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1108
  • 博文数量: 65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2-16 08: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5)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10年(3)

2009年(43)

2008年(16)

我的朋友

分类: Mysql/postgreSQL

2009-10-27 14:46:24

mysql移植含有中文的数据时,很容易出现乱码问题。很多是在从mysql4.x向mysql5.x移植的时候出现。mysql的缺省字符集是latin1,在使用mysql4.x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的latin1字符集。而当使用mysql5时往往愿意使用utf8。那么我们的任务是不是要把数据中的字符从latin1转为utf8呢?
不是的。
用一句不大准确,但又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在之前的系统中,我们是用latin1保存了使用gb系列字符集(gbk、gb2312等)的汉字。怎么这样说呢?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est\G
*************************** 1. row ***************************
       Table: test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test` (
  `a`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1 row in set (0.00 sec)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estlatin1\G
*************************** 1. row ***************************
       Table: testlatin1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testlatin1` (
  `a`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latin1
1 row in set (0.01 sec)

我们看到这两个表有不同的缺省字符集。此字符集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列的字符集,那么字符类型列的字符集与表的缺省字符集一样。

列的字符集是要告诉mysql,这里面保存的字符所使用的字符集是什么。但到底保存的是什么字符集的字符,不由mysql决定,mysql也不进行检查。

在utf8广泛使用之前,我们使用的汉字都是GB系列的字符集,比如GB2312、GBK、GB18030等等。

在缺省字符集为latin1的mysql中,我们通常就把GB字符集的汉字保存到数据库中,但是却告诉mysql那是latin1字符集。而GB字符集是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latin1是一个字符占一个字节。也就是说一个GB汉字被当成两个latin1字符来保存了。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iso8859_1,也是类似的情况。只要我们保存和读取时都当作latin1,不进行转换,然后在显示时当作gb字符集,就能够正确使用。

那么怎么把latin1保存的汉字正确地导到utf8字符集的数据库中呢?

首先,新的数据库中的列,要使用utf8字符集。一种办法是创建database时指定缺省字符集,这样在建表时如果不指定字符集则使用database的缺省字符集。

导出的数据要以latin1字符集导出,实际上就是告诉mysql导出时不做转换(因为原有的表都是latin1字符集的)。

mysqldump出来以后,再用mysql进行导入时,还要告诉mysql,当前的数据是gb系列的字符集,比如gbk。这样,mysql负责把数据由gbk转换为utf8,保存到数据库中。

如何告诉mysql导入的SQL是什么字符集呢,一种方法是用--default-character-set,但有时会起不到实际作用。这是因为mysqldump出来的文件里有set names语句。比如:

head EA192.060913.sql

-- MySQL dump 10.10
--
-- Host: localhost    Database: EA192
-- ------------------------------------------------------
-- Server version       5.0.16-standard-log

/*!40101 SET @OLD_CHARACTER_SET_CLIENT=@@CHARACTER_SET_CLIENT */;
/*!40101 SET @OLD_CHARACTER_SET_RESULTS=@@CHARACTER_SET_RESULTS */;
/*!40101 SET @OLD_COLLATION_CONNECTION=@@COLLATION_CONNECTION */;
/*!40101 SET NAMES latin1 */;

/*! */是mysql特有有句法,在其他数据库会被当成注释忽略掉。/*!后面的 40101是表示版本,在4.1.1及以上版才执行该条语句。

这里看到有一条SET NAMES latin1。它的一个作用是告诉mysql,客户端传过去的数据是latin1字符集。因为有这样一条SET NAMES,--default-character-set也就起不到作用了。如果不幸有这样一条SQL,那么需要把它去掉或者改成SET NAMES gbk。修改或者删除的办法,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head和tail来配合。比如还是上面的那个文件:

先用head看一下SET NAMES在第几行(数一下),上面看到是第10行。

wc -l EA192.060913.sql
1987 EA192.060913.sql
得到总行数是1987

head -9 EA192.060913.sql > final.sql
brum@brum-laptop:~$ tail -1977 EA192.060913.sql >> final.sql
brum@brum-laptop:~$
head -9是取前9行,tail -1977是取后1977行,这样就把第10行隔过去了。

得到final.sql再用mysql运行时,就可以使用--default-character-set=gbk了。

还有一种办法是mysqldump时使用--set-charset=false,这样就不会出现SET NAMES了。

目前为止,还可能有问题,出在create table的SQL中,比如: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
CREATE TABLE `test` (
  `a`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latin1;

这里仍然有个CHARSET=latin1,它将导致新创建的表的缺省字符集是latin1,而不是我们想要的utf8。

怎么办呢,如果数据量不大的话,可以考虑用编辑器把它去掉或者改成utf8,如果数据量大的话可以考虑用sed,但可能仍然时间比较长。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mysqldump,使用--create-options=false,不导出表的创建属性。但如果导出的表的存储引擎不同的话就有问题了,因为引擎类型(innodb、myisam等)都被忽略了。

