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132159
  • 博文数量: 7460
  • 博客积分: 1043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817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02 22: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460)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669)

2008年(6790)

分类: BSD

2008-04-02 17:51:26

前言

大家可能见到过很多在软盘上运行的Linux系统,可在软盘上运行的FreeBSD反而比较少,虽然有PICOBSD,然而很多时候PICOBSD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那么可不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在软盘上运行的FreeBSD系统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在维护着一个Floppy Firewall的Project,它是一个基于FreeBSD和IPFilter的运行在软盘上的防火墙系统,很多网友在使用了Floppy Firewall之后发邮件来询问怎么样使FreeBSD运行在一张小小的软盘上。但由于前段时间事情太多一直没有时间,今天终于找到时间,所以把制作在软盘上运行的FreeBSD的过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由于时间仓促,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1、FreeBSD的启动过程简介

当BIOS读入MBR之后,MBR中的程序读入硬盘FreeBSD Slice(FreeBSD分区)中的引导程序,引导程序默认情况下会加载/boot/loader,然后loader把加载/kernel,此时 kernel开始检测一些硬件和做一些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kernel把mount root device,然后启动系统初始化进程/sbin/init,init把根据/etc/rc中的设置来进行初始化等。

可以看出我们需要解决的部分就是:引导程序 -> /boot/loader -> /kernel -> /sbin/init -> /etc/rc在了解了启动过程之后和问题所在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制作软盘上的FreeBSD了。

2、初始化软盘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软盘初始化,包括设置disklabel和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成ufs格式)。

  bsd# disklabel -r -w fd0a fd1440

接下来是安装引导程序。

  bsd# disklabel -B fd0a

现在软盘已经能够引导了,但因为我们要在它上面放置程序,所以要创建文件系统。

  bsd# newfs fd0a

刚才已经做好了引导程序,因为引导程序会加载/boot/loader,所以我们还需要把系统中的/boot/loader复制到软盘中。

bsd# mkdir /fd

  bsd# mount /dev/fd0a /fd 

  bsd# mkdir /fd/boot 

  bsd# cp /boot/loader /fd/boot/loader

根据FreeBSD的启动过程,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引导程序和loader,接下来就要准备内核了。

3、定制内核

软盘的空间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定制一个小内核,而不能直接使用系统原来的内核。由于我们只使用软盘,所以内核中的关于scsi、ata、atapi和raid等这些东西都应该删除,因为我们不需要IPv6所以INET6也应该删除,具体留下些什么要看自己的用途了,这没有什么标准。不过有几样是必须的:

options MFS # 内存文件系统支持。

options MD_ROOT # 使用MD(内存磁盘)设备做root。

options UFS # UFS文件系统支持。

options UFS_ROOT # UFS ROOT。

pseudo-device md # MD设备支持。

下面是我使用的一个内核配制文件:   

# GENERIC -- Generic kernel configuration file for FreeBSD/i386 
  
   # $FreeBSD: src/sys/i386/conf/GENERIC,
   v 1.246.2.38 2002/01/25 17:41:40 murray Exp $ 

  machine i386 

  cpu I386_CPU 

  cpu I486_CPU 

  cpu I586_CPU 

  cpu I686_CPU 

  ident "MINI-KERNEL" 

  maxusers 0 

  #maxusers最好让系统自动分配,如果设得过大,会占用过多的内存。 

  options INET #InterNETworking 

  options FFS #Berkeley Fast Filesystem 

  options FFS_ROOT #FFS usable as root device [keep this!] 

  options MFS #Memory Filesystem 

  options MD_ROOT #MD is a potential root device 

  options COMPAT_43 #Compatible with BSD 4.3 [KEEP THIS!] 

  options NO_SWAPPING #Disable swap    

  device isa 

  device pci    

  # Floppy drives 

  device fdc0 at isa? port IO_FD1 irq 6 drq 2 

  device fd0 at fdc0 drive 0    
    # atkbdc0 controls both the keyboard and the PS/2 mouse 

  device atkbdc0 at isa? port IO_KBD 

  device atkbd0 at atkbdc? irq 1 flags 0x1 

  device vga0 at isa?    

