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大小的优化 块意为最小的存储单位
假设:Block size 1K
每个分区被格式化后,都会创建很多块
如果一个文件有4K,要使用4个块
即使一个块不到1K,但也会使用1个块
假设:Block size 4K
如果一个文件有4K,只使用1个块
即使一个块不到4K,也会使用1个块,直到填满才使用下一个块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如果你的文件很大,而数据块很小,这个文件就会被分割成很小的很多块,这样分割的时间和寻址的时间都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相反如果数据块大点就会减少相应的时间!但并非块越大越好!如果你的块大小4K,而你的文件只有1K,这样就会浪费3/4的空间,这样就要根据时间情况来判断。
Mkfs.ext3 –b 1024 /dev/sdb2
每个数据块大小为1024个字节
如果要增加数据块的大小
Mkfs.ext3 –b 4096 /dev/sdb2
(-b 后面的大小默认只有1024,2048,4096)
2,节点块的优化
在我们读写数据的时候,所有的数据都要写进数据块里面,在数据块寻址的时候都是根据数据块的编号来找的,假设有4个数据块分别为1,2,3,4,如果一个文件file1占用了1,2两个数据块,那么会在索引区里分配2个节点,当读取file1的时候就会读取2个节点,如果我们把2个数据块合并一起,就可以提高读取速度,file1只需要寻一次址就可以了,
- i 表示节点使用多大的数据块
Mkfs.ext3 –b 4096 - i 8192 /dev/sdb2
每一个数据块代表4096,每2个数据块编一个号,4096*2=8192
这样可以对大文件寻址的速度加快
或者Mkfs.ext3 –b 4096 - i 4096 /dev/sdb2
一个数据块编一个号
实例对比可以使用tune2fs –l /dev/sdb2 |more 查看
Inode count节点的编号
Block count块的编号
看看2种命令的区别
3,保留块的优化
保留块-为管理员保留的磁盘管理空间,默认为总数据块的5%,而且这部分空间只能管理员占有。
使用:Mkfs.ext3 –b 4096 - i 8192 –m 2 /dev/sdb2
设置保留块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为2
举例比较:
Mkfs.ext3 –b 4096 - i 8192 –m 5 /dev/sdb2
Mkfs.ext3 –b 4096 - i 8192 –m 2 /dev/sdb2
使用tune2fs –l /dev/sdb2
查看 reserved block count:数量的不同
这样对于大硬盘空间的使用会节约很大一部分空间(3%)
4)tune2fs 调整ext2/ext3文件系统特性的工具
-l 〈device> 查看文件系统信息
-c
设置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
使用tune2fs –l /dev/sdb2查看maximum mount count 默认是27次,每挂载一次mount conut就会加1,超过次数就会强制自检
使用tune2fs –c -1 /dev/sdb2
设置负1就可以避免
当然也可以手动自检,使用fsck
-I 设置强制自检的间隔时间
使用tune2fs –l /dev/sdb2查看check interval 默认是6months
使用tune2fs –c -1 -i 0 /dev/sdb2
设置为0
-m 保留块的百分比
-j 将ext2 文件转换为ext3格式
不会破坏文件数据的格式转换命令参数。
阅读(165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