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20056
  • 博文数量: 312
  • 博客积分: 101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66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10-26 15:27
个人简介

可干百业,无一精通。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2)

分类: LINUX

2009-06-17 22:31:25

举双手和双脚同意。

实际上我自己筹备这个事情已经一个多月了,以至于大年三十那么还一边看联欢晚会一边编译LFS!
我很热爱计算机科学,也很热爱开源技术,虽然接触的时间还不长。

先抱怨两句,LinuxSir是一个很大的社区,10万会员!LinuxFans社区,21万会员。
看看LinuxFans,创造出了MagicLinux,文泉驿字体,Skyeye,Lumit,Eva,Fanx,连连看,BitStorm项目,不乏国内外的杰出项目。
再看看我们的Sir,虽然会员们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东西能拿得出手的!我很爱Sir,每天都在里面转很长时间。

我觉得LFS版可能是Sir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了,因为我们这里面几乎不讨论美化!!实际上我是因为LFS才每天来Sir^O^.

MagicLinux做得很好,他们的团队中确实有几个高人,其实整个团队也就那几个人,他们自己也说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整个团队就一个人!
我在使用MagicLinux的过程中发现 ,MagicLinux是在红帽 Fedora Core 源代码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因为它们的软件包分包方式与FC几乎一样,使用 gcc -v 输出的信息中还含有Red Hat字样。但MagicLinux却实在软件的易用性,多媒体,字体,中文化方面大大的加强了。使得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少产生美化问题。

关于自己的Linux发行版问题,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也准备了很长时间。

先说说我的基本情况吧:
现在大四,就读于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热爱电子与计算机技术。
大一就进入了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心,跟着学长们学习电子技术,一直到大二下学期,这期间还参加了2003年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不过只获得了成功参赛奖,这期间还做了个综合电子实验仪,不小心还申请了个专利^_^。
到了大三开始放下电子,专心计算机,这期间深入学习了编译技术,做了个基于Bison1.4语法的First-Follow集自动生成程序。也从大三开始接触开源技术,第一个使用的GCC编译器是MinGW(可能是Djgpp,忘了);第一个使用的Linux是SUSE9.1专业版,觉得好漂亮。
之后还知道了Cygwin,并且用它在Cygwin下学了UNIX网络编程(哎,终生遗憾,初学UNIX编程尽然是在Windows下)。
记得第一次听说LFS时它的版本才4.x,当时还专门下载准确研究研究,未果! 等到第二次再接触到时,已经到了6.1版(总是感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在虚拟机中整了几天,终于成功地得到了XFCE桌面,好一顿感动。
没想到这终究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通过LFS的过程,了解了Linux大体结构,组成,构建方法,开源精神,还有Sir中的那么多热心朋友!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不能独享,经过一些简单的准备,我给学校递交了一份申请书,内容就是制作一个Linux版本。 没想到老师竟然很支持(可能是老师一直都很相信我,而且我是创新中心的主管,学生头,但她不懂技术,学化学的),当即就按我申请中写的给我分配了五台最好的联想机器,我还报销了些纸及光盘。硬件设施没问题了,现在就缺人。 我当时就将LFS介绍给了我们学校创新教育中心的几个编程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每人刻了一张盘,中文文档,去做LFS6.1 ,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创新中心培养一些Linux人,而且得尽量快,因为我没有时间了(目前还有五个月毕业),我知道要做一个实用的Linux一个人很难,而在创新中心最缺的是Linux人,他们大部分都在上学期放假前完成了制作,但我发现并他们并没有培养出兴趣!而且他们大部分是大三,这学期还考研,根本没时间,真是失败!现在就剩下一个大一的小女生在继续做,不过她挺聪明,也肯学,如果没估计错应该能成才。

当然,从递交申请到今天晚上,自己可一点都没有闲着(除了初四-初七参加全美数学建模没时间)。
为了见识更多的发行版,了解他们的一些优缺点;我就不停的装系统,硬盘上的Linux也一天天多起来,包括:Gentoo2005.1, MagicLinux2.0,ArchLinux0.7,SuSE10.0,SuSE9.3,Ubunbu5.10, FedoraCore4,LFS6.1, Debian3.1, RedFlog5.0, 多吧!当然还有WinXP,不过坏好久了。
装这些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见多识广,我还分析了FC4,SUSE10,Ubuntu,Debian,MagicLinux的主要目录结构,觉得收获挺大的。
之后,LFS6.1重新装了一遍。 这一装就是半个假期!! 当然,这一遍就不是简单的照着文档干了! 这回每个软件包中的 README, INSTALL, ./configure --help , ChangeLog 都认真的查看了一下,而且记了挺多笔记, 这回才了解了原来 configure 还有许多标准选项,还有NLS。 真是,世界真奇妙!
10天前终于做完了基本LFS,但发现不能上网,怎么也不能Ping通外网,最后发现在内核中选择中了IPv6支持,将其去掉就OK了,可能加入IPv6还有其它配置吧! 在做BLFS时遇到了麻烦,全是桌面出的问题!
问题估计出在locale编码格式,因为做完基本LFS继续进行BLFS时,我将其Locale更改为en_US.UTF-8,因此做完后不能完全进入Xfce环境,有部分组件没有启动;在控制台下提示libc不能将8位转换为多字节。接下来编译Gnome桌面,其组件还剩一半没完就出现错误不能继续前进。 继续 KDE 桌面,很快就完成了,但是(我真命苦),启动KDE后所有字符均为小方块,英文也不例外(估计又是libc库不能正确地转换编码)。

为了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我已经决定在我们创新中心成立个新的部门,“开放源代码实验室”,专门用来支持此Linux项目的研发(现在还没跟老师说呢,但愿她不反对)。然后通过纳新的方式招集人才,我现在的想法是“宁缺勿烂”。成立新部门的主要目的是要强调它的存在,并且取得学校尽量多的支持(主要是财政^_^!),人员也容易稳定。

看见此贴使我看到了新的希望,其实最近几天我一直都在加强巩固自己的基础,将以前一些不太精或比较模糊的东西深入地学了一下(实际也不是很深),主要是一些GNU常用工具。

我也一直在研究 Linux 硬件识别及软件包管理方面的内容。现在暂定为RPM格式,并且已经掌握其打包方法,随时有可能动工开始我的Linux项目。

其实我也一直想在Sir 找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共同做此项目,但由于自己平时也只是看客,没什么威信,估计发出去的帖子也只能是大海之针!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的“ 终极幻想 ”版本亲自出马,让我感觉眼前一下光明了,心情激动不已!! 马上选择包夜,以便完成此文。

很多人认为再造个Linux等于再发明个轮子,是无意义的。 但是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有无意义,而是能否完成!
很多东西很奇怪,一顺百顺,就如同LinuxFans有许多项目,今后可能还会增加,因为多个项目对他还说很正常!
我们不能把时间整天花在给那些初学者解解一些初级问题, 大家好不容易把技术学这么好,就应该用他做更复杂的工作,将那些较简单的留给那些刚刚脱离初级用户的人! LinuxSir高手们确实应该做点实事了!
网上经常提到的中国开源站点看见 LinuxSir 的机会并不多,不知大家是否留意。

非常对不起,文笔不佳,希望大家不要看吐了!

写如此之多的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要证明,我自己对此事是非常在意和重视!
再讨论这件工作有无意义是无意义的。
从跟贴能够看出,更多的人也对此事充满了激情,现在我们应该想办法研究研究战略! 发展战略!
 
从lfs到现在已经2年多了。从来就没在技术上这么认真过。看到这位仁兄的回帖,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阅读(201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