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7960
  • 博文数量: 32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04 11:42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6年(31)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6-09-16 20:54:09

秋天的意味很浓了,天高了,云清了,月亮淡了,暮鸟多了,虫声起了,雨夜长了,夕烟的味道重了,风瑟瑟了,我生命里的夏天又被化石了一个了。
初中的时候学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有个观点一直赞同,书非借不能读也,时间紧迫,自然要一气呵成,不能怠惰拖拉。我自己买过很多书,却有一大部分只翻了开头和结尾便丢下了,自己的东西总是不大有情急之感,总觉得以后的某个时间才是阅读好时机,可是放着放着纸张都软了灰都厚了,依然没有阅读的欲望,这是一件滑稽而可惜的事情。后来改变了态度,借了书来,专心地看完,拣到好的便买了收藏,闲时读读喜欢的章节,总算不负时间和金钱。
当然我通常是没有钱的,买的固然都是喜欢的,却做不到喜欢的都能买来,比如AC全集,即便是平装也要千元以上,自己自然无力购置,即使逢到生辰节日,也无法厚颜要求别人以此相赠,只能在图书馆的书架前平白做个兔子眼罢了。
说到赠书,自然也是有的,月初的时候有朋友合送了一套铁伊的集子,很意外,却是非常欢喜,只恨他们偏买的正版,否则便可多送几本了,这话自然是不能说了,心里却深为可惜——这样的雅事,在我却如此市侩,自己都鄙视自己的煞风景。
我自己的书虽然读得不勤,表面上却是敝帚自珍的紧,每得了新书,总要找白纸包得棱角分明,还在后页煞有介事地题上“抱膝阁藏”四个字来,折页是绝对不行的,妈妈喜好种花,于是书里夹满了栀子和白玫瑰的花瓣,陈旧而有一点哀伤的气息,看书的间隙里偶尔让人矫情地发起怔来,也是很有意思的。
读书最好的情境是坐在有微风的窗前,绿沙格子和窗外树阴叠映着,凉意森森,膝上摊一本喜欢的书,不一定要专注,偶尔抬眼看看别处想想其他,直教人感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唯原此生,永如今日。或者在公共图书馆也是好的,春秋日午后的阳光和微风斜斜拂上身来,纸张墨迹也发着毛毛的黄光,间或走走神,观察一下别的读者,那一份平静到有些慵懒的快乐,简直是说不出来的。
再说说我喜欢读的书,历史自然是有趣的,不过总愿意读原版,看得久了,便很吃力,也看别人的研究评论文章,但心里总是不安稳的,每看到一个结论,就恨不能自己找原文来对照一番(抬杠本性全面发作)。房龙说“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赋予地理学以时间和意义”,于是地理书籍也偶尔拿来合看,买了各样大小地图,摊开了铺在地面四周,一边看书一边低伏了身体逡巡张顾,自觉得四海为王,那份虚荣的得意与张狂,也是可笑可喜的。
杂文看得少,主要因为这种题材的书写氛围越来越不好了,特别是文艺评论方面,常常看过后的感想是,要找评论者和被批评者的恩怨小史来看一下方好。
小说是最能激发阅读快感的,我喜欢曲折的故事,平实的文字,正统的主题——做到这一点,可是非常不容易的,近来的作家似乎都往画家方面靠拢,用各种新怪的比喻和用词,把一个简单甚至俗套的故事横加折磨,仿佛在画布上用尽全部色彩和笔法来画一朵花或者一只鸟,你要问他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无非就是人类的愚蠢和悲哀啦不可摆脱的宿命啦之类似是而非的东西,这样的主题很讨巧也容易蒙骗人,写一点丑恶恐怖的下流故事,加些危言耸听的颓丧文字,便大功告成也,只是长此以往,恐怕愚蠢和悲哀就是这类作家自己的宿命了;文字也是个大问题,张爱玲说她小的时候好用些鲜艳奇巧的词语,诸如“珠灰”“昏黄”“婉妙”之类的堆砌,及到长大才以为是可笑的事情,我非常喜欢她的《半生缘》,一个生老病死的爱情故事说得从容不迫,并不弄一点玄虚,现在的小说家却是等而下之趋之若鹜于她童年时代的毛病了,肚子饿了非说成“胃里有一种烧灼的疼痛”,要不就是喜欢“在夜里无声地做爱”,真是作孽。当然也有好的作家,我喜欢看池莉小说里细碎的人间烟火,喜欢看格非迷宫一样的《锦瑟》,喜欢看师太对于人情世态的一语中的;再说到幽默问题,这是中国现代作家的硬伤,很少在阅读过程中能让我前仰后合的横生妙趣,基本都是非常生硬地用刻薄语调形容某个人或者在人物对话过程中设计一些并不有趣的笑话,我个人偏好的是英国式一本正经的幽默,比如狄更斯,他的《匹克威克外传》常常笑到我腹痛,平添许多内伤,即使是在AC的推理小说中,波洛与黑斯廷斯的对谈也时时有让人解颐之处,好的幽默是能使人快乐,而不只是轻浮地讨好着引人发笑。
散文是轻松的文体,喜欢三毛的天涯浪迹,喜欢苏青的坦诚率直,喜欢周作人的清雅优美,喜欢看别人的衣食住行,别人的痛苦快乐,别人的爱情别人的童年,好奇心或者窥视欲?不得而知。
最近在看的书是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细碎的琐事,快乐,扫兴,吃的东西,穿的样式,活动的仪式,四时的节令与风景,如此等等等,十分有趣,且又是周作人的译文,非常简淡可爱。这样的书却不符合“非借不能读”的原则了,不适合急急地想要读完,而是应该摆在枕间灯下,偶尔翻阅几则,齿颊生香。
自己买一本,或者找人勒索?这是个问题。
阅读(984)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