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CU上的一篇精华帖子。讨论的是cxtxdxsx的具体含义。我觉得不错特意整理了一下。
问题:
c0t0d0s0:
C:controller
T:Target
D:Disk
S:slice
为何在虚拟机的磁盘编号(/dev/dsk/c0d0s0 )有D无T?
解答:
一、
Last login: Thu Apr 23 17:03:51 2009 from x.x.x.x
Sun Microsystems Inc. SunOS 5.10 Generic January 2005
# format
Searching for disks...done
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
0. c0t0d0
/pci@0,600000/pci@0/pci@8/pci@0/scsi@1/sd@0,0
1. c0t1d0
/pci@0,600000/pci@0/pci@8/pci@0/scsi@1/sd@1,0
2. c1t16d0 cyl 51198 alt 2 hd 256 sec 16> //这个lun 100G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0,0
3. c1t16d1 -1.00TB>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0,1
4. c1t16d2 2.00TB>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0,2
5. c1t17d0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1,0
6. c1t17d1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1,1
7. c1t17d2
/pci@1,700000/fibre-channel@0/sd@11,2
8. c2t16d0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0,0
9. c2t16d1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0,1
10. c2t16d2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0,2
11. c2t17d0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1,0
12. c2t17d1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1,1
13. c2t17d2
/pci@3,700000/fibre-channel@0/sd@11,2
14. emcpower0a
/pseudo/emcp@0
15. emcpower1a
/pseudo/emcp@1
16. emcpower2a
/pseudo/emcp@2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 第0、1号磁盘是本地硬盘,只有一个控制器,这个不说了,其他的盘都是从存储阵列上来的
- 第2、3、4和5、6、7和8、9、10和11、12、13这4组是重复的,其实就只有3块盘(为什么这样呢,后面说)
- 如果注意看,就会发现编号为2,5,8,11这4块盘的大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指向的是存储上的同一个LUN
- 此外,3,6,9,12也是同一个LUN,4,7,10,13亦是如此
- 2-13这4组盘,经过多路径管理软件后重新变成3块盘:14、15、16(最终我们使用这3块盘,2-13的盘我们不去动它)
现在开始解释:
先看连接图
|========存储阵列控制器1-sp1
|----HBA卡1=======SAN交换机1|========存储阵列控制器2-sp1
服务器|
|----HBA卡2=======SAN交换机2|========存储阵列控制器1-sp2
|========存储阵列控制器2-sp2
图例说明:====== 表示一对光纤,光纤接口总是分成两个小口,一收一发,要接两根光纤(术语通常叫尾纤)
注解:一收一发,两根光纤,光纤从来都是讲对的,而不是和双绞线一样讲根,特此说明。(其实双绞线也讲对,一根里面有4对,5类线以100MB速率传输时仅用其中2对,即4根;6类线以千兆速率传输时就要用全其中的4对8根线了)
这样呢,可以看到服务器有两块hba卡,分别连不同的光纤交换机,而每台光纤交换机和同一台存储阵列都有两条路径连接。
于是,服务器到存储阵列就变成有4条通道:
- 控制器1(c1,即hba卡1)经过光纤交换机1后有两条通道到存储阵列(所以有两个target number,t16,t17)
- 控制器2(c2,即hba卡2)经过光纤交换机2后有两条通道到存储阵列(所以有两个target number,t16,t17)
结果呢,就导致存储上的一块盘(对存储而言叫做lun,logic unit number,书本P46),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上看来就变成了4块盘,但dx的x保持不变(LUN对操作系统而言就叫 disk number,怎么变成4块盘的下面接着说)
本实例中,
- 存储上划了3个lun(Lun 10,lun 11,lun12,大小分别是100G,1T,2T)给服务器使用,因为solaris的cxtxdxsx中的dx是和存储的Lun一一对应的,所以在服务器端的solaris系统的眼里来看,对应的dx也只有三个,分别为:d0,d1,d2。
- 但是呢,因为每个lun有4条路径(经过两块HBA卡(c1和c2),每块HBA卡有两条路径(t16和t17),共4条路径)到达服务器端,所有在服务器端看的话同一个lun会变成4块盘,比如d0就变成4块:c1t16d0,c1t17d0,c2t16d0,c2t17d0
- 因此最后需要用多路径管理软件把4块盘在重新整编起来变成逻辑意义上的一块盘,免得误用,最后来自存储的3个lun==》操作系统的emcpower0a,emcpower1a,emcpower2a这三块盘,大小不变,还是分别为100G,1T,2T
二、
之所以 t 与 d 混淆 是由于 SCSI 造成的
传统上的小型机(当然大型机也是) 硬盘与机器的设备接口是SCSI 的, 而我们用的PC机是IDE的。因此在SPARC小型机上会看到带 t 的标识, 而在自己PC(IDE盘)上安装solaris的话,就不会看到t.
之所以定义了t 是因为, 沿用了SCSI的定义。 因为SCSI bus 里有 Initiator, target 和 terminator.
Initiator 发布操作命令。 target 接受命令。 terminator 是电气要求完成阻抗平衡。
Target Number 就是Physical Unit Number (PUN)。比如一个SCSI卡上连了3个硬盘和1个CD-ROM, 那么就可能看到:
c0t0d0 , c0t1d0, c0t2d0, c0t6d0. 主要是在t 上设置, d 都是0。
d 的定义, 其实就是lun, LUN 也是SCSI的概念。 因为SCSI ID识别号只能扩展到4位 (8/16个device)。 当接驳更多设备的时候, 为了提供更多的设备识别号给主机, SCSI技术标准在SCSI ID 基础上增设了LUN 。比如在一个SCSI卡外面直接挂一个SCSI磁盘阵列,里面的N多个盘可以看成对应同一个target上的N多个lun。 或者在阵列里选其中的几个物理盘做成一个RAID逻辑盘对应成一个LUN。
所以说t和d 是沿用SCSI概念的产物。而Fibre Channel, 由于寻址能力强,它定义的target 数量没有SCSI/16的限制, 但沿用了cXtXdX 的风格。linux 下设备标识则使用简单的BSD风格来表达。
讨论贴地址:
阅读(1567)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