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0615
  • 博文数量: 110
  • 博客积分: 252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8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6-21 11:0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10)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49)

2008年(6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8-06-24 13:58:53

这几天比较无聊。

发现中国现在没有所谓的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和部分的所谓的白领都无非是农民工而已。

大型的国有企业都在进行改制或者已经被MBO,成了私有的企业或者成了合资的公司。再也没有改革前,一个厂区几千上万的工人在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住在工厂安置的宿舍里面,老婆都是工厂认识的,同事就是邻居,一起一辈子的那种。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无非为了有个生计,真的是熙熙利来,攘攘利往,来来去去,今天在这,明天去那,没有什么个稳字。

一直在想,人无恒产,何来恒心?

本来就是一个人来来往往,跟走过场一样的,干什么会做的呕心沥血,干的热血沸腾。

在看南都商报的时候,说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广东的,山东的都不干了。不知道工人们,下来会怎么办,无非东家不干,西家干吧,可是这样的会产生个效果就是,没有积累,人的不断的流动会给产业带来不稳定性。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雇员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和公司永远在一起。当然极少数的除外,有得企业本身的素质不高,本身就没有把员工当作自己的财富,这个不谈。

我们的工人阶级就是在我国企业的最初发展阶段,国有企业里面大量的产生的。然后在朱总理的决策下,我们进行了改革,大量的国企工人下岗,大量的下岗工人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自己由于年龄的关系,劳动程度单一的关系,很难再和社会上面的年轻人进行较量,产生了城市的所谓的低保人员,每个月领个千把块钱,然后过过小日子。

农民没有那么的幸运。农村里面没有人会给你所谓的低保的待遇。

农民只有土地。

但是近几年,由于GDP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卖掉了很多的耕地。农民获得了一时的补贴,但是将来如何?

下一代的农村的孩子可能不在会种庄稼,而且也不愿在作为农民。就此大量的所谓的一个词农民工诞生。

他们和城市里面有城市户口的人一起进入私有的公司,一起劳动,但是他们面临着很多的不公平,他们没有本地的户口,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没有完善的医疗保健,而且大部分的企业也不会给他们提供政府所谓的完整的什么三金,四金等狗屁玩意儿,他们也不会要求这样做。

他们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然后十几年过去,他们或许在城市扎下根,或许娶了城市的姑娘,或许他们还迷茫着,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将青春和活力留在了城市,但是城市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回馈,最后由于城市不断的需求新鲜的血液,他们回故乡,让自己的下一代重复自己的人生。

这样中国的城市和城市中所谓的工业都循环一次。

由于中国的竞争性在国际上就是低的劳动报酬这项还能凑合,我们在用自己的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所谓的“竟次”,然后消耗我们的看起来还很充沛的人力资源。不知道将来还能怎么样?中国的经济完全没有国内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8亿农民,大部分的人都煎熬在房子,煎熬在医疗,煎熬在教育,未来还要煎熬在养老,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

我想未来的农村将会有比城市更好的发展。

因为农民的精细,大部分的农民都比较的淳朴,当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后,会帮助以前留在家里的妻子,辛苦的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也是很多的工厂一方面找不到工人,还有一部分原来的农民工对城市不再抱有很大的理想的情形产生后的现象。

总的想想,目前大部分的城市里面几乎不再听到我是个工人的这个说法了。连幼儿园里面老师问孩子想干什么的时候,再也不像我们小的时候,做解放军,做售票员,做店员,做科学家,做工人这样的说法了。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了要做老板的思想。

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人口,却还在进行像产业革命一个时代再做的事情。难道就是因为人多吗?我们的人的资源难道是能够长期的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出来吗?

国内的貌似说一直要转型到第三产业,想要好好的以个人之力开办一个公司,很难生存的下去,各种的杂费,税务会让不堪负担。再加上当前高的通胀,所有的原料都在涨价,包括人力成本在内,不是个良好的时机吧。

第三产业在没有实业支持的背景下,相当于无源之水,很容易就枯竭。

而工业本身的发展就不是很好,这么的想来想去,好像永远都走不出去个圈子。

人人都没有了恒心,人人都在自危,人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

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个未来。

阅读(24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