此外,mysqldump导出时,不要使用-B,而是直接指定一个database名字,目的是不出现CREATE DATABASE语句,因为其中也可能会有缺省字符集的子句,会影响那些未在CREATE TABLE中指定字符集的表。如果你导出的SQL中有CREATE DATABASE,那么需要注意一下有没有字符集的子句,如果有的话,也需要修改。

好了,通过上述方法导出或者处理过的导出文件可以使用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gbk来导入了。

今天有一哥们并没有碰到如此复杂的情况,只是用mysqldump从4.1中导出,再在5.0中导入,导入的时候指定--default-character-set=gb2312就行了。我想那是因为导出的文件中没有我前面说那些问题。

是不是有几十个G或者更多的数据等着你移植,而且恰巧有字符集问题?祝你好运吧!
mysql4.0.20,导出表结构,再重新导入,就报ERROR 1005: Can't create table (errno: 150)错误。
修改导出的sql文件,在最前面加上set foreign_key_checks=0;
这个错误就解决了,看来是建外键的原因。被关联的表还没有创建,导致外键建不起来。
在Linux或者Unix环境下的mysql命令行客户端中,使用
pager more;
或者
pager less;
可以解决输出行数超过一屏而不方便看的问题。
由此想到less的-S参数,使用
pager less -S;
效果更棒,解决了输出过宽而换行的问题。用左右箭头可以左右移动屏幕
innodb表的修复
innodb表损坏,可能导致mysqld不断地crash。在用户访问到有问题数据的位置就可能导致crash。而mysql目前没有修复innodb表的工具,只能用innodb_force_recovery=1,避免在导出数据时再crash。在my.cnf中设置好后重启库,再用mysqldump或者select *把出问题的表导出来。然后重新导入(删除原表)。如果数据量大的话,就得慢慢等了。

java.sql.SQLException: Driver requires declaration of procedure to either contain a '\nbeg
in' or '\n' to follow argument declaration, or SELECT privilege on mysql.proc to parse col
umn types.
        at com.mysql.jdbc.SQLError.createSQLException(SQLError.java:910)
        at com.mysql.jdbc.DatabaseMetaData.getCallStmtParameterTypes(DatabaseMetaData.java:1364)  
        at com.mysql.jdbc.DatabaseMetaData.getProcedureColumns(DatabaseMetaData.java:3670)
        at com.mysql.jdbc.CallableStatement.determineParameterTypes(CallableStatement.java:702)   
        at com.mysql.jdbc.Callable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java:513)
        at com.mysql.jdbc.Connection.parseCallableStatement(Connection.java:4422)
        at com.mysql.jdbc.Connection.prepareCall(Connection.java:4496)
        at com.mysql.jdbc.Connection.prepareCall(Connection.java:4470)
        at test.ProcedureTest.main(ProcedureTest.java:40)

jdbc调用MySQL存储过程时,需要mysql.proc的查询权限。如果只使用mysql客户端执行存储,是不会出这个错的。出现上述错误则需要
grant select on mysql.proc to '用户名'@'主机名';
把该权赋给应用程序连接MySQL的帐号。如果赋了权限后,还有同样问题,那么是赋错帐号了。MySQL的帐号与其他数据库的帐号概念是不同的。同一个用户名从不同机器上连接过来,被当成不同的帐号。而对MySQL不太熟悉的人,往往对此也不了解。

REPLACE是MySQL对SQL标准的扩展,它会插入记录,或者删除记录再插入记录。如果REPLACE使用的主键或者唯一索引列的值在表中能够找到,则删除该记录再插入新的记录,否则只是插入。如果表没有主键或者唯一索引,那么只是插入。

mysql> desc test;
+-------+-------------+------+-----+---------+-------+
|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
| uid   | int(11)     | NO   | PRI |         |       |
| uname | varchar(20) | YES  |     | NULL    |       |
+-------+-------------+------+-----+---------+-------+
2 rows in set (0.03 sec)

mysql> select * from test;
+-----+--------+
| uid | uname  |
+-----+--------+
|   1 | uname1 |
|   2 | uname2 |
|   3 | uname3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mysql> replace into test
    -> values (3,'me');
Query OK, 2 rows affected (0.01 sec)

mysql> select * from test;
+-----+--------+
| uid | uname  |
+-----+--------+
|   1 | uname1 |
|   2 | uname2 |
|   3 | me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REPLACE的实现,是先向表中插入记录,如果主键冲突或者违反唯一约束,那么删除旧的记录,插入新的记录。

 

 


阅读(76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log_slow_queries

下一篇:mysql的调整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