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60908
  • 博文数量: 675
  • 博客积分: 2030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67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12-31 16: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75)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20)

2010年(14)

2009年(63)

2008年(118)

2007年(141)

2006年(318)

分类: LINUX

2006-08-25 21:46:40


千万个类UNIX系统爱好者都经历过发行版狂热的阶段,这通常是一条弯路,但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不会是白走的。在这个阶段的的每一次烦燥,每一次惊愕,每一次丢失数据,每一次刻录光盘,都终将汇成宝贵的经验。即使是惨痛的失败教训,也是同样宝贵的经验。

一 Red Hat/Fedora Core/CentOS/SientificLinux
相 对而言,我对这系列发行版的安装是最熟悉的了,现在我主要用的就是Fedora Core 5。Fedora Core 3 是我第一个装得满意也用得满意的发行版。早期的Red Hat版本对新硬件的支持稍稍逊色,但至少从Fedora Core 5 开始,这种状况大有改观。
CentOS和SientificLinux都是从RHEL的源代码重新编译而成的版本,用过红帽子的用户安装和使用这两种发行版时,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SientificLinux的开发者们用的显示器是不是都太高级了?SientificLinux 4.3 的LiveCD和安装后的默认显示分辩率都高于1024*768,高出的还不是一点点。
逻辑卷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但似乎不适合于喜欢在一台电脑上安装多个类UNIX系统的用户,因为从别的系统里挂载逻辑卷里的分区好象并不顺利,所以我在安装中都不采用逻辑卷。
RPM 架构的一个多为人诟病的缺点是启动软件管理的功能、解决依赖关系时总是慢得考人耐心,即使用yum,下载的速度也不能令人满意。但硬币的另一面是RPM的 确很好用,分析依赖关系也不用说是很有必要的。除了红帽子家族,SUSE等发行版也是基于RPM架构的,现在连apt都已支持RPM了,足为明证。
红帽系列因其编译工具和类库齐全,非常适合开发者或喜欢自己鼓捣的用户。与之相反的是Ubuntu,竟然不带make,很是让我不习惯。
Fedora Core是受红帽子公司资助的社区版,开发很活跃,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版本生命周期短,FC5才发布几个月,FC6的测试版就出到第二版了。这也可以说, FC5可以在经历在线更新之后,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版了。肩负着测试功能的Fedora Core,有时会给人未经充分测试便即发布的印象,这可算是一个缺点吧。

二 SuSE Linux
SuSE Linux是在欧洲最受欢迎的发行版,SuSE Linux 9 是收费版本,但SuSE Linux 10则是免费的。SuSE Linux对多媒体的支持受到广泛好评,恰好那是红帽系列的弱项,不知这有无针对性。在我的使用中,SuSE Linux 10对硬件的支持略略不如Fedora Core 5,感觉上速度也逊色一些。
SuSE Linux 10默认安装选项中开发工具不算特别多,但也可以手工选中,同样适合开发者。


三 Mandriva/PCLinuxOS
把 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PCLinuxOS貌似从Mandriva而来的(我在一台虚拟机上同时安装了PCLinuxOS和VectorLinux,后者安装 GRUB时把PCLinuxOS认作Mandriva),它们都有强悍的处理分区的能力。PCLinuxOS作为LiveCD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安装也简 单,但我用过的版本,完成安装后如果选择自动重启,则会卡住在关闭系统的过程中,手动重启就不会。
这两种发行版都漂亮易用,但对中文支持不佳。
二者之中,Mandriva更适合装了系统就简单使用的用户,PCLinuxOS则显得更灵活。

四 SimplyMEPIS
SimplyMEPIS诞生不久就声名大振,一个特色是对Windows考虑得不少,装好后就能挂载NTFS分区,似乎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要和Windows一起安装。但在我用过的电脑上,这个发行版对硬件的支持还不是非常好,一些显卡可能未被支持。

五 华镭、红旗和麒麟
华镭、红旗和麒麟都是国货。
华 镭是基于Debian的,不过安装过程很傻瓜化,只是对分区的处理能不太强,认不出分区情况时,会要求重启,事实上重启后依然如故,那是个死循环。别的方 面不错,容易使用,界面友好,不过官方的软件仓库不算丰富,也许是测试比较慎重吧。总体来说是个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国产发行版。
红旗实在太象Windows 了,这个特点是个双刃剑,相似部分Linux用户不喜欢这种风格,但毕竟容易上手,适合新用户。红旗5.0版以默认条件安装后没有yum,也没有apt- get。不明白的一个现象是,在CHINAUNIX的下载排行榜上,红旗是以明显优势高居榜首的。
我做过的一个项目是与麒麟有关的,也因此有所接触,在我的印象中,麒麟的安装还算容易,用起来算是一般,界面不属于我喜欢的类型,至于其他方面,网络上有许多分析文章,不少人比我了解得要多,我不适宜评论什么。
华镭的小疏忽,麒麟的小BUG

六 Ubuntu/Kubuntu
Ubuntu/Kubuntu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慢,比任何其他发行版都慢。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发行版会那么受欢迎,难道免费邮寄CD的魔力真那么大?
Ubuntu/Kubuntu可以作为LiveCD使用,也可以在启动后安装到硬盘上。但是安装中对原有分区比较复杂的情况的应对能力不足,恐怕不适于参与多操作系统的安装。
如果说某些发行版的目标是简单使用Linux,那么Ubuntu/Kubuntu可能属于这一种。

