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45834
  • 博文数量: 124
  • 博客积分: 7074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133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15 16:3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10年(18)

2009年(8)

2008年(14)

2007年(81)

分类:

2007-10-26 22:56:23

明朝的那些事——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1233526741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简介
姓名:石悦
年龄:26岁
专业:法律
学历:本科
职业:公务员
现居住地:广州
著作:《明朝那些事儿》(部分已出版)
谁能PK易中天,惟有《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最初是作者当年明月在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连载的,但由于点击量过高,竞引发了包括几位版主在内的很多所谓“煮酒老人”的嫉恨,从此当年明月的粉丝“明矾”与煮酒论史的几位版主之间产生了长达几个月的争斗,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明矾倒版运动,最后导致该版三位版主被集体罢免。当年明月也从天涯转战新浪,并迅速创下100万的流量。
《明朝的那些事儿》几乎是一个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他几乎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没有想到一部具备了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历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戏说,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称为小说,因为它几乎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一部纯“正史”却写得如此好看,如此具备流行性,这样的反差令我入迷。
 
作品相关
作品相关1轻松读历史等
《明朝那些事儿1》序  轻松读历史 [本章字数:2023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24 13:06:38.0]
 ----------------------------------------------------
历史离我们太远。历史书籍太多。有一句话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就多少表现了人们面对久远的历史和浩瀚史籍时往往会出现的迷茫。
其实,“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这句话,提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史或写史的人如何说或写;二是听史或读史的人如何听或读。自司马迁的《史记》以来有所谓“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它们是“正史”,一般说是代表官方意志的,写法有一定的体例;还有各种各样的私人修史,野史、稗乘、笔记,它们思想的表达相对自由,写法也多种多样;至于家传、族谱、碑铭、方志,也莫不可归于历史。而如此众多的史书,大都是与一般读者和民众无缘的。至于那些经过苦心研究产生的学术著作,本来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百姓也将其视为畏途,根本不看。
那么,老百姓就不读历史了吗?显然不是。老百姓,不论识字不识字,几乎每天都在读历史,有他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说的,有评书里讲的,有戏里唱的,有连环画里画的,有小说里写的,当然,现在还有电视里演的。一般人从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懂得了忠奸善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匹夫的责任。
历史学家想要承担褒贬春秋,以史为鉴的责任,但是他们使用的语言,他们的叙述方式使他们与百姓渐行渐远。
历史是如此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为什么到了史学家手里就变得枯燥无味了呢?历史学家就不能把生动活泼的历史呈现给大众吗?是受制于能力、才力,还是受制于观念?
其实,古代史官们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我们至今还可以从古老的《尚书》中读到当时人的音容笑貌,从《左传》中读到生动的故事。他们使用当时的口语,进行朴素平直的叙述,并没有故做深沉。至于《史记》,由于善于以优美的文字叙述故事、描摹人物,竟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太史公司马迁世世代代受人景仰。然而,越到后来,体例越僵化,文字离口语越远,更由于才力不及,文章无色,许许多多的史书,被指为“断烂朝报”,读之味同嚼蜡。
百姓对于诘屈聱牙的古代史书不能置喙,就任它们束之高阁吧。对于为他们写的史书,百姓也感到多有隔膜,因而也反应不够热烈。于是种种“戏说”连篇累牍,大行其道,糟践历史,拿老百姓开涮。对于这种情况,老百姓感到无奈,许多史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感到愤怒,感到难堪。
1982年,一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书,留美华人学者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在北京出版了。犹如一场随风潜入夜的好雨,及时洒向了正在萌动变革的史坛,也吸引了史学圈外的广大读者,至今风头犹劲。历史原来是可以这样写的,严肃的史学著作原来也是可以吸引人的。流风所及,许多历史著作尝试变换他们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一批又一批文笔优美、姿彩各异的史学著作出现了。也许是由于宣传不够,一些好的史书还不被大家了解,也许是由于数量不够,正经历史还不足以抵挡“戏说”的洪流。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有所期待,期待有更多严肃但是足以吸引人的历史书能够胜过“戏说”,清理、纠正它们对历史的曲解、误读。
就在这时,一个远在广东的学习法律出身的公务员不宣而战了。他在公务之余热中于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写作,开始是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到后来,经过认真构思,决心写一部他眼中的明史。他还不想把它叫做“明史”,或许因为那样会显得过于沉重,或许因为那样会被读者误认为又是一本“学究书”。因此,他把它命名为《明朝那些事儿》,而且在事的后面又特意加了“儿”化。这题目,读者一看就有一种解放感,亲近感。其实作者首先解放了自己。他可以不受任何体例限制,不受任何成规约束,虽然已经不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
我早就从一些年轻朋友的口中听说有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听说它在网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朋友们问我,你怎么看待这种写法呢?我说,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力。而且,从来每个人由于立场和学养的不同,所看到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我们既不能要求历史写作的手法千人一面,又不能要求对历史的结论定于一尊。如同我们听歌唱,无论是学院派的美声的、民族的,还是山野的原生态的,都有存在的价值,其根本在于歌唱者的态度是严肃的,所献出的是精品。换句话说,无论是学院派的美声的、民族的,还是山野的原生态的歌唱者,如果其态度是不严肃的,所献出的不是精品,也是得不到欢迎的。
作者当年明月说:自己的写法是“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并且说,其作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姑且叫做《明札记》”。这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期待他把这三百年写完。
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吧。
作者当年明月写轻松的历史,其实并不轻松;大家轻松地读历史,希望真的很轻松。
毛佩琦
2006年8月28日序于北京北七家村

《明朝那些事儿2》序  历史原来很精彩 [本章字数:723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24 11:36:23.0]
----------------------------------------------------
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而行。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就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吗?不是,绝对不是。   
“历史原来是很精彩的呀!”当年明月大喊一声。声音消失在风中,当年明月继续踽踽地走着,山野一片寂静。 好一段时间,远远的,传来一阵阵回声:“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声音渐渐消失,山野又归于寂静。前面那座古庙里有点儿动静,一个小和尚好像刚睡醒,慢腾腾地伸了个懒腰,抖落了身上厚厚的尘土。噢!那不是朱重八吗?他朝四下看了看,然后向当年明月走来了。那边还有人,朱棣骑着马,风尘仆仆,身上浸着汗水,也向这边赶来。后边是方孝孺,一脸正气,拉着朱允?,有点儿嫌他走得太慢;沮丧的胡惟庸,骄横的蓝玉,都来了。远远的,过来一个瘦了吧唧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朱厚照,还是那样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也是一摇一晃的…… 这么多人都围上了当年明月,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乱哄哄地,有的拍着当年明月的肩膀,有的指手画脚,吵吵嚷嚷,只听清几个词儿:很精彩的,很精彩的,写写吧,写写吧……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的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前村儿的嘎子,胡同儿里的小三儿,写吧,想到哪儿写哪儿,就这么写吧……   
当年明月也不知是惊喜,还是兴奋,都快晕了。   
镜头拉远。
声音淡出。
旷野上又是一片寂静。   
忽然,一阵风吹来,一摞纸被吹散了,漫天飞舞。一个过路人拣起一张,一看,原来是书稿,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这也算我给它写的序,比上次那篇序轻松点儿。
 毛佩琦 
2006年9月8日于北七家村
 
 
 
阅读(119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