  # syscons is the default console driver, resembling an SCO console 

  device sc0 at isa? flags 0x100    

  # Floating point support - do not disable. 

  device npx0 at nexus? port IO_NPX irq 13    

  # PCI Ethernet NICs that use the common MII bus controller code. 

  # NOTE: Be sure to keep the 'device miibus' line in order to use these NICs! 

  device miibus # MII bus support 

  device fxp # Intel EtherExpress PRO/100B (82557, 82558) 

  device rl # RealTek 8129/8139 

  device xl # 3Com 3c90x 

  device lnc0 

   at isa? port 0x280 irq 10 drq 0 # VMware Nic    

  # Pseudo devices - the number indicates how many units to allocate. 

  pseudo-device loop # Network loopback 

  pseudo-device ether # Ethernet support 

  pseudo-device md # Memory "disks"

上面的内核基本上是一个系统要运行的最小配制了,当然如果你的机器不同具体也不同,大家按自己的情况来定,我的机器配制是:  

  CPU: Pentium III 733Mhz 

  MotherBoard: Via 693A Chipset 

  NIC: Realtek 8139c

当配制好之后就是编译内核了,建议大家使用config的方式来编译,注意,最后不要使用make install,否则你原来的内核会被替换。   

  bsd# cd /sys/i386/conf 

  bsd# config MINI 

  bsd# cd ../../compile/MINI 

  bsd# make depend && make kernel

编译完成后就会成生kernel这个文件,这时它的体积还是比较大,不过现在不用管它,后面把会介绍怎么样处理它。

4、编译系统程序

现在就要准备系统所需要的基本程序了,首先最基本的是init和sh,init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它负责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它把是kernel引导完成后要运行的第一个用户进程,而sh用于解释/etc/rc中的命令。在UNIX中大部程序都使用了共享库,这有利减少磁盘空间的占用,这对于使用硬盘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对于软盘就不太适用了,因为单一个大部分程序都要使用的库libc.so就有500多K,加上其它的库软盘根本就装不下。

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时候一个程序只是用到了库中的某个函数,但同样也要加载整个库,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静态编译来使程序只包含它使用的那部分函数,这样可以减少程序的大小。

不过这样问题同样存在,如果只有少数程序这到没有什么,一旦程序很多时,那么空间问题同样存在。如果会C语言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每一个程序中有很大一部分函数是相同的,比如printf,这个函数在大部分程序中都会用到,如果每个程序都包含一段printf的代码,那么如果有100个程序的话,就会包含 100个这样的代码,然而这些代码都是相同的,实际上有99个都是浪费了空间,那么可不可以让一些程序在静态编译的情况下也能够共享一些函数呢?要知道答案,往下接着看。

幸好,PICOBSD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制,使得程序即不用加载标准库也可以利用其它程序中的相同函数,这就是crunch(crunch好像是世界顶级黑客高手John Draper的网名,不知道这与他有没有关系。crunch是把所有需要的软件编译在一个文件中即crunch,然后当中的程序通过symbol link的方式link到它上面,这样便可以使用相应的程序(类似于linux中的busybox),同时又节约了空间。PICOBSD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己定制crunch的机会,在FreeBSD4.5 Release(注:4.8 Release中的crunch无法定制,至少我没有找到,所以建议大家使用4.5)中,crunch的配制文件是 /usr/src/release/picobsd/custom/crunch1/crunch.conf,编辑它以选择你需要哪些软件,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它的用法。