七 Debian和Gentoo
Debian和Gentoo并不相似,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难装。
安 装Debian需要有不错的网络连接——除非你愿意捧着十几张CD来装。但并不是说网络连接不错就能装好Debian,因为,以Debian 3.1为例,它要求电脑能够使用DHCP获得IP,或者设置PPPoP等,很不巧的是,不少电脑是在局域网里,要用静态IP的,这样的条件是装不了 Debian的。但即使安装过程还算顺利,能够装好基本系统,也能下载完所有的软件包,也有可能没装好窗口管理程序。
Gentoo作为LiveCD,也可以安装到硬盘上,不过目前好象还没有中文界面,并且Emerge Kernel这一步耗时颇多,安装过程也很容易出错,对复杂分区情形的处理也表现欠佳。
Debian和Gentoo可以作为技术狂人的挑战,但绝不适合于大部分人。
个人看法,不应鼓吹所有不容易安装的发行版,更不应该以能够装上难装的系统为傲——能装个系统算得了什么高手?
过分吹捧Debian、Gentoo之类的发行版,也许会使刚刚对Linux有好感的用户却步。

八 其他Linux发行版
Zenwalk、Rock等发行版划定分区时使用cfdisk,字符界面,对SCSI硬盘支持不够好,认不出纯然空白的SCSI硬盘——至少在虚拟机上是这样,我没敢往真实的硬盘上试。
Goblinx就象它的名字一样,象个小妖精,但它可以帮助用户定制一个自己的发行版,这听起来是个高级话题。
Vector Linux使用几种轻型窗口管理器,Fluxbox占用资源少,比XFC4美观,但毕竟不如GNOME、KDE方便好用。
http://my.opera.com/boatonsea/homes/blog/VectorLinux.gif

九 BSD
虽 然装过几个版本的BSD,但仍然不敢说对BSD有多了解。只知道FreeBSD和NetBSD安装完成后的窗口管理器是XFce,而且估计是出于安全方便 的考虑,使用上比多数Linux发行版都麻烦,使用一个命令(程序)通常要输入完整的路径。我的一个观点是操作系统使用一定要方便,操作系统要给人在上面 做事的,太严格的安全控制会明显降低效率。
DesktopBSD和RelaxBSD都是基于FreeBSD的桌面发行版,二者的图形安装界面同出一源,只是RelaxBSD是国货,是个中文的FreeBSD的LiveCD实现,所以多了中文的选择而少了一些其他语言的选择。
DesktopBSD(用一张CD)安装完成后看中文网页时显示不全,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没安装中文语言文件,不过它的安装界面是没得选中文的,语言选择只有英语,提示应该使用CD2,但我在官方网站上粗粗看过,没找到CD2。
RelaxBSD 毕竟出自国人之手,相对来说较适合在中文环境下使用,但RelaxBSD 2.0似乎还有些BUG,用起来流畅感很不足。由于本是LiveCD,网络设置默认是用DHCP取得IP,安装后在图形界面上设置DNS能成功,但设置默 认网关会失效,不知这是不是误会。非得每次启动后从命令行设置默认网关,多少有点不便。尽管我觉得有些缺点,但我对RelaxBSD的总体评价与华镭 Linux接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国货。
http://my.opera.com/boatonsea/homes/blog/D_BSD.jpg

十 Solaris
Solaris终于加入了开源大军,无庸置疑,这是个很好的UNIX,只是有几个原因让我没有深入去了解她:我不大向往JAVA;我不大喜欢资源杀手;我想到Solaris是针对SUN的硬件优化的。

十一 在一台电脑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要在一台电脑上成功地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有两个大前提:A、选中的这几个操作系统,每一个都能成功地单独安装在目标电脑上;B、这几个系统互相之间不会有冲突。
我此前已经成功地把XP、RelaxBSD和Fedora Core 5安装到一台电脑上,现在我还加上了RaysLX(华镭),四个系统彼此相安无事。在虚拟机上我也实现了PCLinuxOS和VectorLinux的二重安装。
理论上Linux和BSD是可以共享SWAP的,不过因为二者的SWAP格式不完全一样,做起来还是觉得稍为麻烦点,我也就不去追求那512M的最充分利用了。事实上,我的Linux的SWAP通常只用到不足1%,即使是在做貌似要占资源的某些操作时。
多系统安装的一个要点是编辑分区方案时要小心,设定挂载点时也不要马虎,别不小心格式化了要保留的数据。
另外,BSD要求安装在主分区,对于同一台电脑上的其他操作系统来说,这个主分区内的逻辑分区多少有点特殊,挂载的时候不一定能如人意。而Solaris则被传不能与Linux共享SWAP,但我未试验过。
Linux之间共享SWAP是绝对没问题的,安装第二个Linux系统时,不必再格式化SWAP。
阅读(1506) | 评论(2)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8-06-11 11:56:11

文章写得貌似很精通,可注意别让自己的小bug露出来

chinaunix网友2008-06-11 11:56:11

文章写得貌似很精通,可注意别让自己的小bug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