜欢报我的研究生,因为我有很多国家项目在做,同时也有资金支持,给他们的待遇也不错,我这出去的学生工作也很好找”。
而老板去做客座教授,因为他们能带来更生动的案例,往往更受学生欢迎。据悉,周大虎在温州大学讲课,能容纳两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老板去讲课,有时为了向大学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争取优秀的人才;有时,还是出于企业发展的考虑。
周大虎告诉记者,打火机是需要设计的,但是他发现很多学设计的大学毕业生,对打火机不是很了解,把他们招聘进企业,要培训以后才能胜任工作。而温州有五
六百家打火机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很大。于是,周大虎就跟温州大学设计美术学院提出,能否选择一两个班级,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就从事打火机研究,这样毕
业以后可以很快适应打火机企业的需要。“校方很赞赏我的提议,我们就和温州大学设计美术学院长期合作,成立了一个虎牌打火机研究所,同时聘请我做客座教
授。”
角色互换是市场经济成熟的结果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吕福新教授认为,这两种现象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现象。吕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角色互换,在西方国家是相当普遍的,这说明知识与实践的交融与互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在市场经济之初,许多浙商文化程度不高,仅仅凭着勇气和胆量创业,取得了成就;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化,要求高了,单凭胆量是不够的,这也说明浙商
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一些更有知识的人,比如MBA、EMBA教授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来。同时,拥有企业操作实践的智者,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
善于思考和总结,他们把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教给学生,这样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能够起到拓宽学生思维和开阔眼界的作用。”吕教授说。
不过,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轶清也不无担心地表示,老师和老板,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教授是做研究的,工作方式是设置无数种假设,然后
一一论证;企业家则相反,商业操作没有假设。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教授在这一角色转变中遇到的挑战不小,风险挺大。而对企业来说,如果挑选CEO失
败,可能也会付出代价不菲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