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31830
  • 博文数量: 16
  • 博客积分: 4960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9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07 19: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4-24 17:01:31

听朋友说一个俄罗斯的vitas现在很火,唱的歌相当棒,尤其是高音唱的很高…
看去朋友那惊讶的表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地球人了。
 
回去上网搜几首听了一下,虽然歌词我是听不懂的但是感觉应该属于噪声污染的范畴。音乐本身就是感性的东西,没有严格的定义、格式,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感觉。我对好歌曲的定义就是去掉歌词,曲子本身听上去有很强的旋律感,其次是歌词。第一次在同学手机铃声中听到“第一次”的mid,感觉非常棒,于是慌忙去下了mp3。另外还有“童话”感觉也不错,只是的歌词有点太惨了,并且除了前面的钢琴前奏之外整个曲子似乎缺少亮点。
至于vitas,歌词和旋律的感觉我都没有。不过得承认唱的的确是很高。但音高不是关键。至于经典,似乎更不适合用于vitas
 
我对经典的理解
在英文中经典似乎和古典都是一个词——classic。老爸几乎收集了一套D版“古典之门”的CD,英文名称就是Classic Gate。也许在外国人看来古典的东西,被时间留下来的就是经典。
我无法对经典音乐做一个详细的定义和诠释,我只能以我的感觉来说,他应该是那种旋律感很强的音乐,另外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听许多次都不会感到厌倦…… 所以在我的诠释中,许多奥斯卡的经典影片的主题曲也被我列入了classic的行列,班得瑞和其它的现代乐队的许多曲目也都被算入其中,而并不是像英文的那种解释。
 
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古典!?
首先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就是我老爸喜欢古典的音乐。虽然那时好像还没有贝多芬音乐有助于婴儿成长这一类的传说(这点没有在我身上得到任何证实……#¥QW%$#^%rt)更没有什么那些所谓的胎教音乐,但是我小时候确实听了不少古典曲子的磁带,一直到后来出现了CD机,原来的录音机也坏掉了,磁带才逐渐淡出了我的耳朵。我想我们家有CD机应该算比较早的,貌似那时候的盗版都是30~40一盘。现在估计老爸应该有一百张音乐CD。这个数目对于专业搞音乐的音乐人来说不能算多,但是对于一个不拿音乐吃饭仅仅欣赏的普通家庭来说我想不应该算是一个小数字,至少比我周围许多人的数量要多。这些音乐大部分都是古典音乐。
后来me又赶上了多才多艺的热潮,被逼着学了乐器。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我不喜欢学乐器,但的确增强了对旋律感觉。所以对于没有旋律的说唱比如周xx的,我实在是不能忍。
 
为什么古典不会流行?
    毕竟经典永远是少数,并且这些古典的东西已经很久都没有变化过,更新的速度也远不及POP的,对于喜欢变化的younger来说,就不能作为首选了。
我以前听古典音乐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不过近些年来感觉自己心很浮躁,很少能够完全静下心来听靡靡之音。所以我想古典音乐不是很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生活的节奏快了,人也浮躁了,缺少了一种听音乐的心情。
另外,可能有许多人和我当初听vitas的想法一样——如果我不听,似乎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了,似乎就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
所以我只想说——坚持做自己。能做到这点,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真的很不容易。
 
 
每个人对音乐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世界才会很多彩。但是就像是英文中对于classic的诠释——只有时间才会证明经典。
阅读(119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