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171656
  • 博文数量: 7460
  • 博客积分: 1043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817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02 22: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460)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669)

2008年(6790)

分类: Mysql/postgreSQL

2008-04-02 16:14:05

 

执行表扫描操作之前,将调用info()函数,以便为优化程序提供额外信息。

优化程序所需的信息不是通过返回值给定的,你需填充存储引擎类的特定属性,当info()调用返回后,优化程序将读取存储引擎类。

除了供优化程序使用外,在调用info()函数期间,很多值集合还将用于SHOW TABLE STATUS语句。

在sql/handler.h中列出了完整的公共属性,下面给出了一些常见的属性:

ulonglong data_file_length;           
/* Length off data file */
ulonglong max_data_file_length;       
/* Length off data file */
ulonglong index_file_length;
ulonglong max_index_file_length;
ulonglong delete_length;              
/* Free bytes */
ulonglong auto_increment_value;
ha_rows records;                      
/* Records in table */
ha_rows deleted;                      
/* Deleted records */
ulong raid_chunksize;
ulong mean_rec_length;         
/* physical reclength */
time_t create_time;                   
/* When table was created */
time_t check_time;
time_t update_time;

对于表扫描,最重要的属性是“records”,它指明了表中的记录数。当存储引擎指明表中有0或1行时,或有2行以上时,在这两种情况下,优化程序的执行方式不同。因此,当你在执行表扫描之前不清楚表中有多少行时,应返回大于等于2的值,这很重要(例如,数据是在外部填充的)。

(责任编辑:卢兆林)

阅读(42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