# $FreeBSD: src/release/picobsd/router/crunch.conf, 

  v 1.1.2.2 2001/02/20 02:53:35 luigi Exp $ 

  # 

  # NOTE: the string "/usr/src" will be automatically replaced with the 

  # correct value set in 'build' script - you should change it there 

  # Default build options 

  buildopts -DNOPAM -DRELEASE_CRUNCH -DNOSECURE -DNOCRYPT -DNONETGRAPH -DNOIPSEC 

  # other sources 

  srcdirs /usr/src/bin 

  srcdirs /usr/src/sbin/i386 

  srcdirs /usr/src/sbin 

  srcdirs /usr/src/usr.bin 

  srcdirs /usr/src/usr.sbin 

  srcdirs /usr/src/gnu/usr.bin 

  srcdirs /usr/src/gnu/usr.sbin 

  srcdirs /usr/src/libexec 

  # sources for ns & vm 

  srcdirs /usr/src/release/picobsd/tinyware

以下为你所需要在crunch包含的程序列表,以空格分隔。   

  progs dmesg ping ifconfig route hostname 

  progs cp rm ls cat test mkdir less 

  progs uname sysctl 

  progs init sh reboot

ln是表示建立一个别名,如ln less more,表示当执行more的时候实际上是执行less,ln less more。以下是指定编译时需要的库:   

  libs -lncurses -lmytinfo -lipx 

  libs -lz -lpcap -lalias 

  libs -ledit -lutil -lmd -lcrypt -lmp -lgmp -lm -lkvm 

  libs -lgnuregex -ltelnet

当编辑好crunch.conf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编译crunch了:

bsd# make

这时会生成一个名为crunch1的程序,我们要的就是它了。

5、建立内存磁盘

大家可以看到crunch1加上我们刚才编译的内核和loader程序,已经超出了软盘的容量,同时为了加速程序的运行我们需要使用MD(内存磁盘)来解决这个问题,MD把作为系统的根文件系统和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对于内存磁盘的大小一般不易太大,因为这样会占用过多的内存,下面我们就以建立一个3M的内存磁盘为例说明怎么样建立内存磁盘:   

  bsd# cd /root 

  bsd# dd if=/dev/zero of=bsd bs=1k count=3072 # 生成一个3M的文件,用来做MD 

  bsd# vnconfig -c -s labels vn0c bsd 

   # 使用bsd来创建一个vn设置,以便在其中存放程序 

  bsd# disklabel -w -r vn0c auto # 建立disklabel 

  bsd# disklabel -B vn0c # 安装启动代码 

  bsd# newfs vn0c # 创建UFS文件系统

bsd# mount /dev/vn0c /mnt # 把vn0c即bsd mount到/mnt。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立目录结构,具体建立哪些目录这要视需要决定,本例中需要建立如下目录:   

  bsd# mkdir /mnt/etc 

  bsd# mkdir /mnt/sbin 

  bsd# mkdir /mnt/bin 

  bsd# mkdir /mnt/dev

然后把crunch1复制到/mnt/sbin中,再把刚才编译进crunch1中的那些命令分别做上symbol link:  

  

  bsd# cp /usr/src/release/picobsd/custom/crunch1/crunch1 /mnt/sbin 

  bsd# cd /mnt/sbin 

  bsd# ln -s ./crunch1 init # init必须在/mnt/sbin目录中 

  bsd# ln -s ./crunch1 reboot 

  bsd# ln -s ./crunch1 sysctl 

  bsd# ln -s ./crunch1 ifconfig 

  bsd# ln -s ./crunch1 route 

  bsd# ln -s ./crunch1 ping 

  bsd# ln -s ./crunch1 dmesg 

  bsd# cd /mnt/bin 

  bsd# ln -s ../sbin/crunch1 sh # sh必须在/mnt/bin目录中 

  bsd# ln -s ../sbin/crunch1 hostname 

  bsd# ln -s ../sbin/crunch1 cp 

  bsd# ln -s ../sbin/crunch1 rm 

  bsd# ln -s ../sbin/crunch1 ls 
    bsd# ln -s ../sbin/crunch1 cat 

  bsd# ln -s ../sbin/crunch1 test 

  bsd# ln -s ../sbin/crunch1 mkdir 

  bsd# ln -s ../sbin/crunch1 less 

  bsd# ln -s ../sbin/crunch1 uname 

  bsd# ln -s ../sbin/crunch1 more

6、编写启动脚本

因为我们的系统只是为了测试在软盘上运行FreeBSD,因而这里的启动脚本非常简单只是让系统可以工作,没有做其它的工作。

阅读(50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